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7下第八章 第五节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第2课时教学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新版】7下第八章 第五节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第2课时教学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7 08:34:13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活动探究:查找资料说一说南北极地区有哪些代表动物?
独特的野生动物
企鹅
贼鸥
磷虾
北极熊
北极狐
海象
海豹
思考分析:极地动物一般有哪些特点?它们是怎么适应极地气候的?
极地动物一般都有耐寒的特点。它们一般用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来适应极地严酷的自然环境。
丰富的矿产资源
南极洲有藏量丰富的矿物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220多种,包括煤、铁、铜、铅、金刚石和石油等,还有极具战略价值的铀、钚等稀有矿藏。
固体淡水资源
南极大陆的98%被冰雪覆盖着,南极洲的冰和雪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库,全球90%的冰雪储存在这里,占整个地球表面淡水储量72%。
丰富的生物资源
南极地区的主要动物有鲸、海豹和企鹅。还有很多种类的鸟,包括雪鸟、信天翁、海鸥等。南极海域的特色之一是浮游生物如甲壳动物丰富,其中磷虾的蕴藏量就有10亿到50亿。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
目前,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我国在极地地区有哪些科学考察站?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长城站
1985年2月20日
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
位置:西南极洲乔治王岛(南纬62°、西经58°)
中山站
1989年2月26日
20多年的扩建,建筑面积达到5800平方米,室内全年26℃。
位置: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南纬69°,东经76°)
昆仑站
2009年1月27日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该站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附近高程4087米
位置:南纬80°,东经77°
泰山站
2014年2月8日
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
位置: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东经76°,南纬73°)
秦岭站
2024年2月7日
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域的考察空白
位置:位于罗斯海区域沿岸的恩克斯堡岛(东经163°,南纬74°)
北极黄河站(2004年7月28日)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位置: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纬78°、东经11°)
南极:北半球的冬季,即每年11月~次年3月,南极的暖季去合适
北极:北半球的夏季,即每年6月~8月份最合适
考察时间:两极地区分别在什么时候去最合适?
(1)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南半球2月份为夏季,此时南极地区多为极昼,气温稍高,有利于建设科学考察站。
(2)假如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航线。
上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爪哇海-巽他海峡-印度洋-南极大陆-中山站
探究活动
(2024上·江苏镇江·七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团的科考队员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南极地区“有的地方厚厚的雪墙现在几乎没有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雪墙消失”是冰川消融的表现,极地冰川消融会导到( )
A.内陆被淹没 B.全球植被增加
C.海平面上升 D.改变极地气候
2.目前,极地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是( )
A.板块运动活跃 B.气候变的温暖
C.自然灾害增多 D.世界人口减少
3.有利于缓解极地冰川消融现象的是( )
A.燃放烟花 B.植树造林 C.用煤取暖 D.以车代步
(2024·山西·一模)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于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日顺利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并开展中山站区域卸货作业。2024年1月9日,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离开长城站。再次起航后,“雪龙”号将二度穿越西风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智利蓬塔。请完成下面小题。
4.“雪龙2”号依附强大的破冰功能出征南极,该地区冰层厚的主要原因是( )
A.酷寒 B.狂风 C.干燥 D.降雪多
5.“雪龙2”号到达南极时,该地区( )
A.一片汪洋 B.出现极夜 C.正值暖季 D.昼短夜长
6.我国泰山站主楼采用架空离地的建筑风格,主要原因是( )
A.防御北极熊侵袭 B.防止积雪掩埋
C.防积雪融水进入 D.防止紫外线照射
(2024上·山西忻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地球两极周围的海冰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消长,在春夏两季融化,在秋冬两季增长。自1970年开始有卫星记录以来,极地海冰存量大多处于长期下降状态。下图示意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甲9月海冰面积最大,3月海冰面积最小
B.乙2月海冰面积最大,9月海冰面积最小
C.甲为北极地区,乙为南极地区
D.甲为南极地区,乙为北极地区
8.极地海冰存量大多处于长期下降状态,主要
原因是( )
A.燃烧煤、石油,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植树造林,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C.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D.氯和氟的化合物的排放,破坏臭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