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一站
第二站
第四站
第五站
第六站
第三站
读三国故事
品人物特点
说水浒好汉
评人物形象
理西游情节讲精彩故事
听红楼春趣
谈初见宝玉
经典名著阅读会
精彩情节我会演
品经典故事
写读后感受
阅读经典名著,演绎精彩情节
新课导入
同学们,现在我们穿越到了古代的大观园,这里是一个充满诗意与趣味的世界。在这个美好的春日,我们即将和贾宝玉、林黛玉等一众公子小姐们一同开启一场放风筝的奇妙之旅,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春趣》。
第四站
听红楼春趣 谈初见宝玉
8*红楼春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编者所加。
《红楼梦》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又称《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是清代曹雪芹。后四十回一般认为为高鹗所续写。
作品介绍
明确任务
《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读后和同学交流: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抓关键词语猜读
借助资料或影视作品帮读
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读
……
回顾阅读方法
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中,你都积累了哪些“大致读懂”古典名著的方法?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要求:
1.运用刚才回顾的方法自读课文,自己尝试把课文内容大致读懂。
2.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
抽屉 嫣然 忌讳 黛玉 晦气 桥墩 宝钗 晴雯 袭姑娘 垫着 豁喇喇
tì
yān
huì
huì
dūn
chāi
xí
wén
lā
huò
diàn
dài
学习字词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
小练习: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忌讳(huǐ huì) 宝钗(chāi chā) 晦气(huì huǐ) 石墩(dūn dēnɡ)
抽屉(tī tì) 嫣红(niān yān)
√
√
√
√
√
√
学习字词
喇
lā
豁喇喇
哇喇
lá
哈喇子
lǎ
喇叭
学习字词
小练习: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北风呼喇( )喇地吹着,村里的喇( )叭响个不停,提醒人们注意防寒。
看到这块肥肉,这只小狗嘴里淌出了哈喇( )子。
lā
lǎ
lá
学习字词
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要求:
1.运用刚才回顾的方法自读课文,自己尝试把课文内容大致读懂。
2.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
说说在刚才阅读课文时自己用了哪些方法?
猜读文中难理解的词语。
运用前面学习的方法猜一猜“窗屉子”的意思。
指的是窗户上糊冷布或是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
探究词义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
探究词义
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猜一猜“籰子”的意思。
指的是缠绕丝、纱、线等的工具,是拿在手里放风筝用的。
探春道:“紫鹃也太小器了,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捡掉落的风筝就是“忌讳”。
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
晦气
坏运气
病根
探究词义
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要求:
1.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他们做了哪些跟风筝有关的事?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
( )风筝—( )风筝—( )风筝—( )风筝
拾
拿
放
放飞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趣事?
《红楼春趣》选自长篇小说《______》,课文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趣事。
红楼梦
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
放风筝
默读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
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请你圈出他们的名字。
贾宝玉
嫣红姑娘
紫鹃
探春
赖大娘
晴雯姑娘
袭姑娘
林大娘
林黛玉
宝琴
翠墨
薛宝钗
薛宝琴
薛宝钗
林黛玉
贾宝玉
探春
翠墨
紫鹃
袭人
晴雯
堂妹
表姐
妹妹
表妹
丫鬟
丫鬟
丫鬟
丫鬟
课文中的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说一说。
人物众多
软翅子大凤凰
大蝙蝠
大雁
大蝴蝶
大鱼
大螃蟹
美人儿
快速浏览课文:文中出现的风筝样式众多,非常有趣。找出文中出现的不同样式的风筝,分别是谁放的。
风筝众多
文中写了哪些风筝?它们都是谁放的?
大蝴蝶
大鱼
大螃蟹
美人儿
风筝众多
软翅子大凤凰
大蝙蝠
七个大雁
风筝众多
感悟形象
默读课文要求:
1.找一找 文中描写贾宝玉的句子。(宝玉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2.写一写 你可以体会到宝玉有哪些性格特征?将自己的感受旁批在侧。
3.谈一谈 你觉得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分享一下,,你读到的宝玉。
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写:_____ ___ 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
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感悟形象
心肠好、善良
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宝玉?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丫头去了……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宝玉?
感悟形象
不摆架子、大方、宽容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率直 纯真
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宝玉?
感悟形象
文中还出现了哪些精彩的人物?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
通过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黛玉、紫鹃、宝钗、探春、宝琴……
宝钗
单击输入正文
添加标题
紫鹃
黛玉
宝琴
探春
感悟形象
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里选自林庚写的文章的文章《风筝》。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和课文中有相同的说法。边读边思考:文章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阅读链接
文章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和看风筝的感受,以及旧时北平春天放风筝的盛况和风筝在传说中是放晦气的这些内容。
这里也写到了放风筝有放晦气的意思,和课文里提到的一致。可见放风筝历史悠久。
阅读链接
从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风俗的传承和延续,感受到放风筝这种民俗活动在不同的时代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阅读链接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指的就是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拓展知识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核心人物,他是荣国府的嫡系子孙,衔玉而生,故名宝玉。贾宝玉从小就异常淘气,但他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其率直纯真的性情更是无人能及。《红楼梦》是一本奇书,自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并产生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我们有时间可以阅读《红楼梦》整本书,去发现和探索不一样的贾宝玉。
课堂小结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有趣的故事不胜枚举,像宝钗扑蝶、晴雯撕扇、刘姥姥进大观园。请大家运用猜读、跳读、借助资料的方法读名著故事,品百味人生。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推荐阅读
1.完成分层作业。
2.阅读《红楼梦》,把你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