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提升训练:科普阅读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提升训练:科普阅读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07 10:4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提升训练: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纯净的臭氧(O3) 在常温下是淡蓝色的气体,有鱼腥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
臭氧可用于处理饮用水。臭氧可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可作为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可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相比,它几乎能杀灭一切微生物,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
随着全球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气中的氟利昂、NO2等越来越多,导致了臭氧浓度的降低 。NO2引发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反应如下:
NO2+O2=NO3+O2
NO3=NO+O2
NO+O3=NO2+ O2
2 O3=3 O2
此过程中,NO2加快了O3转化为O2的速率,在放电条件下,氧气会转化为臭氧。
(1)用臭氧处理饮用水时,主要利用了臭氧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 (填“强”或“弱”)。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反应中,NO2的质量 (填“发生”或“未发生”)变化。
(4)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打开直饮水机就可以获取安全的饮用水。某品牌的直饮水机处理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超滤膜的孔径为0.002~0.1μm(微米),能有效地去除(截留)水体中的悬浮物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能有效去除(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8000的大分子有机物。
KDF是一种铜锌合金,通过化学反应将水体中的余氯(包括Cl2、HClO等)转化为对人体无害的Cl-,Zn转化成Zn2+进入水体,Cu不发生反应。KDF还能去除水体中的Pb2+、Cd2+(镉离子)等对人体有害重金属离子。
(1)超滤膜能去除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原因是 。
(2)若自来水中含有下列物质,超滤膜能有效去除的是 (填选项)。
选项 A B C D
物质名称 γ-球蛋白 细胞色素 维生素B12 葡萄糖
相对分子质量 156000 13000 1355 180
(3)活性炭的作用是 。
(4)若水体中Pb2+以氯化物形式存在,KDF去除Pb2+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在自然界里,氮元素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氮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自然界是怎样通过氮的循环为生物体提供氮元素的呢?
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大自然通过闪电释放的能量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或者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从而实现自然固氮;人类则通过控制条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实现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是重要的人工固氮途径,不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氮元素,也为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了重要原料。
N2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原料,氨气(NH3)能制造化肥,还能通过催化氧化生产硝酸(HNO3)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NO,NO进一步氧化生成NO2。大气中过量的NOx和水体中过量的,均是污染物。催化还原可将烟气和机动车尾气中的NO转化为N2,也可将水体中的转化为N2。自然界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如图)。
大气、水、土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共同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
(1)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字母)。
a.NH4Cl b.KNO3 c.NH4NO3
(2)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一级饮用水源中氨氮含量小于0.5mg/L、总氮含量小于30mg/L。0.5mg/L的含义是 。
(3)机动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可能是 。
(4)氨气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如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自然界中存在氮循环,空气中N2的含量相对稳定
b.水体中过量的,转化为N2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c.科研人员将N2与H2O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和O2可实现人工固氮
4.科普阅读
北京冬奥会期间,近千辆氢燃料电池大巴车参与服务。氢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堆、氢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等。氢气和氧气通过在电堆中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氢燃料电池效率高,发电效率达到80%以上。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广泛使用,氢能产业链也得到长足发展。
氢的储运是氢能产业链中的瓶颈问题。目前,储氢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其中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把氢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金属或合金中。如图为一些储氢材料的质量储氢密度(储氢后氢元素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
(1)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2)结合图示,储氢材料中最理想的是 。
(3)氢燃料电池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依据是 (写一条即可)。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
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吸氧。
(原文作者刘应书、汪波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供氧方式主要有 (写出一种即可)。
(2)深冷法制氧利用了物质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差异。
(3)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 (填“Ⅰ”“Ⅱ”或“Ⅲ”)。
