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15(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15(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18:15:16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十五)
——热学、光电效应、核反应和衰变
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8-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少选漏选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共46分。)
1.居里夫人发现了元素钋(Po),其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a、b、c、d、e、f的值依次为( )
A.211、84、4、2、1、0 B.210、84、4、2、0、0
C.207、84、1、1、0、1 D.207、83、1、1、0、0
2.给某包装袋充入氮后密封,在室温下,袋中气体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体积为 1L.将其缓慢压缩到压强为2个标准大气压时,若包装不漏气,则气体的体积变为( )
A.0.5L B.0.55L C.5L D.0.45L
3.年月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开始排海,核污染水中含有如铀、锶、铑、铯、碘、碲等多种放射性元素,其中铑的半衰期约天,衰变方程为,碲的衰变方程为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粒子,Y是粒子;
B.锶发生衰变的衰变方程为的比结合能比的小;
C.大量的粒子形成了射线,能够轻松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D. 碲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碲,会导致碲元素的半衰期发生变化。
4.物理课上老师制作了一个简易“浮沉子”如图所示,挤压矿泉水瓶,小瓶下沉到底部;松开后,小瓶缓慢上浮。原理是在密封的矿泉水瓶中,距瓶口越近水的温度越高。一开口向下、导热良好的小瓶置于矿泉水瓶中,小瓶中封闭一段空气。则在小瓶上浮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B.小瓶内气体体积增大;
C.小瓶内气体压强变大 D.小瓶内气体增加的内能大于吸收的热量
5.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其中只有两种频率的光可使图乙中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现分别用这两种频率的光、照射该光电管阴极,测得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阴极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到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光的波长比光的小
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得到3种可见光
用光照射光电管阴极时,遏止电压为
处于第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的光子并电离
6.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预言十年左右量子通信将“飞”入千家万户。2020年12月科学家潘建伟等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构建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亿年。有关量子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原子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它保留了经典粒子的概念
B.普朗克提出物体所带的电荷量是量子化的,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C.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7.如图所示,一长度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横截面积。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用水平轻杆连接,的质量为,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开始时活塞距缸底,缸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温度℃。现对气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则( )
A. 物块开始移动时,气缸内的温度为35℃
B. 物块开始移动时,气缸内的温度为350K
C. 活塞从图示位置到达气缸口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D. 活塞从图示位置到达气缸口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8.(多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开始经过状态、、又回到状态,其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状态、的温度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状态的体积:,
B.状态的温度得
C.从状态到状态,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D.从状态到状态,气体是放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
9.(多选)如图所示,体积为、内壁光滑的圆形导热汽缸顶部有一厚度不计的轻质活塞,汽缸内密封有温度为、压强为的理想气体和分别为大气压强和室温,设容器内气体的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已知该气体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缸内气体分子的总个数则;
B.汽缸内气体与外界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
C.活塞下降过程中,若汽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为,则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量;
D.活塞下降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
10、( 多选)如图所示,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其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产生光电流,经放大器放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铁芯被磁化,将衔铁吸住。当光照消失时,电路中电流消失,衔铁自动离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产生光电流,端接电源正极;
B.要产生光电流,端接电源负极;
C.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增大电源的电动势,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D.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仅改用同等强度的紫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二、计算题,11题8分,12题10分,13题18分,14题18分,共54分。
11.(8分)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核裂变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核电站的燃料是铀,反应方程为,一座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总功率为,发电功率为。已知一个铀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约为,求:
(1)核电站的发电效率
(2)每秒钟发生裂变的铀的个数。
12.(10分)跳跳马是儿童健身运动型玩具,受到很多儿童的喜欢。某人用打气筒给闲置很久的跳跳马打气,已知跳跳马的容积为30L,跳跳马内原来空气压强为 P1=1.2×105Pa,温度为室温 27°C,设每打气一次可打入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V0=100cm3.
(1)若在打气过程中,跳跳马内的温度保持不变,求:打气n=5次后,此时腔内的压强P2;
(2)若打气过程中由于压缩气体做功和摩擦生热,打了 n=30次后胎内温度升高到37°C(一个标准大气压为Po=1×105 Pa)。假设跳跳马因膨胀而增大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则此时跳跳马内空气压强为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18分)如图,一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竖直放置,开口朝上,玻璃管总长,横截面积, 玻璃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理想气体,水银和理想气体之间有一薄而轻的绝热光滑活塞,气柱高度与水银柱高度均为。已知该理想气体初始温度,水银密度 ,大气压强,重力加速度大小。
(1)过程 A:对封闭的气体缓慢加热,使水银上液面恰好到达玻璃管开口处,求过程 A 中封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2)过程 B:继续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直至水银恰好全部流出为止(薄活塞恰好与玻璃管开口平齐),通过计算说明过程 B 能否缓慢稳定地发生?忽略玻璃管和水银的热膨胀效应。
14.(18分)某些建筑材料如花岗岩、砖砂、水泥等可产生放射性气体氡,氡可以发生或衰变,将氡气吸入肺脏后,氡衰变放出的射线像小“炸弹”一样轰击肺细胞,使肺细胞受损,从而引发肺癌、白血病等,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若有一静止的氡核发生衰变,衰变方程为:;放出一个速度为2,质量为的粒子和一个质量为的反冲核钋,此过程动量守恒且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粒子和钋核的动能.已知,,,相当于的能量。求:
(1)反冲核钋的速度;(计算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
(2)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3)若氡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衰变后He核与钋核在垂直磁场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衰变后He核与钋核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2025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十五)答案与解析
热学、光电效应、核反应和衰变
1、B
【解析】
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a、b、c、d、e、f的值依次为210、84、4、2、0、0。选B.
