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题练--优化集训13 地理实践力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题练--优化集训13 地理实践力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1 14:2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
优化集训13 地理实践力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理实践力研究小组在浙江中部某山区拍摄的景观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
A.热带季雨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该地土壤浅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河流
J古城由都城、离宫和军事卫城构成。战国时期,都城是古城中心,离宫的东南角城门可供船只通行。秦汉时期,离宫成为古城中心。此后,由于环境变迁,J古城衰落。19世纪起,S市人口集聚,现已发展为地级市。下图为J古城及S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J古城建设之初,都城未建在离宫处,主要是考虑(  )
A.减少水患
B.便于取水
C.方便耕作
D.利于防卫
4.古城中心的变迁,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期间该地区气候趋向(  )
A.湿润 B.干旱 C.温暖 D.寒冷
红壤是在暖湿的条件下,有机质被微生物快速分解,矿物元素被雨水淋溶(氧化铁、氧化铝最不易被溶解,且会在结晶生成过程中形成粒团而不易被雨水冲刷破坏)而形成的具有“酸、黏、瘦”特征的土壤。下图是用掺砂方式改良后的疏松红壤。在我国,红壤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红壤“酸、黏、瘦”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植被 D.地形
6.改良红壤除了掺砂外,还可以(  )
A.植树造林
B.种植绿肥
C.施用石灰
D.退耕还草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的东营、滨州的全部地区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读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完成7~8题。
7.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流水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
B.台湾岛
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
高空的大气受地球以外射线作用电离产生大量自由电子,这些电子的密度差异使无线电短波在地面上远距离传播。下图为高空电子分布密度对不同频率无线电波传播路径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自由电子分布的大气层(  )
A.水汽、二氧化碳含量高
B.适合客运飞机飞行
C.受耀斑和太阳风影响大
D.分布着大量流星体
10.下列关于电离层与无线电短波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波都能经电离层反射进行传播
B.带电粒子冲击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
C.无线电短波能够通过电子密度极大处
D.高空电子密度与无线电波传播呈负相关
M公司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后,各地对M汽车总部和工厂的“争夺”拉开序幕。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多个城市均有意参与,最终M汽车决定将总部和工厂落户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众多车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此完成11~12题。
11.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北京建M汽车总部的突出优势是(  )
①技术水平更高 ②市场规模更广 ③生产成本更低 ④政策力度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众多车企集聚落户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目的是(  )
①扩大生产规模 ②加强合作交流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拓展销售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堆积地貌,主要是由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下图为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4.关于该抛物线沙丘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流动沙丘
B.两翼地区植被较多
C.凹凸坡迎背风状况与新月形沙丘一致
D.乙和丙以侵蚀作用为主
潮汐车道是行驶方向可变的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随不同时段行驶方向变化的车道。下图为某大城市潮汐车道路口。据此完成15~16题。
15.关于潮汐车道,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太阳和月球引力形成
B.主要目的是缓解交通拥堵
C.车辆自行选择行驶方向
D.未拥堵时车辆不可通行
16.关于图中大部分车辆行驶方向推测正确的是(  )
A.工作日早高峰,图中大部分车辆向城内行驶
B.工作日早高峰,不同行驶方向车流差异不大
C.周六上午,图中大部分车辆向城内行驶
D.周日下午,图中大部分车辆向城外行驶
近年来,浙江省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校园+光伏”应用场景,塑造“双碳”时代新能源应用场景新标杆。下图为某学校的屋顶光伏照片。据此完成17~18题。
17.校园光伏发电的优势主要有(  )