(4)由图乙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和,证据是 。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氧气瓶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
②健康人不能盲目吸氧。
6.东营临海,海洋为我们生产、提取和改造物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东营港已开建我国最大的膜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2023年底已建成一期工程,每天生产淡水可达5万吨。东营盐场主要使用“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从海水中提取出食盐。但制盐过程受天气影响较大,单位土地产出较低,人员占用量大等因素制约,国际上有的国家已经使用电渗析法浓缩海水,蒸发结晶制盐。粗盐精制后可配得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就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进而生产盐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农药等化工产品。海水晒盐后的苦卤是重要的化学资源,将苦卤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后,又将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溶液,最后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1)与热分离法相比,膜分离法淡化海水其突出的优点有 (写出一点即可)。
(2)东营适合“盐田法”制盐的有利因素有__________。
A.东营临海 B.土地面积大,滩涂平坦
C.地下卤水含量丰富 D.多为盐碱地,可随意使用
(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 。
(4)海水制镁过程中,将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需加入的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
7.阅读下列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材料为基体,以高强度纤维、晶须、晶片和颗粒为增强体通过适当的复合工艺所制成的复合材料。
陶瓷材料可分为氧化物陶瓷(如氧化铝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如碳化物陶瓷、氢化物陶瓷等),具有硬度大、相对密度较小、抗氧化、高温磨损性能好和耐化学侵蚀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断裂韧性低、断裂应变小、抗冷热交变和冲击载荷性能差的固有缺点。向陶瓷基体中加入增强体能够改善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提高其韧性和抗脆性断裂能力。
陶瓷基复合材料优异的高温性能可显著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提高运行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航天航空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液体推进火箭发动机的热结构件、喷气发动机等的高温部件。
依据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提到的氧化物是 。
(2)写出陶瓷材料的一条物理性质 。
(3)在航天航空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 (写一条即可)。
8.我国正在筹建月球科考站。针对“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气”,查阅资料:
资料1 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
资料2 使用质谱仪测定,在月球黑暗处发现有极微量的气体生成,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氖气和氩气等。日出时,月球表面有极微量的甲烷和氨气产生。
(1)氖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氩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别如下图所示。
①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氩原子的少 个。
②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0℃时,氢气、氦气和氮气的分子运动示意图分别如下所示。
①由上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 有关。
②日出时,月球表面产生的氨气(NH3)是由氨分子()聚集而成的。画出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③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氦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 。
9.不同条件下,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可通过相互作用聚集在一起形成直径不同的水分子团。水蒸气、轻雾、雨水中水分子团的直径见下表。冲锋衣面料中含有微孔防水膜。微孔防水膜有多个小孔,能同时实现防水和透湿功能。轻雾、雨水不能透过微孔防水膜进入面料内部;出汗时,水蒸气则可以穿透微孔防水膜排出面料外。冲锋衣面料的材质及防水和透湿原理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已知:。
类型 直径
水蒸气
轻雾 20
雨水 >400
(1)冲锋衣面料属于 (填“无机非金属”或“复合”)材料。
(2)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视角分析,汗水蒸发过程中水发生改变的是 。
(3)①微孔防水膜的化学式为,其中C、F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②微孔防水膜中,孔的直径范围是 。
(4)面料的透湿率(透湿率)关系到冲锋衣的舒适性。测量面料透湿率的一种原理如图-2所示。
①氯化钙由两种离子构成,其离子符号是 。测量过程中,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与水反应生成二水合氯化钙,装置内温度升高。二水合氯化钙的化学式是 ,该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②该原理中,测量通过面料的水蒸气质量的方法是 。
10.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能源,主要成分为甲烷(CH4),还含有少量硫化氢(H2S)等气体。硫化氢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甲烷反应而除去,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利用甲烷催化制取氢气。一种甲烷水蒸气催化制氢的透氢膜反应器如图2所示,通入的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一部分氢气通过透氢膜与膜外侧通入的氧气反应。
利用甲烷在高温、Cu-Pd催化作用下分解可制取新型碳单质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导电性能。
(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结合图1,分析甲烷与硫化氢的反应。
①产物“”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②该反应过程中变化的是 (填字母)。
A.分子的数目 B.原子的种类 C.物质的总质量
(3)结合图2,分析甲烷水蒸气制氢反应。
①甲烷水蒸气制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反应器的膜外侧通入氧气的主要目的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天然气属于纯净物
B.天然气和氢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C.透氢膜反应器内生成的CO与H2未被完全分离
D.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是一种金属单质