A
【解析】
包装内的气体在压缩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可得:,由、,
解得:
3、B
【解析】
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是粒子,Y是粒子,故A错误;
锶衰变后的产物更稳定,其原子核中核子结合更牢固,比结合能更大,的比结合能比的小,B正确;
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知为粒子,穿透性较强,但不能轻松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故C错误;
D.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元素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故D错误。
4、B
【解析】
A、由题,越靠近瓶口水的温度越高,则小瓶上升靠近瓶口的过程中温度也升高,可知小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大,故A错误;
B、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小瓶上升的过程中瓶内气体的体积一定增大,故B正确;
C、设大气压强为,瓶内气体的压强为,瓶内气体下侧到水面的高度差为,则瓶内气体的压强:,其中为水的密度;小瓶上升的过程中瓶内气体下侧到水面的高度差减小,则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故C错误;
D、气体的内能增大,则为正,瓶内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则为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增大的内能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故D错误。
5、C
【解析】
在光电效应装置中,的遏止电压低,根据,可知光的光子能量小,又由于,因此光的波长比光的大,故A错误
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种不同频率的光,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
其中,对应的是可见光,故B错误;
图丙中的图线 所表示的光的遏止电压较大,则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所对应的光子能量较大,原子跃迁对应的能级差较大,即对应于从 到 的跃迁,则光子能量为,则遏止电压为,故C正确;
D、根据波尔的能级跃迁理论,由图丙可知,第能级的能量值为,吸收的能量后能量值为。不存在这样的能级,故D错误;
6、C
【解析】
A:玻尔原子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它引入量子观念,不足之处是它保留了经典粒子的概念,故A错误。
B:密立根提出物体所带的电荷量是量子化的,普朗克首次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故B错误;
C: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了能量子的意义,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C正确。
D: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故D错误;
7、C
【解析】
初态气体,温度,物块开始移动时,根据查理定律可知,解得,选项AB错误;
活塞从图示位置到达气缸口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选项D错误,C正确。
8、BC
【解析】
A:由图分析可知,气体从状态到,压强不变
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结合、、
解得:
B:气体从状态到,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可得
结合、,,解得;
C:在图象中,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说明是一条等温线
气体从状态到,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结合、,,解得:
气体从状态到,体积不变,则有
从状态到状态,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D:从状态到状态,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从状态到状态,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从状态到状态,气体的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从状态到状态,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则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9、ABD
【解析】
A:汽缸内气体分子总数为, ,则,故A正确.
B:在气体温度由降至的过程中,压强先由减少到,气体体积不变, 由查理定律得,; 在气体温度由降至的过程中,体积由减小到,该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故B正确
CD:活塞下降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所以.故C错误,D正确
10、AD
【解析】
AB:电路中要产生电流,则端接电源的正极,阴极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故A正确;
C:增大电源的电动势,光电管两端电压变大,若电流已达到饱和电流,电路中光电流不变,故C错误;
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因为紫光的频率大于绿光的频率,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故D正确。
11、【解析】
核电站的发电效率约为:
4分
每秒钟发生裂变的铀个数:
个 4分
12、【解析】
P1=1.2×105Pa,V1=V=30 L, T1=(27+273)K=300K; 1分
每次打进的气体 P0=1×105Pa,V0=100cm3=0.1L,
打气过程是等温过程 1分
则有: 2分
解得:106Pa 1分
T2=(37+273)K=310K, 1分
一共打 n=30 次,则有: 3分
解得:105Pa 1分
13、【解析】
(1)过程 A 中封闭气体初态体积为,温度为 ,
初始压强为 2分
末态压强为 1分
末态体积为 1分
根据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得 2分
由以上各式得 1分
过程 A 是等压过程,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为
=33.3J。 2分
(2)设过程 B 中水银柱的高度为x ,若该过程可以缓慢稳定地发生,则要求水银柱高度在不断减小的过程中,满足气体状态方程的x始终有解。设对应于x的封闭气体压强为 p ,体积为V ,温度为T ,则
2分
2分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1分
即 2分
解为 1分
x 随T 单调递减, 所以过程 B 可以缓慢稳定地发生。 1分
14、【解析】
(1)核反应过程动量守恒,以粒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分
解得:,负号表示方向与粒子速度方向相反; 2分
(2)质量亏损:
, 2分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 3分
解得:; 2分
(3) 在衰变瞬间,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方向相反,根据题意,衰变过程动
量守恒,而系统初动量为零,则根据反冲运动规律可知反冲核和粒子动量大小相等,
由: 2分
得: 2分
得a粒子与新核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2分
结合左手定则判断画出新核运动轨迹的如图所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