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极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较弱,对气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如非法捕捞、旅游活动、商业勘探等行为,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任务一:了解极地环境问题
观察:图8-65至图8-68分别反映了哪些极地环境问题?
失去“家园”的北极熊
穿上“油污晚礼服”的企鹅
南极臭氧层空洞(2019年10月3日)
在南极附近海域捕杀鲸鱼
思考:这些环境问题与人类的哪些活动相关?
失去“家园”的北极熊
穿上“油污晚礼服”的企鹅
南极臭氧层空洞
鲸鱼数量剧减
是全球 变暖带来冰雪消融问题,是由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致
由于石油泄漏造成水体污染
与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有关
人类对鲸鱼滥捕造成的
从《南极条约》到《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任务二:理解人类保护极地环境的行动
时间 条约或议定书名称
1959年12月 《 南极条约》
1964年 《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
1972年 《南极海豹保护公约》
1980年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1991年 《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
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议一议,人类制定极地环境保护的相关条约和议定书的必要性。
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极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环境和生态价值。然而,随着人类对极地地区的探索和开发活动日益增加,极地环境面临着诸多威胁,因此制定极地环境保护的相关条约和议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必要性。
交流:谈谈你对下列行为的看法,并与同学交流。
任务三:保护极地环境,从我做起
·为了确保极地科学考察队队员的人身安全,对所遇到的北极熊予以猎杀。
·南极大陆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应加大对南极的勘探力度,大举开发利用当地的旅游和矿产资源。
制作:结合对极地地区环境的学习,制作一期“保护极地环境,从我做起”的板报,比一比,看谁设计的内容最科学、最丰富。
(2024·太原期中)每年的2月27日是国际北极熊日,旨在提醒全社会关注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和北极地区的生态问题。据此,完成1~3题。
1.北极熊主要生活在( )
A.非洲大陆 B.南极地
C.澳大利亚大陆 D.北极地区
2.漫画反映了北极熊生存环境的变化,主要是( )
A.水质变差 B.污染严重 C.气候变暖 D.繁殖过多
3.关爱北极熊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 )
A.投放大量食物 B.大力实施圈养 C.限制繁殖数量 D.绿色低碳生话
学以致用
D
C
D
下面为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 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 )
A. 防晒护肤品 B. 极地羽绒服
C. 防滑雪地靴 D. 防水手套
5. 臭氧层空洞也会导致全球变暖。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其中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是( )
A. 防止带入外来物种
B. 使用污水处理系统
C. 尽量避免干扰动物
D. 利用可再生的能源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