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3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外墙覆盖了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光催化保护薄膜,该薄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够快速分解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让场馆外墙拥有神奇的自净能力。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场馆上超大面积使用光催化材料。作为一种含量丰富、无毒且化学性质稳定的光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还原等领域。
由于只在紫外光区有催化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改变形态、掺杂非金属或金属(铁、铂、金等)等方法,使能在可见光区有催化作用,以提高催化效果。目前,改变形态的方法有:通过喷雾、球磨等物理技术制备纳米管状、颗粒状的,或让与在高温下反应生成表面积更大且具有特殊孔隙的空心球。当中掺杂非金属或金属时,掺入物质的类型、掺入的量会对其光催化效果产生不同影响。掺杂不同比例石墨氦化碳()的纳米光催化分解水时,产生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在今后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将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工艺,使带来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
回答下列问题:
(1)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2)氮化碳()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3)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是 。与电解水制氢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4)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A.改变形态的方法均属于物理方法
B.掺杂石墨氮化碳越多,光催化分解水效果越好
C.与掺杂铁相比,掺杂金()会提高生产成本
D.光催化还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1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或磷酸二氢铵(NH4H2PO4)等。灭火时干粉中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五氧化二磷和水。二者分解吸收热量,同时产生的固体粉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熄灭。
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失火及油、燃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灭火时需上下摇动灭火器几次,拔出保险销,距火3米处,对准火焰,压下把手,扫射即可。
二氧化碳灭火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常在图书馆、档案室等场所使用。
水基型灭火器:装有AFFF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和氮气。灭火时操作方便,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使其能快速、高效灭火,能用于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及固体材料引起的失火。
(1)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火焰 (填“上部”“中部”或“根部”)扫射;
(2)请你推测,精密仪器失火可使用 灭火器灭火;
(3)磷酸二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使用水基型灭火器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天舟六号携带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所需的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消耗品主要包括服装、食品、饮用水等,其中新鲜蔬菜水果的重量约70公斤。
“天宫空间站”采用了众多先进科技,如以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为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防热夹层……在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营中,化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加煤油作为推进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发动机点火后煤油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点火的作用是 ;航天煤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飞船太阳能帆板工作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 。
(3)蔬菜、水果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4)防热夹层材料属于 (填“复合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14.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 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
(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 通过。
(4)石墨烯、金刚石和 C60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
(5)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
15.目前汽车普遍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燃烧时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污染。发展绿色环保汽车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之一。发展绿色环保汽车,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改进现有车型:如采用铝合金、钛合金和塑料等轻量化材料,降低燃油消耗等。二是开发汽车代用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乙醇和氢气等,实现能源多元化。三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请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材料中的一种有机合成材料。
(2)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会造成酸雨,写出酸雨的危害(答一点即可)。
(3)写出电动汽车的优点(答一点即可)。
16.为研究化学药物发展史,学习小组查得资料:
材料1 早在宋代,轻粉(Hg2Cl2)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使用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其中有一个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Hg2SO4)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轻粉。
材料2 轻粉微溶于水,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根据资料整理下列有关轻粉的知识卡片。
(1)物理性质: (填一条)。
(2)化学性质: 。
(3)制法:
①为保证小还丹与食盐等固体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一条)。
