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17 16: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仁爱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同步训练
1、单选题:
1、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影响
答案:A
解析:分析: 北方纬度高气温低,所以哈尔滨白雪皑皑,南方纬度低,气温高、故选A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知识点,属于基础题、
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昼夜更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四季的变化 D.不同的地方产生时差
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故选C
点评: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B.地球太阳公转一周,需要时间是一年
C.地球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
答案:D
解析:分析: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成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正圆、故选D
点评: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属于基础题
4.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其山顶却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太低 B.海拔较高,终年较冷
C.距海洋太远 D.受洋流的影响,气温较低
答案:B
解析:分析:气温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故选B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如何影响气候
5.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下图中的 位置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
答案:B
解析:分析: 地球公转到③点时是春分,④处是夏至,①处是秋分,②处是冬至、故选B、
点评: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
6、冬至日有关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D、北半球昼长平分
答案:C
解析:分析:冬至日,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故选C。
点评:考查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7、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是市区气温低郊区气温高
B、近地面空气从市区流向郊区
C、城市热岛效应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D、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故选C
点评: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今天是6月20日,你正在参加的是菏泽市初中学生地理学业考试,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图回答8﹣9题.
8.在你阅读此题时,地球大致位于( )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
9.在地球由甲点运动到乙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菏泽由春天演变到夏天;
②菏泽由秋天演变到冬天;
③我们校园每天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
④我们身上穿的衣服越来越保暖.
A.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8、B 9、B
解析:分析:因为6月20日在3月21日春分和6月22日夏至之间 ,春分时地球运动到甲处,夏至时地球运动到乙处、所以6月20日地球大致位于乙点附近、故8题选B,在地球由甲向乙运动的过程中,菏泽由春季变为夏季,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的影子也就越来越短,故9题选
点评:考查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理解、
10、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分析:由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地球出汗。 故选B
点评:考查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1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小,面对食物短缺,北极熊为填饱肚子只能同类相残(如右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距太阳越来越近
B.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各地的夏季变得越来越长
D.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废热
答案:B
解析:分析: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的冰融化,北极熊生存空间变小,造成它们之间相互残杀。故选B
点评: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
12、2014年暑假期间,菏泽的明明同学和家人一起来到石门壶瓶山(海拔2099米),当他到山顶时,不由感叹:“这里真凉快呀!我家里可热多了!”你认为主要是下列哪种因素影响
A.地形地势 B.海陆分布 C.纬度高低 D.人类活动
答案:A
解析:分析: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选A
点评:考查气候和地形地势的关系
13、去年寒假,小李同学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广州游玩,他发现这两座城市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A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哈尔滨纬度高,广州纬度低,由于纬度差异,两城市气温差异很大 ,故选A
点评:考查纬度影响气候
14、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菏泽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B、漠河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
C、济南市各学校冬季下午放学时间比夏季早
D、北京市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先看到日出
答案:D
解析:分析: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A,昼夜长短的变化,如C,选项ABC都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北京市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先看到日出,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题
15、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A
解析:分析: 因为地球是个球体,造成了纬度低的地方接受到太阳光照多,气温高,而纬度高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照少,气温低。故选A
点评:考查地球形状和气候的关系、
16.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于巴西当地时间6月12日17时开始,而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3日凌晨4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四季的变化 D.气候的差异
答案:A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造成了不同地方时间的差异,所以巴西和北京时间不同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故选A
点评: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7.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7月13日结束,此时地球运行在图2中所示的(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答案:D
解析:分析:7月13日刚过了夏至,地球运动到d段 ,故选D
点评: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点
1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山上的桃花开的越晚,故选C
点评:考查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基础题
19、下列气候现象中,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的是( )
A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 B两极地区终年寒冷干燥
C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D台湾山脉东侧降水丰富
答案:A
解析:分析:中纬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说明气候受海陆因素影响,,而BC则说明纬度因素影响气候,D项台湾山脉东侧因为应为迎风坡所以才降水丰富,属于地形地势因素、故选A
点评:考查气候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20、晓红观察到,不仅一天中自己的影子长短有变化,而且冬季和夏季中午的影长也有不同。右图如果示意的是同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情景,则更接近正午的是 图;如果示意的是不 同季节正午时刻的情景,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 。
A.甲、乙
B.乙、甲
C.甲、甲
D.乙、乙
答案:B
解析:分析:一天中,中午时太阳离我们最近,所以中午时影子短,一年中,冬季时太阳南半球,离我们远,所以冬季时影子长、故选B
点评:考查地球运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综合题:
2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来回移动。
答案:南北回归线
(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为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我们居住的小区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 (最大、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最大、最小)值。
答案:夏至|最小|最大、
(3)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 地区。
答案:中纬度
解析: 分析: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低纬度地球运动到甲乙丙丁四个位置时的节气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夏至时,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房间能够收到太阳照射的面积最小,故答案:(1)南北回归线、(2)夏至、最小、最大、(3)中纬度、
22、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问题探究
(1)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由①到②到③,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越来越小
(2)玲玲发现一奇特现象,④地区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 ℃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受地形因素的影响,④地区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3)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这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答案:“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气温日较差大,
(4)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哈尔滨参观冰灯,你提醒他要注意什么?
答案:海南与哈尔滨纬度差别大,提醒注意穿羽绒服,注意保暖、
解析:分析: (1)因为由①到②到③,离大西洋越来越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越来越小,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所以降水量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因为④地区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低20℃,(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新疆早上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气温日较差大,(4)因为海南纬度低,气温高,而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所以要注意保暖,穿羽绒服,戴帽子,戴手套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海陆因素、地形地势、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3、读图6、图7,完成下列问题。
(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带、
答案:热带、
(2)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__。
答案:B、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现象。
答案:甲|极昼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______ (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长|增加
解析:分析:C点在赤道上,位于热带, 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过程中,越往东的地方越先看到日出,所以B点先看到日出,当太阳直射A点时,即直射北回归线时,地球运动到甲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当地球由丙处到丁处运动时,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所以北半球的白昼将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会逐渐增加、
点评:考查地球运动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相关知识、难度大、
24、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一个地方气候的状况主要由当地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材料2
观察探究:
(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A | 纬度位置不同(或A地纬度较低、或A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 。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增大 | 海陆位置不同(或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或自西向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大陆性增强)
(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A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B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 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答案:地形(或山脉)
解析:分析:因为地球是个球体,造成了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到太阳的光热不同,图甲中A纬度低,能收到阳光直射,得到的太阳光热多,相反B少,图乙中,自西向东离大西洋越来越远,受到海洋的影响逐渐减弱,所以年温差越来越大,图丙中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受到山脉的阻挡,使山脉东西两侧降水和气温明显差异。
点评:考查地球形状,海陆分布和地形地势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25、将下列气候现象与其相应的影响因素连起来:
气候现象 影响因素
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 : a 纬度位置
海南岛是我国南方旅游避寒胜地 : b海陆位置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 c地形地势
安第斯山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 : d人类活动
答案:c|a|b|c
解析: 分析:江西庐山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是夏季避暑胜地,属于地形地势因素,海南岛是因为纬度低,气温高,所以称为避寒胜地,属于纬度因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是因为天津离海近,海洋水汽多,乌鲁木齐离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属于海陆因素,安第斯山南段西侧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东侧在背风坡降水少,受地形地势影响。
点评:考查地球形状,海陆分布和地形地势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