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专题训练(五)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含答案) 沪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专题训练(五)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含答案) 沪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07 15:18:49

文档简介

考点专题训练(五)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自测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考点过关自测:对顶角□ 垂直□ 垂线及其性质□ 三线八角□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平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2.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和∠4是内错角
B.∠4和∠5是同位角
C.∠2和∠4是同旁内角
D.∠2和∠3是邻补角
3.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如果∠1+∠2=80°,那么∠3是(  )
A.140° B.110°
C.70° D.35°
4.下列选项中,过点M作直线l的垂线,三角板放置正确的是(  )
   
5.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OC.若∠AOC=58°,则∠EOB的大小为(  )
A.29° B.32°
C.45° D.58°
6.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B=90°,AB=7,DH=2,平移距离为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20 B.18
C.15 D.26
因为平移距离为3,所以BE=3.因为AB=7,DH=2,所以EH=7-2=5.因为S△ABC=S△DEF,所以S四边形ABEH=S阴,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7)×3=18.
7.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C∥DF的是(  )
A.∠1=∠2
B.∠4+∠2=180°
C.∠2=∠3
D.∠A=∠1
8.如图,∠1+∠2=180°,∠4=80°,则∠3=(  )
A.80° B.100°
C.110° D.120°
9.将一副三角尺(厚度不计)按如图所示摆放,使有刻度的两条边互相平行,则图中∠1的度数为(  )
A.100° B.105°
C.115° D.120°
10.一只杯子静止在斜面上,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重力G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F1的方向与斜面垂直,摩擦力F2的方向与斜面平行.若斜面的坡角α=25°,则摩擦力F2与重力G方向的夹角β的度数为(  )
A.155° B.125°
C.115° D.6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所示,在河堤P处建一座桥,桥身最短的是__ __,其中的道理是__ __.
12.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的斜边重合放在同一平面内,可以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这样画的依据是__ __.
 
13.如图,直线a,b,c交于一点,且b⊥c,平移直线a到直线d的位置,若∠1=25°,则∠2的度数为__ __.
14.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位置放置,有下列结论:①∠1=∠3;②若∠2=30°,则有AC∥DE;③若∠2=30°,则有∠4=∠C;④若∠2=30°,则有AB⊥DE,其中正确的有__ __(填序号).
15.为了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序数对和平移知识,嘉嘉和淇淇在玩游戏.嘉嘉画了一个6行6列的表格,横为行,竖为列,并填满了数字.她说出一个位置,淇淇就要根据嘉嘉的规则说出相应的数字.例如,嘉嘉说,第2行第3列,淇淇就要说出23;嘉嘉说第3行第2列,淇淇就要说出28;嘉嘉说第4行第4列,淇淇就要说出36.如果嘉嘉说第1行第4列,淇淇应该说__ __.
16.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6,第1次平移将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1B1C1D1,第2次平移将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2B2C2D2,……第n次平移将长方形An-1Bn-1Cn-1Dn-1沿An-1Bn-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nBnCnDn(n>2),若ABn的长度为66,则n=__ 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4×4方格中,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作格点三角形(图形的顶点都在正方形格纸的格点上).
(1)在图1中,将△ABC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1格得到△A′B′C′,请画出△A′B′C′;
(2)在图2中,线段AB与CD相交于点O,且∠AOC=α,请画一个△CDE,使得△CDE中的一个角等于α.
  
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CD,OF平分∠AOD.
(1)若∠EOF=33°,求∠AOC的度数;
(2)若∠EOF比∠AOE大12°,求∠BOF的度数.
19.(本题满分14分)如图,点B,C在线段AD的异侧,点E,F分别是线段AB,CD上的点,已知∠AEG=∠AGE,∠DCG=∠DGC.
(1)试说明:AB∥CD;
(2)若∠AGE+∠AHF=180°,且∠BFC-30°=2∠C,求∠B的度数.
20.(本题满分14分)【发现问题】
数学学习需要多动手勤动脑,“勤奋小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三角板这一学习工具,发现这一副三角板中有“大学问”.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1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30°,∠E=∠B=45°).当∠ACE<180°且点E在直线AC的上方时,将△ACD固定不动,改变△BCE的位置,但始终保持两个三角板的顶点C重合.
  