②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与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保存方法: 。
(5)用途: 。
17.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它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通过引水、调水、储水等方式将长江等水源送往北方。截至2003年5月,工程累计调水量超过620亿m3,惠及沿线280多个是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结构。
南水北调工程对水源地水质要求较高,其中一种做法是在水源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以配置优良水质,改善水的硬度。输水工程沿线有严格的要求,不可随意取水用水,为安全起见,沿途设置了三道防线。禁止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
南水北调进入穿黄段(如图)时,对工程质量是一个严的考脸,因此该段的隧洞使用了钢板、混凝土和高强度钢丝加固而成。
千里迢迢风雨路,万丝甘甜济北方。在以露天水渠输水时,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水渠常采用减宽度、加深度的方式将长江水保质保量运达北方,实现长江水源合理调配。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长江水源中含有的一种金属阳离子是 (写名称)。
(2)穿黄工程隧洞的坚固结构可防止 。
(3)工程沿线设置三道防线,禁止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如 。
(4)以水渠方式输水时,采用减宽度、加深度的方式,其目的是减少污染和 )。
(5)为输送优良水质,向水源地加入适量生石灰,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天然气不仅是优质的能量来源,还是宝贵的化工资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
方法一:煤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和“甲烷化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两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法二:开发煤层气。煤层气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物质,俗称“瓦斯”,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方法三:开发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可燃冰的开采困难。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中提到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转化为甲烷的关键反应条件是使用 。
(2)方法一中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CO+3H2CH4+H2O,则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为 (写化学方程式)。
(3)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方法二中的煤层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根据方法三,判断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15℃和100 atm时,可燃冰能稳定存在
B.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
(5)“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填“CO”或“CO2”)。我国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是
A.植树造林 B.焚烧秸秆 C. 节能减排 D.燃放烟花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柑橘之“镁”
镁是柑橘生长发育必需的中量元素,能促进柑橘果实膨大,增加果实汁液、增甜、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使叶片保持浓绿、克服大小年结果和促进维生素A、C的合成,从而有利于提高柑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在科研和生产中,往往通过分析柑橘当年生营养性春梢叶片的镁含量来判断是否缺镁。当叶片中镁含量低于3g/kg时,通常需要向土壤中施加镁肥,柑橘的生长还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土壤过酸、过碱均不利于柑橘生长,因此施加镁肥时需考虑土壤酸碱度,当土壤pH>6时,施用硫酸镁30~50kg/亩较适宜:当土壤pH<6时,可以施用氢氧化镁30~40kg/亩或氧化镁20~30kg/亩。
通常矿物元素为离子态时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当施加氢氧化镁时,部分氢氧化镁在土壤中水的作用下会生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在中国,80%的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合理施加镁肥,有助于柑橘丰产丰收。
(1)柑橘根系以 (填微粒符号)形式吸收镁元素。
(2)向土壤中施用上述镁肥,除了可以补充镁元素外,还有的作用是 。
(3)文中提及的三种镁肥中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4)氢氧化镁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浊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
(5)柑橘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其他肥料,写出一种常见的铵态氮肥: 。
20.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提到: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84”消毒液)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降低重症和减少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新型冠状病毒的一般预防措施有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健康素养,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1)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 ,其中氯氧元素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可通过反应 制得,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化学知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
B.使用医用酒精时应远离火源
C.勤洗手、戴口罩是防止病毒入侵的有效方法
D.95%的酒精溶液的消毒能力比75%的酒精溶液强
(4)疫情期间要均衡饮食,保证健康。以下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馒头 B.烤羊排 C.凉拌黄瓜 D.煎带鱼 E.柠檬汁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讨论的核心物质仍是CO2,如何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
对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如: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尿素、甲醇等资源;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可将水中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O2;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利用CO2直接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颠覆性、原创性突破。
