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下第五单元课堂通行证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下第五单元课堂通行证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7 09: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诞(dàn)生 花蕊(luǐ)
B.锲(qiàn)而不舍 碱性(jiǎn)
C.凹凸(āo) 华罗庚(huà gēng)
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的字与选项中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2.及其日中如探汤。(  )
A.赴汤蹈火 B.四菜一汤 C.柴胡汤
3.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A.不尽然 B.不以为然 C.飘飘然
4.及日中则如盘盂。(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望尘莫及 C.目力所及
5.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解决疑问   解决困难   解决戒备
B.搜集证据 搜集资料 搜集线索
C.奇怪的现象 奇怪的问题 奇怪的想法
D.醉人的香气 偶然的机遇 有趣的发现
6.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C.思援弓缴而射之。(支援)
D.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二、填空题
8.◆日积月累
(1)穷则变, , 。——《周易》
(2)苟日新, , 。——《礼记》
(3)青, 。——《荀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淮南子》
9.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
2.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
3.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4.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
5.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10.查字典
“辫”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在字典中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发(fā)辫。辫子(a.发辫;b.像辫子的东西;c.喻把柄,如“抓辫辫”)。 像辫子的东西:蒜辫。
11.用“清”字组词,填入句子,让句子更通顺。
雨后,我顺着林荫小路散步,听着( )的鸟鸣,呼吸着( )的空气,聆听着( )的小溪欢腾跳跃的歌唱,喝一口( )的泉水,真是( )怡人,令人心旷神怡。
12.比一比,再组词。
域( )  惯( )
或( )  贯( )
三、语言表达
13.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共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4.注音或写汉字
长( )者 边缘( ) yán( )续 黝( )黑
15.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 粗壮——( )
16.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17.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18.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19.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阅读理解。
奇妙的蜘蛛网
我回到农村过暑假。有一次在场院乘凉,爷爷说:“要下雨了,咱们回家吧!”后来,果然下雨了。我好奇地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爷爷笑着说:“你常看看蜘蛛网,就知道了。”
于是,每天傍晚我都去观察蜘蛛网,一连几天,我看蜘蛛网都是平平地挂在那里,没有什么变化。又过了几天,我发现蜘蛛离开了原来的蜘蛛网,从屋檐下面的篱笆上竖着拉了一条条长丝,好像一根根的细柱子。然后,蜘蛛就沿着这几根竖丝,侧着身子来回地爬着,绕上一圈一圈的细丝,不一会儿,蜘蛛就结了一个竖网挂在那里。
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爷爷。他让我第二天再去看看蜘蛛网。
夜里“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第二天,我就跑出去看那些奇妙的蜘蛛网。噢!我看出来了,平挂着的蜘蛛网被雨水砸坏了,而竖挂着的蜘蛛网还完好无缺。原来,下雨前,气压低,蜘蛛感觉出来了,便赶在下雨前先结个竖网,以免雨后无家。
20.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埋没——( ) 残缺不全——( )
21.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画龙点睛,点明主题的作用。
B.承上启下,起过渡的作用。
C.解释说明,加深理解的作用。
五、书面表达
22.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A A C A C C
1.C
2.A 3.A 4.C
5.A
6.C
7.C
8. 变则通 通则久 日日新 又日新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9. 司空见惯 百思不得其解 见微知著 无独有偶 锲而不舍
10. 辛 10 B bian
11. 清脆 清新 清澈 清凉 清爽
12. 地域 习惯 或者 贯穿
13.“功夫不负有心人”指的是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头蛇尾,都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如:王羲之持之以恒练字,日复一日洗笔将池水染黑,最终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14. zhǎnɡ yuán 延 yǒu 15. 柔软(温暖) 硕壮 16.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了。 17.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8.温柔、包容、善良、助人为乐、幽默、睿智等。 19.因为在无奈下接近他,却发现在那里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认清了真正的世界。
20. 发现 完好无缺 21.B
22.示例: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它告诉人们只要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演讲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而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却因为演讲而成名。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和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多看、多听。他年轻时当过农民、伐木工、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 30 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头蛇尾,应该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千万要记住“功夫不负有心人”。
示例:
失败乃成功之母: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你若能从挫折中站起来,重新出发,必定能获得成功,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浪费,而是说:“ 我为什么要沮丧呢 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他每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一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功者的事例,他们都是从失败中站起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