①太阳能清洁、可再生 ②太阳能发电稳定,能量集中,受天气影响小 ③学校用电量稳定,且拥有较广阔的屋顶,可利用空间大 ④可强化学生建设绿色低碳环保校园的意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下列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潮汐能 B.核能
C.地热能 D.石油
读舟山部分海岸地貌景观图,完成19~20题。
图1
图2
19.图1地貌景观属于(  )
A.海蚀平台
B.海蚀拱桥
C.海蚀柱
D.海蚀崖
20.关于图2地貌的主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力堆积
B.波浪堆积
C.河流堆积
D.冰川堆积
二、双项选择题
2023年3月21日至22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北京等地遭遇了沙尘暴天气。据此完成21~22题。
21.沙尘暴对北京中心城区的影响有(  )
A.大量农田被埋
B.主干道交通拥堵
C.气温急剧上升
D.大气能见度降低
22.遇到沙尘暴天气时应(  )
A.高速骑车,远离沙尘
B.室外锻炼,强身健体
C.关好门窗,减少出行
D.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图1所示区域(Q处山顶有冰川)进行了热力环流探究活动。图2为图1中M处的风力发电机构造图,其尾舵能随风向调向,以使风力发电机的受风面正对风吹来的方向。据此完成23~24题。
图1
图2
23.该日天气晴朗,兴趣小组的成员们观察到风力发电机的尾舵指向(指示风向)昼夜变化明显,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白天指向偏南
B.夜晚指向偏南
C.白天指向偏北
D.夜晚指向偏北
24.若Q处冰川面积扩大,湖泊周围人口数量增加,且图示区域受外界风干扰较小,则与原状况相比,M地风力发电机桨叶的运转速度(  )
A.白天增大
B.白天减小
C.夜晚增大
D.夜晚减小
云杉有塔状的树形和针状的树叶。下图示意云杉树景观。据此完成第25题。
25.云杉塔状的树形能够(  )
A.增加春季树枝挂果吸收雨水
B.增加夏季枝叶太阳光照面积
C.减少秋季台风影响树干倒伏
D.减少冬季积雪覆盖压断树枝
三、非选择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2年8月浙江某高中学生参加了江西“庐山——鄱阳湖”自然地理考察的研学活动。他们在庐山植物园考察亚热带植被物种多样性,在九江市湖口气象观测站开展湖陆风观测活动,在庐山山顶观测云雾。
材料二 2022年夏秋季节江西出现了严重的干旱,鄱阳湖7月水域面积比上年同期减少2 385平方千米。
材料三 图1为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图2为庐山云雾图,图3为2022年7月鄱阳湖水域面积图。
图1
图2
图3
(1)湖陆风是沿湖地区由陆、湖热力性质差异引起,风向出现昼夜变化的一种地方性天气现象。观测湖陆风需要用到多种仪器,请在①北斗手持定位仪、②湿度计、③日照计、④温度计、⑤风向风速测量仪、⑥雨量器、⑦太阳辐射测量仪等工具中选择三种可能用到的仪器:  、  、  (填写序号)。
(2)统计数据表明,2022年8月湖口观测站的湖陆风较往年同期偏弱。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
优化集训13 地理实践力
1~2.1.D 2.B 解析 第1题,该地位于浙江中部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正确;热带季雨林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A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地带性植被,B错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的地带性植被,C错误。第2题,该地位于浙江中部某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浅薄,B正确;气候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强调该地是山区,地形是主导因素,A错误;植被有保持水土的能力,该地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能力强,与题意不符,C错误;河流与土壤浅薄关系不大,D错误。
3~4.3.A 4.B 解析 第3题,离宫距长江近,容易发生水患,故都城未建在离宫处,A正确;离宫距长江近,更便于取水,B错误;都城是君王居住办公之地,而非农业生产之地,C错误;离宫临近河流,河流可作为天然防御屏障,利于防卫,D错误。第4题,战国时期,都城是古城中心,离宫的东南角城门可供船只通行,而到了秦汉时期,离宫成为古城中心,说明水患问题缓解,可能是气候变得干旱,河流径流量减小,水患减少,B正确、A错误;离宫和都城距离近,气温变化引起的气温差异不大,C、D错误。
5~6.5.B 6.C 解析 第5题,我国南方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的环境使有机质分解快,多雨的环境中淋溶作用强,进而形成具有“酸、黏、瘦”特征的土壤。由此可知,气候是主要因素,B正确。第6题,针对“酸、黏、瘦”特征,可以通过掺砂改良黏性,通过施用石灰中和酸性,通过施肥提高土壤养分,C正确。
7~8.7.C 8.C 解析 第7题,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故C符合题意。第8题,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流水沉积作用,所以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华北平原,故C符合题意。
9~10.9.C 10.B 解析 第9题,如图所示,自由电子主要分布在高层大气,该大气层水汽、二氧化碳含量稀少,A错误;平流层适合客运飞机飞行,B错误;该大气层大气稀薄,流星现象少,D错误;太阳活动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对大气层的电离层产生干扰,C正确。第10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无线电短波部分能经电离层反射进行传播,超短波及微波不会反射传播,A错误;太阳活动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对大气层的电离层产生干扰,影响无线电通信,B正确;无线电短波部分能够通过电子密度极大处,C错误;高空电子密度与无线电波传播呈正相关,D错误。
