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7 11:1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扁 担
biǎn dɑn


biǎn dɑn
一根扁担
一副担子
挑担
朱德的扁担
16
朱德
  朱德(1886年—1976年),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1.读: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课文围绕“扁担”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初读课文
1.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2.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 )用扁担挑粮
( )把扁担藏起来
( )给扁担做记号
( )不再藏扁担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些短语排排序。
用扁担挑粮
把扁担藏起来
给扁担做记号
不再藏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井冈山
根据地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朱德
同志
毛泽东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队伍会合。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1.红军为什么要去挑粮呢?用“ ”画出相关句子;
2.从哪些地方看出挑粮的艰难,用“ ”画出相关句子。
读第二自然段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粮食不多
需要粮食
挑粮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当时的背景情况
当时红军遭到了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做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保障后勤供给。但是“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说明当时环境非常危险,红军下山挑梁可谓困难重重。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路远
山险

陡峭、陡立
不容易,又远又陡,十分难走。
担重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大家争着去挑粮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团结互助的大无畏精神。这为后面朱德同志也争着挑粮埋下伏笔。
毛泽东,闹革命,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朱德队伍来会师,敌人围攻缺粮食,
抽出同志去茅坪,扁担挑粮斗敌人,
山高路陡不怕难,不——怕——难!


dàn
biǎn
撇画伸展横折钩的横段要长
左窄右宽
“日”扁横长
重难字书写指导


shì
zhì
首横最长
上小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