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优化集训1 地理信息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2024·浙江嘉兴高一期末)2023年五一劳动节前后山东淄博烧烤成为热点,烧烤成为淄博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下图是淄博五区三县烧烤店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淄博烧烤店分布特点是接近( )
A.消费市场
B.交通干线
C.能源生产区
D.旅游景区
2.制作烧烤店分布图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NSS D.BDS
(2023·浙江台州高一期末)日本现代乡村农业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下图为日本某村柚子产业发展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可获取柚子树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BDS D.GNSS
4.与传统农业相比,该发展模式注重( )
A.提升机械化水平
B.提升农产品品质
C.增强产品竞争力
D.聚焦农业信息化
(2023·浙江台州期末)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东西横跨经度约29°。某研究机构借助地理信息技术探究内蒙古植被带分布情况。读内蒙古植被带分布图,完成5~6题。
5.获取内蒙古地表植被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NSS
D.BDS
6.图示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A.森林、荒漠、草原
B.荒漠、森林、草原
C.荒漠、草原、森林
D.森林、草原、荒漠
(2024·浙江宁波期末)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中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地理信息技术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BDS确定核泄漏地点
B.VR获取核污水影响的范围
C.RS分析核污水的元素成分
D.GIS定位核污水泄漏的源头
8.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利于①处峡湾地貌形成
B.抑制②处污染物的扩散
C.降低③处的湿度和温度
D.增加④处海啸发生频率
麦收时节,农时紧迫。因为种种原因,种粮大户刘某早先预定的收割机没有按时到来。他却没有太着急,手机上的一款软件帮了他的大忙。在手机上,他的小麦作业需求、地理位置等信息,被夏收大数据处理平台推送到半径20千米内注册的农机手手机上。半个小时内,先后有4个农机手抢单成功。据此完成9~10题。
9.现代化麦收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A.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数字地球
10.与传统“预定收割机”的麦收手段相比,手机软件平台的介入( )
A.提高了收割机麦收的速度
B.降低了农机手的经济效益
C.提高了收割机使用精准度
D.增加了种植户的麦收成本
读1984年和2023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及其周边的湖泊面积变化图,完成11~12题。
11.能获取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12.湖泊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青藏高原抬升
B.湖面蒸发增加
C.冻土面积扩大
D.冰雪融水增加
(2024·浙江台州月考)“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据此完成13~14题。
13.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GNSS
B.RS
C.GNSS、GIS
D.RS、GIS
14.下列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
A.城市道路清扫
B.事故处理
C.幼儿看护
D.医疗救护
杭州湾位于钱塘江入海口,污水进入河道后迂回往复。下图为杭州湾不同时间段污染物扩散模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模拟污染物扩散并制作变化示意图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NSS
C.GIS D.VR
16.污染物在杭州湾表层迂回往复的主要原因是( )
A.潮汐涨落的影响
B.污染物密度差异
C.区域地势起伏小
D.杭州湾降水集中
(2024·浙江湖州高一期末)以色列在农田管理、数据科学、无人机和传感器等精准农业研究和应用方面成果显著。下图为精准农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精准农业生产可以( )
A.改变作物熟制
B.实现水肥控制
C.改良土壤质地
D.扩大农作物销售范围
18.下列关于精准农业中“3S”技术的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GIS监测作物长势
B.利用RS获取作物病虫害信息
C.利用GNSS预测作物产量
D.利用RS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
下图为某不稳定地区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地最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B.洪水
C.地震
D.滑坡
20.对灾情汇总、分析、评估,为制订减灾方案提供依据,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VR技术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中亚地区,南北两侧有高大山脉,盆地内灌溉农业发达。调查发现,当地农田冬小麦与棉花等作物灌溉后,盆地边缘山区降水增幅较灌区显著增大。据此完成第21题。
21.在调查费尔干纳盆地灌溉农业时,运用遥感技术可以( )
A.监测作物长势状况
B.获取山区年降水量
C.分析土壤蒸发速率
D.模拟农田气温变化
(2024·浙江阶段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十年各类土地利用率变化图(正值表示对应土地利用类型增加,负值表示减少)。据此完成22~23题。
22.获取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数据,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
23.据图推断,该城市近十年( )
A.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
B.城区热岛效应减弱
C.郊区种植业发展迅速
D.郊区生态退耕明显
2020年6月下旬,江西省遭遇持续强降雨,鄱阳湖湖口水文站7月6日2时水位涨至警戒水位19.50米,形成“鄱阳湖2020年第1号洪水”。下图为鄱阳湖水域2020年6月26日与7月8日的影像资料。据此完成24~25题。
24.获取图中影像监测鄱阳湖水域范围变化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BDS
25.通过图示影像资料对比,可以反映出江西省鄱阳湖及其周边地区( )
A.流域面积变大
B.湿地面积减少
C.西南地势平缓
D.灾情压力减小
二、双项选择题
