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 教案+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阿细跳月 教案+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10 21:22:37

文档简介

《阿细跳月》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彝族的歌舞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2、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的音色。
3、学习五拍子,掌握“跳月”基本节奏型,学习“跳月”基本舞步。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
2、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及其基本舞步。
导入: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具特色的风格与特点。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仔细聆听音乐,说说下面音乐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并说出每首音乐的风格特点。
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委婉、柔美、抒情)
2、播放《青春舞曲》:(欢快、活跃、热情)
3、对两首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
4、播放《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这是一首彝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曲。是影片《阿诗玛》的插曲。说到彝族,同学们,有关彝族的知识又知道多少呢?(彝族知识、彝族节目(火把节)、彝族舞蹈(阿细跳月)(“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因在月光下跳舞而得名。)
①、中国最著名的发射地西昌。
②、彝族人的民居叫土掌房,彝族姑娘喜欢戴一种鸡冠式绣花帽。
5、大家和老师一起来练习几条节奏。接下来请大家跟着老师走进彝族的舞蹈《阿细跳月》。
新课教学:
出现课题《阿细跳月》
完整欣赏《阿细跳月》
3、听音乐片段,注意思考:
①同一主题旋律运用了不同的乐器演奏,那你能听出都有哪些乐器吗?(二胡、竹笛)
②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主题部分。
4、聆听全曲,按顺序记录下乐器出现的顺序。
5、乐曲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变化?这么多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
①联想到不同的舞蹈场景、不同的舞姿、不同的年龄的人。
②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跳月”时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
6、乐曲中为什么要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同一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旋律,这些变化音色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除此变化之外,你还注意到哪些变化?(乐曲后部分渐快、渐强,将乐曲推至高潮)。
7、欣赏彝族舞蹈《阿细跳月》。
8、请学生根据《阿细跳月》的基本节奏和骨干音创作一首新的舞曲。
课堂总结:
音乐是人们认识民族文化的窗口,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走进彝族山寨,了解了不同的“跳月”形式,真心希望大家能喜欢“跳月”喜欢彝族音乐。《阿细跳月》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提问: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2、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
3、介绍乐曲名称: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4、视唱乐曲主题:掌握5/4的节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
5、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
6、再听乐曲:在521处拍手。
7、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次)
8、分段欣赏:
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高音笛、三弦、全奏等)
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
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
9、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10、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11、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12、课外拓展: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共18张PPT)
老师请大家一起去参观云南的旅游景点。
泸 沽 湖
大家猜猜看,他们在庆祝什么节日?
大家猜猜看,他们在庆祝什么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由来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
她们跳的是什么舞蹈?
阿细跳月
阿细人每到播种的时候,为了抢时间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了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
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感受?
音乐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情境?
这首乐曲分几个部分?
5 1 3 1 3 5 2 1
5 5 3 1 3 5 2 1
5 1 6 1 3 5 2 1
5 3 3 1 3 5 2 1
.
.
.
.
.
.
.
.
……
1=F5/4
这首乐曲一共出现几次主旋律?
这首乐曲一共出现几次主旋律?
(一共出现了14次)
跳月舞基本舞步和动作
跳月舞是青年男女社交娱乐的一种形式。女孩合着节拍与男孩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 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模拟表演 “阿细跳月”
排成不同的队列,模仿并创编以表演阿细人的“跳月舞”场面,体会热闹欢乐的场面,以表演来表达对音乐的综合感受。
再 见!(共9张PPT)
师: 等 等 我 呀 生:嗨 快 跟 上
阿细:彝族的一个支系。
跳月:彝族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
s d’ m ’ d ’ m ’ s r ’ d ’
s ’ m ’ m ’ d ’ m ’ s r ’ d ’
引子
竹笛
合奏
弹拨
二胡
高胡

竹笛
弹拨
合奏
竹笛
合奏
尾声
二胡:音色优美动听,刚柔多变,表现力特别丰富。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
竹笛: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吹奏乐器。使用较为广泛,既可独奏、齐奏,也可用于伴奏及乐队合奏。
《阿细跳月》这首乐曲,曾两次在世界青年会上得到极高评价,我国的民族音乐能在世界上获得如此高的地位,我们应该感到自豪,音乐是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我们要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世界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