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
2.学情分析
6.板书设计
说课流程
1.教材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过程
1
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
本课分析
单元主题“革命岁月”
单元要素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本课分析
课文内容
小艇
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大典前
大典中
大典后
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2
学情分析
已有优势
存在困难
已有优势
存在困难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的孩子通过自主阅读文本便能理解课文内容。
开国大典距今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对小学生来说,从语言文字去感知当时庄严、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新中国、毛主席的热爱之情是有相当的难度。
突破措施
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大典盛况,领会课文的场面描写,就必须从看-听-体会中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教学目标
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体会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激发爱国情怀。
4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二、聚焦阅兵式,自主学习
三、小组学习,感受大典盛况
四、拓展延伸,交流收获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设置二个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拓展延伸,课后作业,落实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抓住关键句体会场面描写以及开国的盛况。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同时也落实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5
板书设计
简洁明了 框架清晰
随文总结,注重语文课堂的生成性。
2.学情分析
5.教学方法、学法
7.板书设计
说课流程
1.教材分析
3.教学目标
6.教学过程
4.教学重难点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