【提出问题】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平行呢?若存在,求出∠ACE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问题】
“勤奋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明同学说:“可以先从一条线段开始思考,比如线段BE”,他画出了图2,当BE∥AC时,你能求出∠ACE的度数吗?
【解决问题】
(1)如图2,∠ACE的度数是__ __度;
(2)当BC∥DA时,画图并求出∠ACE的度数;
(3)这两块三角板是否还存在一组边互相平行的情况?若存在,请画图求出∠ACE的度数,并说明理由.考点专题训练(五)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自测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考点过关自测:对顶角□ 垂直□ 垂线及其性质□ 三线八角□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平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 C )
 
2.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1和∠4是内错角
B.∠4和∠5是同位角
C.∠2和∠4是同旁内角
D.∠2和∠3是邻补角
3.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如果∠1+∠2=80°,那么∠3是( A )
A.140° B.110°
C.70° D.35°
4.下列选项中,过点M作直线l的垂线,三角板放置正确的是( B )
   
5.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OC.若∠AOC=58°,则∠EOB的大小为( B )
A.29° B.32°
C.45° D.58°
6.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B=90°,AB=7,DH=2,平移距离为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B )
A.20 B.18
C.15 D.26
因为平移距离为3,所以BE=3.因为AB=7,DH=2,所以EH=7-2=5.因为S△ABC=S△DEF,所以S四边形ABEH=S阴,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7)×3=18.
7.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C∥DF的是( A )
A.∠1=∠2
B.∠4+∠2=180°
C.∠2=∠3
D.∠A=∠1
因为∠1=∠2,所以EF∥AB,故A符合题意;因为∠4+∠2=180°,所以AC∥DF,故B不符合题意;因为∠2=∠3,所以AC∥DF,故C不符合题意;因为∠A=∠1,所以AC∥DF,故D不符合题意.
8.如图,∠1+∠2=180°,∠4=80°,则∠3=( B )
A.80° B.100°
C.110° D.120°
如图,
因为∠1+∠2=180°,∠1+∠5=180°,所以∠2=∠5,所以a∥b,所以∠6=∠4=80°.因为∠3+∠6=180°,所以∠3=180°-∠6=100°.
9.将一副三角尺(厚度不计)按如图所示摆放,使有刻度的两条边互相平行,则图中∠1的度数为( B )
A.100° B.105°
C.115° D.120°
如图所示,由题意,得BC∥DF,∠ACB=45°,∠EDF=30°,所以∠BCD=∠EDF=30°.因为∠BCD+∠ACB+∠ACE=180°,所以30°+45°+∠ACE=180°,所以∠ACE=105°,所以∠1=105°.
10.一只杯子静止在斜面上,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重力G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F1的方向与斜面垂直,摩擦力F2的方向与斜面平行.若斜面的坡角α=25°,则摩擦力F2与重力G方向的夹角β的度数为( C )
A.155° B.125°
C.115° D.65°
如图,
因为支持力F1的方向与斜面垂直,摩擦力F2的方向与斜面平行,所以∠3=90°.因为重力G 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α+∠1=90°,所以∠2=∠1=90°-25°=65°.因为摩擦力F2的方向与斜面平行,所以∠β+∠2=180°,所以∠β=180°-∠2=180°-65°=11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所示,在河堤P处建一座桥,桥身最短的是__PN__,其中的道理是__垂线段最短__.
12.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的斜边重合放在同一平面内,可以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这样画的依据是_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__.
 
13.如图,直线a,b,c交于一点,且b⊥c,平移直线a到直线d的位置,若∠1=25°,则∠2的度数为__65°__.
如图,
因为b⊥c,所以∠3+∠4=90°.因为∠1=25°,所以∠1=∠4=25°,所以∠3=90°-25°=65°.因为平移直线a到直线d的位置,所以a∥d,所以∠2=∠3=65°.
14.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位置放置,有下列结论:①∠1=∠3;②若∠2=30°,则有AC∥DE;③若∠2=30°,则有∠4=∠C;④若∠2=30°,则有AB⊥DE,其中正确的有__①②③④__(填序号).
因为∠1+∠2=90°,∠3+∠2=90°,所以∠1=∠3,故①正确;因为∠2=30°,所以∠1=60°.又因为∠E=60°,所以∠1=∠E,所以AC∥DE,故②正确;因为∠2=30°,根据②得到AC∥DE,所以∠4=∠C,故③正确;因为∠2=30°,由③知∠4=∠C=45°.因为∠B=45°,所以∠B+∠4=90°,所以AB⊥DE,故④正确.
15.为了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序数对和平移知识,嘉嘉和淇淇在玩游戏.嘉嘉画了一个6行6列的表格,横为行,竖为列,并填满了数字.她说出一个位置,淇淇就要根据嘉嘉的规则说出相应的数字.例如,嘉嘉说,第2行第3列,淇淇就要说出23;嘉嘉说第3行第2列,淇淇就要说出28;嘉嘉说第4行第4列,淇淇就要说出36.如果嘉嘉说第1行第4列,淇淇应该说__18__.
第2行第3列,淇淇说出23,实际上是对应数阵中的4行5列;第3行第2列,淇淇说出28,实际上是对应数阵中的5行4列;第4行第4列,淇淇说出36,实际上是对应数阵中的6行6列,因此第1行第4列,应该对应数阵中的3行6列,即对应的数是18,所以淇淇应该说18.
16.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6,第1次平移将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1B1C1D1,第2次平移将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2B2C2D2,……第n次平移将长方形An-1Bn-1Cn-1Dn-1沿An-1Bn-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nBnCnDn(n>2),若ABn的长度为66,则n=__12__.
因为AB=6,第1次平移将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1B1C1D1,第2次平移将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2B2C2D2,……所以AA1=5,A1A2=5,A2B1=A1B1-A1A2=6-5=1,所以AB1=AA1+A1A2+A2B1=5+5+1=11,所以AB2的长为5+5+5+1=16;因为AB1=2×5+1=11,AB2=3×5+1=16,所以ABn=(n+1)×5+1=66,解得n=1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4×4方格中,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作格点三角形(图形的顶点都在正方形格纸的格点上).
(1)在图1中,将△ABC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1格得到△A′B′C′,请画出△A′B′C′;
(2)在图2中,线段AB与CD相交于点O,且∠AOC=α,请画一个△CDE,使得△CDE中的一个角等于α.
  