(1)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 (写一条),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途径有 (写一条)。
(2)工业上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O和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直接人工合成淀粉”的意义: (写一条)。
22.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册教材表7﹣3是2009年我国化石能源基础储量和年产量,以下为部分数据。
基础储量 年产量
煤 3261亿吨 30.5亿吨
材料二:益阳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从2009年起,估算煤只可开采106.9年,请你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开发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2)下列对我市燃料使用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蜂窝煤燃烧时排放出SO2和NO2等污染物
B.我市燃料的使用经历图,说明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在逐步提高
C.管道天然气主要成分比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的含碳量更高
23.神奇的转化——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表示其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淀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在此之前,人类通过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获取淀粉,即农作物借助光合作用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再经过复杂的变化转化为淀粉[(C6H10O5)n]。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再经过较复杂的变化将甲醇转化为淀粉。经检测,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一模一样。
(1)植物合成淀粉
光合作用中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绿色植物固定了太阳能,将其转化为 。
(2)人工合成淀粉
①从宏观角度看,人工合成淀粉的组成元素是 (填名称),其质量比为 。
②检验合成的物质是淀粉的实验方案是 。
③该过程中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
④你认为该成果实现工业化生产后的现实意义是 、 (写两条即可)。
⑤淀粉的合成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有人认为化学变化无所不能,还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结合你对化学变化实质和元素概念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
2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 (填“吸收”或“释放”)CO2。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
(3)用NaOH溶液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5)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提升训练:科普阅读题》参考答案
1.(1)化学性质
(2)强
(3)未发生
(4)
2.(1)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直径大于超滤膜的孔径
(2)A
(3)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4)
3.(1)b
(2)每升饮用水源中“氨氮”的质量为0.5mg(合理即可)
(3)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NO/机动车燃料燃烧放出NO
(4)
(5)ac
4.(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Al(BH4)3
(3)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原料来源广泛
5.(1)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2)物理性质
(3)Ⅱ
(4)25℃时,吸附压越大,氮气的吸附量越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
(5) 对 对
6.(1)不受天气影响/单位土地产出量较多/人员占用量小
(2)AB
(3)
(4)稀盐酸
7.(1)氧化铝/Al2O3
(2)硬度大/相对密度较小
(3)液体推进火箭发动机的热结构件/喷气发动机的高温部件
8.(1) 8 39.95
(2) 相对分子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0℃时,氢分子、氦分子等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且温度升高,速率更快
9.(1)复合
(2)分子之间的间隔
(3) 6:19 直径
(4) 、 放出 用电子天平测量实验前后干燥剂的变化量
10.(1)
(2) 3:16 A
(3) H2与O2反应放热,为制氢提供热量
(4)C
11.(1)+4
(2)化合物
(3) 节约能源
(4)CD
12.(1)根部
(2)二氧化碳
(3)
(4)能快速、高效灭火
13.(1) 氧分子 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不可再生
(2)电能
(3)维生素
(4)复合材料
14.(1)市政供水
(2) 物理变化 能耗大,成本高
(3)水分子
(4)a
(5)淘米水浇花
15.(1)塑料
(2)腐蚀大理石建筑:破坏森林;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污染水源;危害人体健康(答一点,合理即可)
(3)节约石油资源;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空气污染(答一点,合理即可)
16.(1)微溶于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2)光照下容易分解(或其他合理答案)
(3) 固体研磨成粉末(或其他合理答案)
(4)避光保存(或其他合理答案)
(5)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
17.(1)钙离子或镁离子
(2)坍塌或漏水(合理即可)
(3)私自取水用水或攀爬(合理即可)
(4)减少水分蒸发(合理即可)
(5) 降低水的硬度 CaO+H2O=Ca(OH)2
18.(1)甲烷化催化剂
(2)
(3)混合物
(4)B
(5) CO2 AC
19.(1)Mg2+
(2)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3)氧化镁/MgO
(4)红
(5)氯化铵(合理即可)
20.(1) ClO2 71:64
(2) H2O +1
(3)ABC
(4)CE
21.(1) 化石燃料的燃烧 大力植树造林
(2)
(3)分解反应
(4)缓解温室效应
22.(1)节约使用,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等
(2)AB
23.(1) 6CO2+6H2OC6H12O6+6O 化学能
(2) 碳、氢、氧 36:5:40 取物质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碘水,若变蓝,说明含有淀粉 CO2+3H2CH3OH+H2O 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合理即可) 不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4.(1)释放
(2)碳替代
(3)
(4) 错 对
(5)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