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六)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D C C B BD CD AD
1.A【详解】A.因为安全气囊充气后面积增大,司机的受力面积也增大,在司机挤压气囊作用过程中由于气囊的缓冲故增加了作用时间,故A正确;
BCD.有无安全气囊司机初速度和末速度均相同,所以动量的改变量和动能的变化量也相同,故BCD错误;
2.A【详解】AB.由乙图可知,时刻运动员向上减速到零,故时刻运动员离水面最高,故A正确,B错误;
C.由乙图可知,时刻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故此时的重力瞬时功率为零,故C错误;
D.根据 可知运动员所受重力冲量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3.C【详解】A.对时间内吹向游客的气体,设气体质量为,由动量定理可得
由于游客处于静止状态,故满足 另外 联立可得 故A错误;
B.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洞某横截面的气体体积为 联立解得 故B错误;
C.根据动量定理可知,时间t内吹到人身上气流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 故C正确;
D.若风速变为原来的,设风力为,由动量定理可得
另外 联立可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故D错误;故选C。
4.D【详解】A.在0.3s~2.3s时间间隔内,弹力为零,说明运动员离开蹦床,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
B.当运动员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平衡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但由图像无法确定最大速度,B错误;
CD.根据图像可知,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所以下落的时间 故运动员上升的最大高度
刚接触蹦床的速度和刚离开蹦床时的速度大小相等,则有
设蹦床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为,选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知
其中 解得 C错误,D正确。
C【详解】A.飞镖平抛运动过程,有解得 可得 A项错误;
B.沿轨迹②运动的飞镖水平速度小一些,运动时间长一些,B项错误;
C.飞镖的动量变化量等于所受重力的冲量,沿轨迹②运动的飞镖运动时间长,受重力的冲量大一些,动量变化大,故C项正确;
D.根据斜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 整理可得
解得 D项错误。 故选C。
6.C【详解】AD.假设小球B能一直沿着墙面向下运动,设轻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时,两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根据关联速度知识,两小球沿杆方向速度相等,可得
解得 由根据机械能守恒,则有
运用数学知识,整理可得
当,取等号,说明小球A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即杆中先存在挤压的内力,之后出现拉伸的内力,当杆中内力为0时,A球的动能最大,最大动能为
此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AD错误;
B.当杆中存在挤压的内力,此时墙壁对B球有冲量,又由于在B球脱离竖直墙面前B球水平方向速度始终为零,所以竖直墙面对B球的冲量大小等于杆对B球在水平方向的冲量大小,进一步可知竖直墙面对B球的冲量大小等于杆对A球在水平方向的冲量大小,该过程就是A球获得最大动量过程,由动量定理,可知 B错误;
C.因为杆中先存在挤压的内力,之后出现拉伸的内力,所以轻杆对A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正确。7.B【详解】A.第一次碰撞时,两球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乙球碰前瞬间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 解得,
由于,则,故第一次碰撞后瞬间乙球被反向弹回,故A正确;
B.由于第一次碰后瞬间,乙球的速度大小是甲球速度大小的3倍,且运动方向相反,则第二次碰撞恰好发生在点,乙球运动圆周,故B错误;
C.小球在管道内运动,管道水平方向的弹力提供向心力,有
由于,第一次碰撞后,解得
故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甲、乙两球在水平方向对管道的弹力大小之比为,故C正确;
D.两球第二次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 解得 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8.BD【详解】A.子弹射入物块过程中,摩擦阻力做负功,子弹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损失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C.由于物块给子弹的阻力大小不变,所以子弹每穿过一个物块产生的热量相同且为定值,设为Q,设子弹射入物块后,与物块相对静止时损失的机械能为E损,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
解得
故子弹能穿过物块的个数为
若只增加物块个数n,则E损将增大,且Q不变,所以子弹能穿过物块的个数k将增大,故B正确,C错误;
D.若只改变物块个数,子弹能穿过的物块个数最大值为
所以子弹能穿过的物块个数不超过,故D正确。故选BD。
9.CD【详解】A.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合外力恒定,其中拉力随时间均匀减小,则摩擦力刚好也随时间均匀减小.又因为速度是变化的,位移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随距离的增大不是均匀减小,故A错误;
B.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拉力的冲量大小,故内,拉力的冲量
故B错误;
C.小物块的动量变化量等于拉力的冲量和摩擦力的冲量的代数和, 故摩擦力的冲量 故C正确;
D.支持力的冲量 故D正确。 故选CD。
10.AD【详解】A.飞行器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故 A 正确;
B.对飞行器由动能定理得 则 故 B 错误;
CD.对飞行器由动量定理得 则 故C 错误,D 正确。
11.(1),;(2)
【详解】(1)小球从初始时刻至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设小球的速度大小为,凹槽的速度大小为,小球和凹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左为正,有
该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
(2)因水平方向在任何时候都动量守恒,即有 两边同时乘t可得
其中为小球的位移大小,为凹槽的位移大小。整个运动过程中,当小球运动到凹槽左侧最高点时,凹槽相对于初始时刻运动有最大位移,此时 解得
12.(1)2kg (2)大小,方向向左 (3)
【详解】(1)由图知,C与A碰前速度为,碰后速度为,C与A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可得 解得物块C的质量
由图知,12s末A和C的速度为,
