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 教案+课件+音频+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但愿人长久 教案+课件+音频+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10 21:19:58

文档简介

《但愿人长久》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以读代讲、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二、初读歌词
1、学生自学歌词。 提出自学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歌词,要求把歌词读正确、通顺。
(3)默读歌词,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
三、学习歌曲
1、学生自由轻声读歌词,思考:歌曲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学生读歌词,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2、出示歌词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现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惆怅。
5、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的惆怅与埋怨。)
6、思考: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7、“婵娟”指什么?(指美丽月色)
8、放音乐《水调歌头》。
9、学唱歌曲。
四、拓展
“但愿人长久”还可以说到人的那些方面?
(推及兄弟情、友情、爱情、美好的感情)
五、总结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造经过。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笃于情谊,又能通情达理,以理遗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祝愿。
课件12张PPT。但 愿 人 长 久 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zhé
弟弟 苏辙
xún
父亲 苏洵
“三苏”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思念弟弟,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
小提问当地的人们在过节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而苏轼呢?心 绪 不 宁
1苏轼是怎样过中秋的?从哪能看出来?
2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思念  埋怨你能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明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