(1)如图,△A′B′C′为所作.
(2)如图,△CDE为所作.
因为DE∥AB,
所以∠CDE=∠AOC=α,
所以△CDE即为所求.
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CD,OF平分∠AOD.
(1)若∠EOF=33°,求∠AOC的度数;
(2)若∠EOF比∠AOE大12°,求∠BOF的度数.
(1)因为OE⊥CD,所以∠DOE=90°,
所以∠DOF=∠DOE-∠EOF=57°.
因为OF平分∠AOD,所以∠AOD=2∠DOF=114°,所以∠AOC=180°-∠AOD=66°.
(2)因为∠EOF比∠AOE大12°,所以∠EOF=∠AOE+12°,所以∠AOF=∠AOE+∠EOF=∠AOE+∠AOE+12°=2∠AOE+12°.
因为OF平分∠AOD,所以∠DOF=∠AOF=2∠AOE+12°.因为∠EOF+∠DOF=90°,
所以∠AOE+12°+2∠AOE+12°=90°,
解得∠AOE=22°,所以∠AOF=2∠AOE+12°=56°,
所以∠BOF=180°-∠AOF=124°.
19.(本题满分14分)如图,点B,C在线段AD的异侧,点E,F分别是线段AB,CD上的点,已知∠AEG=∠AGE,∠DCG=∠DGC.
(1)试说明:AB∥CD;
(2)若∠AGE+∠AHF=180°,且∠BFC-30°=2∠C,求∠B的度数.
(1)因为∠AGE=∠DGC,
而∠AEG=∠AGE,∠DCG=∠DGC,
所以∠AEG=∠DCG,所以AB∥CD;
(2)因为∠AGE=∠DGC,而∠AGE+∠AHF=180°,所以∠DGC+∠AHF=180°,所以BF∥EC,所以∠BFC+∠C=180°,而∠BFC-30°=2∠C,所以∠BFC=2∠C+30°,所以2∠C+30°+∠C=180°,所以∠C=50°,所以∠BFC=130°.因为AB∥CD,所以∠B+∠BFC=180°,所以∠B=50°.
20.(本题满分14分)【发现问题】
数学学习需要多动手勤动脑,“勤奋小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三角板这一学习工具,发现这一副三角板中有“大学问”.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1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30°,∠E=∠B=45°).当∠ACE<180°且点E在直线AC的上方时,将△ACD固定不动,改变△BCE的位置,但始终保持两个三角板的顶点C重合.
  
【提出问题】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平行呢?若存在,求出∠ACE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问题】
“勤奋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明同学说:“可以先从一条线段开始思考,比如线段BE”,他画出了图2,当BE∥AC时,你能求出∠ACE的度数吗?
【解决问题】
(1)如图2,∠ACE的度数是__45__度;
(2)当BC∥DA时,画图并求出∠ACE的度数;
(3)这两块三角板是否还存在一组边互相平行的情况?若存在,请画图求出∠ACE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1)因为BE∥AC,所以∠ACE=∠E=45°.
(2)当BC∥DA时,如图1,则∠BCD=∠D=30°,
所以∠ECD=∠ECB-∠DCB=60°,
所以∠ACE=∠ACD-∠ECD=30°;
图1      图2
(3)存在;
①当BE∥AD时,如图2,过点C作CF∥AD.
因为BE∥AD,CF∥AD,所以BE∥AD∥CF,
所以∠ECF=∠E=45°,∠DCF=∠D=30°,
所以∠DCE=30°+45°=75°,
所以∠ACE=90°+75°=165°.
②当AD∥CE时,如图3,
因为AD∥CE,所以∠DCE=∠D=30°,
所以∠ACE=∠ACD+∠DCE=120°;
图3      图4
③当BE∥CD时,如图4,
因为BE∥CD,所以∠DCE=∠E=45°,
所以∠ACE=∠ACD+∠DCE=135°;
综上分析,∠ACE的度数可能是165°,1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