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八章 力和运动和力 综合训练试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第八章 力和运动和力 综合训练试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7 10:1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 力和运动和力 综合训练试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力的估测较为合理的是( )
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10N B.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0N
C.一头牛的重力约为500N D.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
2.下列事例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用力揉捏面团,捏出各种不同的动物 B.用力握皮球,球变瘪了
C.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D.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
3.下列做法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用力握紧球拍 B.滚动轴承
C.行李箱底部装轮子 D.给机器加润滑油
4.如图所示是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参加冰壶比赛时的情景。冰壶被掷出后,会沿水平冰面滑行得越来越慢,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掷出后的冰壶继续向前滑动,这个过程中一直受到手的推力
B.掷出后的冰壶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C.冰壶在水平冰面滑行的过程中,冰壶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D.冰壶在水平冰面滑行的过程中,冰壶的运动状态不变
5.如图所示是某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2N
B.使用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调零
C.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
D.使用该弹簧测力计测出来的物体的重力没有误差
6.飞机水平匀速向西飞行,从飞机上间隔相等的时间内先后落下三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地面上的人看到三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应是图中的(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二、多选题
7.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下列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B.
C. D.
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s时物体没有运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0~6s内,物体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2~6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三、填空题
10.如图所示,撑杆跳高运动员对撑杆施力的同时,撑杆也对运动员施了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使撑杆的 发生了改变;后者使运动员的 发生了改变。

11.如图甲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盖房子所用的重垂线如图乙图所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 。

12.如图所示,浴室防滑垫正面有防滑气泡,反面有防滑吸盘。正面是通过增大接触面 ,反面是利用增大对地面的压力,这两种方法都是增大 力,从而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13.如图所示,两个重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对A施加的摩擦力为 N,地面对B施加的摩擦力为 N:若将B与A并列,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 (填“>”“<”“=”)。
14.月球上的物重只有地球上物重的1/6,那么一个在地球上质量为6kg的金属块被带到月球上后,它的质量为 kg,重力为 N。(取g=10N/kg)
四、作图题
15.如图,货物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该货物的受力示意图。

16.如图,挂在竖直墙上的球受到绳的拉力为15N。请画出球所受拉力和球对墙面压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题
17.教室的门栓坏了,门经常被风吹开,这是门与门框间摩擦太小的缘故。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同学们利用长木板、毛巾、长方体物块A、B,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物块A放在水平木板上,水平匀速拉动测力计,根据 知识可知: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
(3)请你利用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写出一种能将门关紧的具体方法: ;
(4)本实验存在的一个操作上的难点是:在拉动物块A的时候很难保持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 (选填序号:①“滑动摩擦力”、②“手对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变化导致的;
(5)同学们经过讨论并反复验证,改进了实验方案,如图丁所示:
①改进后,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木板 无关;
②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木块受到木板的 (选填“滑动”或“静”)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六、计算题
18.如图所示,交警正在主要路段对违规车主进行宣传、劝诫。此违规车空车质量0.6t,该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g取10N/kg,求:
(1)汽车所受的重力;
(2)该车以27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通过的路程;
(3)总质量为140kg的人员乘坐该车,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19.小陈是一名卡车司机,他驾驶的卡车自重8.5×104N,车上载有40袋水泥,每袋水泥的质量为50kg。当他驾驶卡车经过一座桥时,刚要上桥,却看到立在桥头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g取10N/kg)问:
(1)卡车和水泥的总重力是多少?
(2)小陈的卡车能否安全通过这座桥?
参考答案
1.D
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故A不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质量约200g=0.2kg,其重力约为
G=mg=0.2kg×10N/kg=2N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头牛的质量约1000kg,重力约
G=mg=1000kg×10N/kg=1×104N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
G=mg=0.1kg×10N/kg=1N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用力揉捏面团,捏出各种不同的动物,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握皮球,球变瘪了,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A.用力握紧球拍,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C.滚动轴承和行李箱底部装轮子,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BC不符合题意;
D.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A.冰壶被掷出后,不再受到手的推力,因为手与冰壶已经分离,故A错误;
B.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其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变,故B错误;
CD.冰壶在水平冰面滑行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可知,冰壶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C
AC.由图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5N,量程是0~5N;一大格(1N)分成5份,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6N,故A错误,C正确;
B.图中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使用,所以应该在竖直方向调零,故B错误;
D.任何测量工具都会产生误差,使用该弹簧测力计测出来的物体的重力也有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6.C
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离开飞机后,将和飞机保持相同的速度往前飞,所以在任何时刻,从地面向上看,小球和飞机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D
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8.AB
AB.两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AB符合题意;
C.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不属于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力没有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属于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9.CD
A.据乙图可知,时间1s时物质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为1N,据丙图可知,物体当前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0~6s内,其中2-4s物体在做加速运动,不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2~6s内,物体运动,产生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
D.t=3s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据丙图可知,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摩擦力与推力大小相等,根据乙图可知为2N,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不变,因此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为2N,故D正确。
故选CD。
10. 相互 形状 运动状态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与运动员对撑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3]运动员对撑杆的力是撑杆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11. 作用点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如甲图所示,推门时手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同,即推A处容易;故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2]乙图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制成重锤,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12. 粗糙程度 摩擦
[1][2]浴室防滑垫正面有防滑气泡,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反面有防滑吸盘,是利用大气压增大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摩擦;因此,这两种方法都是增大摩擦力,从而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13. 0 10 =
[1]两个重20N的相同物块A、B叠放在一起,A和B是同向同速运动的,即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以A和B之间是没有摩擦力的。
[2]B水平方向受推力10N和摩擦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为10N。
[3]不论是叠放还是平放,我们都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叠放和平放时对水平面的压力是相等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是一定的,所以摩擦力相等,而这两次物体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两种情况下的推力都等于摩擦力,摩擦力相等,所以推力也是相等的。
14. 6 10
[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一个在地球上质量为6kg的金属块被带到月球上后,质量不变,依旧为6kg。
[2]金属块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为
月球上的物重只有地球上物重的1/6,因此在月球上其重力为
15.
货物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如下图:

16.
球所受拉力的方向沿绳子斜向上,作用在球的重心,大小为15N;球对墙面压力的方向垂直墙面向里,作用点在墙面上,如图所示:
17. 二力平衡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门与门框间塞入硬纸片 ② 速度的大小 滑动
(1)[1]木块A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2]实验中应水平匀速拉动纸盒A,图甲、丙所示两次实验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丙的滑动摩擦力大,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3]我们可以在门与门框间塞入硬纸片,以增大门和门框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将门关紧。
(4)[4]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的原因是难于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手对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会发生变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压力均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
(5)[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学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容易,此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木块相对于木板的速度改变,但摩擦力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相对木板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6]此时木块相对于木板发生了相对滑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18.(1)6000N;(2)9km;(3)740N
解:(1)汽车的质量为
m车=0.6t=600kg
汽车的重力为
G=m车g=600kg×10N/kg=6000N
(2)汽车的速度为
v=27km/h=7.5m/s
汽车匀速行驶的时间为
t=20min=1200s
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vt=7.5m/s×1200s=9000m=9km
(3)人和车的质量为
m总=m车+m人=600kg+140kg=740kg
汽车和人的总重力为
G总=m总g=740kg×10N/kg=7400N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F=0.1G总=0.1×7400N=740N
答:(1)汽车所受的重力为6000N;
(2)该车以27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通过的路程为9km;
(3)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740N。
19.(1)1.05×105N;(2)卡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解:(1)由题意可得,水泥的总质量为
m水泥=50kg×40=2000kg
由G=mg可得,水泥的总重力为
G水泥=m水泥g=2000kg×10N/kg=2×104N
卡车和水泥的总重力为
G总=G车+G水泥=8.5×104N+2×104N=1.05×105N
(2)桥上“10t”表示允许通过车辆的最大质量为
m最大=10t=10000kg
由G=mg可得,允许通过车辆的最大重力为
G最大=m最大g=10000kg×10N/kg=1×105N
因为
1.05×105N>1×105N
所以卡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答:(1)卡车和水泥的总重力是1.05×105N;
(2)卡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