(2023·浙江湖州高一期末)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差异显著,区域内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大。某调查团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基于地形、水资源、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绘制出宁夏土地承载力分布图。据此完成26~27题。
26.关于绘制此图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BDS获取河流水量信息
B.利用GIS绘制土地承载力分布图
C.利用VR测量海拔
D.利用RS监测森林面积变化
27.为提高宁夏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大规模建设梯田
C.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023·浙江湖州高一期末)某研究小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黄土高原开展了以“黄土与黄河自然之美”为主题的考察活动。图1、图2分别为2000年和2020年黄土高原的植被盖度。据此完成28~29题。
28.获取黄土高原植被分布信息并绘制植被盖度图,需要使用( )
A.RS
B.BDS
C.GPS
D.GIS
29.2000—2020年,黄土高原植被盖度的变化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B.河流含沙量增加
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生物多样性增加
30.某地图软件上线了“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其软件界面中能实时呈现红灯倒计时读秒、需要等待的红绿灯轮次等信息。该功能对城市交通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A.缩短汽车通行时间
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D.缩短道路通行距离
优化集训1 地理信息技术
1~2.1.A 2.A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烧烤店以县区驻地为中心,集聚分布,县区人口密集,接近消费市场,A正确;从图中淄博烧烤店分布特点得不出与交通干线、能源生产区、旅游景区的关系,B、C、D错误。故选A。第2题,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因此制作烧烤店分布图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范畴,故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4.3.A 4.C 解析 第3题,柚子树生长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可以用RS来获取柚子树生长状况,A正确;BDS、GNS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C、D错误;GIS主要用于分析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查询地理属性、模拟地理现象,B错误。故选A。第4题,由图可知,日本现代乡村农业形成柚子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作业,并以柚子为核心,打造了一个产品生态圈,将单品做到极致,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农特产品,C正确;由图可知,该发展模式不是注重农业机械化水平与提升农产品品质,A、B错误;图中也没有显示聚焦农业信息化,D错误。故选C。
5~6.5.B 6.D 解析 第5题,获取内蒙古地表植被状况主要是通过卫星遥感(RS)获得的数据信息,B正确。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主要是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A错误;GNSS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们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C、D错误。故选B。第6题,从①到②再到③,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越来越少,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植被类型分别是森林、草原、荒漠,D正确。故选D。
7~8.7.A 8.C 解析 第7题,BDS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对核泄漏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A正确;VR为虚拟现实技术,不能获取核污水影响的范围,B错误;RS为遥感,不能分析核污水的元素成分,C错误;GIS具有分析功能,不能定位核污水泄漏的源头,D错误。故选A。第8题,图中③处洋流为寒流,寒流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作用,C正确;洋流对峡湾地貌影响较小,A错误;②处洋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B错误;洋流对海啸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9~10.9.B 10.C 解析 第9题,现代化麦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定作业农田地理位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信息,查询适宜范围内农机手,发送信息,B对。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观测,数字地球是将地球上的信息转化成数字构成的模型,A、C、D错。故选B。第10题,与传统“预定收割机”的麦收手段相比,手机软件平台的介入方便了农户与农机手的信息联系,提高了收割机使用精准度,C正确。同样是收割机麦收,不能提高收割机麦收的速度,A错。手机软件平台的介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机手的经济效益,B错。同样都是用收割机收割,种植户的麦收成本不会增加,D错。故选C。
11~12.11.B 12.D 解析 第11题,获取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第12题,湖泊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量加大,因此水位上升。
13~14.13.C 14.A 解析 第13题,根据材料信息,机器人“抵达您的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同时,机器人还能“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即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应用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地理数据的功能。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主要是将GNSS、GIS结合使用,C正确。RS(遥感)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机器人没有用到这种技术,A、B、D错误。故选C。第1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智能机器人可以对位置固定不变的事物(如红绿灯、道路、停车位等)进行规划处理,四个选项中,城市道路的地理位置固定不变,所以最先被取代的可能是城市道路清扫,A正确;事故处理、幼儿看护、医疗救护等工作中,地理事物的位置具有不确定性,还需要人为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B、C、D错误。故选A。