4s到12s的时间内,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弹簧对物块A、C的冲量为
解得 可知冲量大小为,方向向左。
(3)此后运动过程中,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物块B的速度最大,则
联立解得
13.(1),方向竖直向上;(2);(3),方向斜向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详解】(1)设小球丙过C点时的速度为,由平抛运动可得
C点 由牛顿第二定律 联立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丙经过轨道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方向竖直向上。
(2)小球甲从A到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小球甲和小球乙碰撞 小球丙从B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解得
(3)设小球运动到圆弧上的D点时的速度为,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由动能定理
化简得
由数学知识可得由此可得
小球丙在半圆轨道运动时的最大动量
方向斜向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根据几何关系有 解得
14.(1);(2);(3)
【详解】(1)将木板A与滑块B视为一个系统,因为水平轨道光滑,木板A与滑块B所受合力为零,因此木板A与滑块B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木板A与滑块B第一次共速时的速度为,设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则有 可得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木板A与滑块B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了系统产生的热量Q,即
解得
(2)木板A与滑块1发生弹性碰撞时,将木板A与滑块1视为一个系统,由于碰撞时间极短,碰撞时内力远大于外力,因此木板A与滑块1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则有
木板A与滑块1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因此 解得木板A的速度
滑块1的速度
即木板A与滑块1发生了速度交换,木板A碰撞后速度为0,滑块1获得了木板A碰撞前的速度;
(3)与木板A发生第1次碰撞后的滑块1,匀速滑向滑块2,并与之发生弹性碰撞,设碰撞后滑块2的速度为v,则有
解得 滑块2的速度 滑块1的速度
即滑块1和滑块2碰撞后速度交换,滑块2将继续碰撞滑块3,速度继续交换,后面的滑块继续重复,木板A发生第1次碰撞后速度变为0,木板A与滑块B组成一个系统,设木板A第2次与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为
接下来木板A将以的速度与滑块1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速度交换,木板A的速度变为0,重复以上碰撞,有木板A和滑块1碰撞后,再次与滑块B共速时,共速速度为上一次共速速度的,即
因此,木板A即将与滑块1发生第2025次碰撞时
从滑块B开始向右运动到木板A即将与滑块1发生第2025次碰撞时,由能量守恒定律有A与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能量 解得2025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六)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考试时间:75分钟 考试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汽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车内的安全气囊会在瞬间充满气体并被弹出。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而安全气囊可以减轻驾乘人员受到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气囊延长了驾乘人员的受力时间
B.安全气囊减小了驾乘人员碰撞前瞬间的速度
C.安全气囊减小了驾乘人员在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变化量
D.安全气囊减小了驾乘人员在碰撞过程中的动能变化量
2.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梦之队首次包揽八金。如图甲所示,在某次跳水比赛中,假设运动员入水前做竖直上抛运动,从离开跳板瞬间开始计时,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该运动员重心的竖直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部分为直线。则( )
A.时刻运动员离水面最高
B.时刻运动员离水面最高
C.时刻运动员所受重力瞬时功率最大
D.运动员所受重力冲量为零
3.“娱乐风洞”是一项新型娱乐项目,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通过风机制造的气流把人“吹”起来,使人产生在天空翱翔的感觉。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游客恰好静止在直径为d的圆柱形竖直风洞内,已知气流密度为,游客受风面积(游客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为S,风洞内气流竖直向上“吹”出且速度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气流吹到人身上后竖直方向的速度变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流速度大小为
B.单位时间内流过风洞内某横截面的气体体积为
C.时间t内吹到人身上气流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
D.风若速变为原来的,游客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4.2024年8月2日在巴黎奥运会上,朱雪莹借助蹦床的弹力腾空升起,随后回落到蹦床上,假设她的运动始终沿竖直方向,从某次刚好接触到蹦床面开始计时,通过力传感器得到了朱雪莹所受蹦床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F-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朱雪莹的质量m=45kg,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3s~2.3s时间间隔内,朱雪莹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B.在比赛过程中,朱雪莹的最大动能为2250J
C.在比赛过程中,朱雪莹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
D.从接触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朱雪莹对蹦床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450N
5.如图所示,某同学从点将同一个飞镖(可视为质点)先后沿着和斜向上两个方向掷出,两次掷出的速度大小均为。飞镖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①、②所示,并分别击中靶心点正下方处的点和靶心。已知点和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的距离为
