2015——2016学年度
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1.A 2.C 3.B 4.D 10.C 11.D
5.(1)思君不见下渝州 (2)万里赴戎机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等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等
6. 高尔基 《童年》 阿廖沙 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答出其中2点即可)
7. (1)示例:心系黄河,共建家园。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等
(2)示例①上网查找资料,了解黄河历史。②收集与黄河有关的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③收集常用的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等。
(3)示例①加大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②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水矛盾。③沿河各流域、各部门齐抓共管治理黄河。
二、8.“喜悦”等近义词
9. 颔联采用拟人手法写莺和燕。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使者,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早”、“新”突出了初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抓住关键词语,意近即可)
12.(1)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2)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13. 示例: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突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成效。
14. 示例》:(1)本文记叙描写的对象是贝多芬;(2)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3)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4)作者对贝多芬的情感态度是“赞”“佩”的;(5)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或人物传记)。(能答出其中4点即给4分)
15.“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的情形。(义近即可,3分)
16.“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
17.文章把贝多芬的“耳聋” 比作密不通风的磐石和不见天日的囚室。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耳聋带给贝多芬的极大不幸。
18. 描写衣饰、头发、助听器、“愁苦”的脸等印证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以及浪漫,不拘小节,典型的艺术家的性格特征。描写宽阔双肩,大手、眼睛、嘴等,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从而用“心灵”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义近即可)
19.略(结合文本提出任意一个问题并解答即可)
20.欲识庐山真面目,领悟人生的真谛妙心。(或:庐山观云,可怡情自得,静心养志)(意对即可)
21.有云的时间多(云多),云的变化大(变化大)。(意对即可)
22.(1)人间的兴衰、毁誉、苦乐,不能动摇一个人的真正意志。(或:“八面风”比喻“人间的兴衰、毁誉、苦乐”,“天边月”比喻“一个人的真正意志”)(意对即可)
(2)“美”指“舒逸如仙女天使”,“不妖”指“淡泊如隐士逸人”。(意对即可)
23.无拘无束,合意挥洒,达到忘我境界。 (意对即可)
三、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