15~16.15.C 16.A 解析 第15题,RS主要是对目标物进行监测,GNSS主要是导航、定位,GIS可以对数据进行模拟和分析,VR技术一般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污染物的扩散涉及数据的分析,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为GIS,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6题,从图中可知,污染源处排放的污染物向两侧扩散,涨潮落潮两个方向的水流加剧了污染物的扩散,A正确;污染物的密度差异不会造成污染物迂回往复的情况,B错误;区域地势起伏小与污染物迂回往复无关,C错误;杭州湾降水集中对污染物迂回往复影响小,D错误。故选A。
17~18.17.B 18.B 解析 第17题,作物熟制主要与热量有关,精准农业没有改变热量条件,A错误;由材料可知,精准农业可以优化肥料投入,实现精准灌溉,即可以实现水肥控制,B正确;材料只有关于土壤信息的采集,没有关于改良土壤质地的相关信息,C错误;精准农业是农田管理、数据科学、无人机和传感器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扩大农作物销售范围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第18题,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但不能用于监测作物长势,监测作物长势需要利用RS,A错误;遥感(RS)可以实现对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可以用于获取作物病虫害信息,但不能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利用GIS,B正确,D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可以实时定位、导航,但不能用于预测作物产量,C错误。故选B。
19~20.19.D 20.C 解析 第19题,结合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地质灾害发生在破坏面以上,故为滑坡,D正确;泥石流必须有水的参与,A错误;洪水属于气象灾害,B错误;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C错误。故选D。第20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遥感技术用于获取影像信息、监测灾情,A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用于定位、导航,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分析、处理数据,提供方案,C正确;VR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故选C。
21.A 解析 应用遥感技术可以进行远距离的探测,可以生成遥感影像,能够监测作物长势情况,A正确。遥感技术无法获取山区的降水量,B错误。遥感技术只用于观测,分析与模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C、D错误。故选A。
22~23.22.A 23.D 解析 第22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于定位、导航,遥感技术用于监测面状事物,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输入、存储、管理、空间查询、分析等,因此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数据,A正确,B、C错;虚拟现实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故选A。第23题,该城市近十年城区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减少,故植被覆盖率降低,A错误;城区建设用地增加,热岛效应加强,B错误;郊区耕地占比下降,种植业发展相对较慢,C错误;郊区林地、草地、水域面积明显增加,耕地明显减少,生态退耕明显,D正确。故选D。
24~25.24.A 25.C 解析 第24题,获取图中影像主要靠RS技术,GPS、BDS主要是定位、导航,GIS主要是图像处理。故选A。第25题,通过对比图中影像可以看出,鄱阳湖水域面积扩大,但流域面积变化较小,湿地面积增大,灾情压力增大,西南部水域面积增加幅度最大,因此地势最平缓。故选C。
26~27.26.BD 27.AD 解析 第26题,结合材料可知,某调查团队的工作对象是“面”,RS和GIS的工作对象是“面”,又已知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遥感,所以地形、水资源、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的获取,可以利用RS,即利用RS监测森林面积变化,D对;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所以绘制宁夏土地承载力分布图,可以利用GIS,B对;BD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不能获取河流水量信息,A错;VR是虚拟现实技术,不可以测量海拔,C错。故选B、D。第27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结合材料可知,影响宁夏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地形、水资源、森林覆盖率等。读图可知,宁夏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为较低或低承载力,所以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行措施为退耕还林还草(宁夏南部为黄土高原一部分,为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所以需要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该区域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是限制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综上所述,A、D对。宁夏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为较低或低承载力,不适合大规模建设梯田,B错;降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切合实际,C错。故选A、D。
28~29.28.AD 29.CD 解析 第28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地表信息是用RS获取的,GIS可以利用获取的信息制作植被盖度空间分布图,故A、D正确。第29题,由材料可知,2000—2020年黄土高原植被盖度提升明显,随着植被的增多,当地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A、B错误。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增强,径流季节变化减小,生物多样性增加,C、D正确。故选C、D。
30.AB 解析 该功能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缩短汽车通行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A、B正确。该功能可以缓解而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错误。道路通行距离不变,D错误。故选A、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