B.沿轨迹①运动的飞镖运动时间比②要长
C.沿轨迹①运动的飞镖动量变化量小于②
D.沿轨迹②运动的飞镖的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6.如图所示,两端分别固定有小球A、B(均视为质点)的轻杆竖直立在水平面上并靠在竖直墙面右侧处于静止状态。由于轻微扰动,A球开始沿水平面向右滑动,B球随之下降,在B球即将落地的过程中两球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已知轻杆的长度为l,两球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动能最大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2mg
B.竖直墙面对B球的冲量大小为
C.轻杆对A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A球的最大动能为
7.在研究原子物理时,科学家们经常借用宏观的力学模型模拟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半径为R的内壁光滑的圆管轨道(R远大于圆管直径),A、B、C、D四个点将圆轨道分为四等份,在轨道的A点静止放着一个甲球,某一时刻另一个乙球从D点以某一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与甲球发生弹性碰撞,小球(可视为质点)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已知,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次碰撞后瞬间乙球被反向弹回
B.第二次碰撞在C点
C.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甲、乙两球在水平方向对管道的弹力大小之比为7∶9
D.第二次碰撞后瞬间甲球的速度为0
8.如图,有n个相同的物块紧密排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每个物块质量为m,一质量为m0的子弹(可以看成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左端水平射入物块中,刚好能穿过一个物块。设物块给子弹的阻力大小不变。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和物块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若只增加物块个数,子弹可能穿过更多的物块
C.若只增加物块个数,子弹能穿过的物块个数减少
D.若只改变物块个数,子弹能穿过的物块个数不超过
9.如图甲所示,质量的小物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拉力F和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由此可知,在内( )
A.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随距离的增大而均匀减小
B.拉力对小物块的冲量大小为
C.摩擦力对小物块的冲量大小为
D.地面对小物块的支持力的冲量为
10.风洞实验是了解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一种空气动力实验方法。在风洞中将一质量为m的飞行器 (可视为质点)由静止释放,假设飞行器所受风洞阻力方向竖直向上,风洞阻力大小f与飞行器下降速率v的关系为f=kv,测出飞行器由静止下降h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飞行器下降h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行器的最大速率 B.风洞阻力对飞行器做功为
C.飞行器运动时间为 D.飞行器运动时间
二、解答题(第11、12、13各12分,第14题18分,共54分)
11.如图所示,质量的匀质凹槽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凹槽内有一光滑曲面轨道,点是凹槽左右侧面最高点的中点,点到凹槽右侧的距离,点到凹槽最低点的高度。一个质量的小球(可看成质点),初始时刻从凹槽的右端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整个过程凹槽不翻转,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小球第一次运动到轨道最低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及凹槽的速度大小;
(2)整个运动过程中,凹槽相对于初始时刻运动的最大位移。
12.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和,用轻弹簧栓接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C的质量;
(2)弹簧对物块A、C的弹力在4s到12s的时间内冲量I的大小和方向;
(3)此后运动过程中,物块B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与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在过圆心O的界面的下方与水平轨道之间分布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现将质量为m、电量为的小球甲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与质量为m、被静止在B点的不带电的小球乙碰撞后瞬间粘在一起形成小球丙,丙球运动到C点离开圆轨道后,做平抛运动恰好经过界面上的P点,P点在A点的正上方。已知A、B间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甲、乙、丙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
(1)丙经过轨道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3)丙在半圆轨道运动时的最大动量。
14.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一质量为的足够长的木板A,质量为的滑块B置于A的左端,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水平轨道上隔一定距离依次放着2025个相同的滑块,滑块的质量均为,编号依次为1,2,3……2025。开始时木板A静止,现使滑块B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当A、B刚达到共速时,木板A恰好与滑块1发生第1次弹性碰撞,经过一段时间,当A、B再次刚达到共速时,木板A恰好与滑块1发生第2次弹性碰撞,之后每次A、B刚达到共速时,木板A都恰好与滑块1发生弹性碰撞,直至最后木板A与滑块1发生2025次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取,滑块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每次碰撞时间极短,滑块均可视为质点。求:
(1)木板A与滑块1第1次碰撞前,A与B组成的系统产生的热量Q;
(2)木板A与滑块1第1次碰撞后瞬间,滑块1的速度大小;
(3)从滑块B开始向右运动到木板A即将与滑块1发生第2025次碰撞时,A与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总能量(可用分数表示,如表达式:,a、b、n为具体数值)。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