11~12.11.D 12.C 解析 第11题,北京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多,科技人才众多,技术水平高,①正确;北京人口数量大,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大,②正确;北京的土地、人力资源等成本较高,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较高,③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北京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可知,北京为M汽车提供了优惠的政策,政策力度较大,④正确。故选D。第1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众多车企集聚落户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能够使得各个企业之间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技术创新,②正确;能够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生产成本,③正确;生产规模取决于市场需求,众多车企集聚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于生产规模影响较小,①错误;汽车市场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众多车企集聚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于销售市场的拓展作用较弱,④错误。故选C。
13~14.13.C 14.B 解析 第13题,抛物线状沙丘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结合图中指向标判断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C正确。第14题,抛物线状沙丘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说明两翼地区植被较多,B正确;两翼地区植被较多,对沙丘具有固定作用,不属于流动沙丘,A错误;乙和丙为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D错误;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地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地形下凹,坡度较陡,与抛物线状沙丘凹凸坡迎背风状况不一致,C错误。
15~16.15.B 16.A 解析 第15题,由材料可知,潮汐车道是行驶方向可变的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随不同时段行驶方向变化的车道,与太阳和月球引力无关,主要目的是缓解交通拥堵,A错误,B正确;车辆需根据时间段选择行驶方向,C错误;未拥堵时车辆可通行,D错误。故选B。第16题,读图可知,工作日早高峰,图中大部分车辆向城内行驶,A正确;工作日早高峰,不同行驶方向车流差异大,出城车辆少,B错误;周六上午,图中大部分车辆回家,故向城外行驶,C错误;周日下午,图中大部分车辆返城工作,向城内行驶,D错误。故选A。
17~18.17.B 18.D 解析 第17题,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清洁、可再生,①正确;太阳能发电受天气状况影响大,不稳定,②错误;学校用电量稳定,且拥有较广阔的屋顶,可利用空间大,③正确;光伏发电符合低碳环保理念,能强化学生建设绿色低碳环保校园的意识,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第18题,潮汐能通过潮水涨落生产的能量发电,潮汐主要与太阳、月球运动有关,A错误;核能是原子核裂变而产生,B错误;地热能由地球内部产生,C错误;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其能量来自太阳辐射,D正确。
19~20.19.C 20.B 解析 第19题,图1的地貌景观为海水侵蚀形成的海蚀柱,C正确;海蚀平台表面面积较大,海蚀拱桥形如拱桥,海蚀崖分布在岸边。第20题,图2的沙滩由海浪堆积形成,B正确;风力堆积在干旱地区较多,河流堆积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或入海口,冰川堆积分布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21~22.21.BD 22.CD 解析 第21题,据材料可知此次沙尘暴为冷空气所带来,因此气温不会急剧上升,C错误;北京中心城区没有大量农田分布,A错误;沙尘暴造成大气能见度降低,交通运输被迫限速,可能造成主干道交通拥堵,B、D正确。第22题,高速骑行易造成事故,且沙尘暴规模较大,无法通过高速骑行远离沙尘,A错误;沙尘暴发生时空气质量较差,不适宜室外锻炼,B错误;沙尘暴发生时应该关好门窗,减少出行,C正确;出行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D正确。
23~24.23.AD 24.BC 解析 第23题,晴朗的夜晚,有冰川的山顶气温较低,湖泊处气温较高,两地之间因热力性质差异在近地面形成山风。如图所示,风从山顶吹向山谷,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为偏北风。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昼夜变化明显,推测白天吹偏南的谷风。A、D正确。第24题,Q处冰川面积扩大,湖泊周围人口数量增加,导致人为释放的热量增多,湖泊附近的温度升高,且图示区域不受外界风的干扰,则会导致白天山顶与湖泊附近的温差减小,谷风被削弱,M地风力发电机桨叶的转动速度减小;夜晚山顶与湖泊附近的温差增大,山风增强,M地风力发电机桨叶的转动速度增大。B、C正确。
25.BD 解析 塔状的树形不利于树枝挂果,易受雨水、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降低挂果率,A错误;塔状树干可以减少顶部的阳光遮蔽,充分利用光照,增加夏季枝叶太阳光照面积,B正确;云杉分布纬度较高,几乎不受台风影响,C错误;云杉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塔形树冠表面坡度大,利于积雪滑落,D正确。
26.答案 (1)② ④ ⑤
(2)与往年相比,湖泊面积大幅减小,陆地和湖泊热力性质差异变小,温差变小,湖陆风减弱。
解析 第(1)题,观测湖陆风要对湖泊、陆地的水分、温度进行监测,要用到湿度计和温度计;还要对湖陆风的风向进行观测,以便得到不同时间段的风力信息,需要用到风向风速测量仪,由此可知②④⑤符合题意。第(2)题,湖陆风较往年同期偏弱,说明与往年相比湖泊面积大幅减小,从而导致陆地和湖泊热力性质差异变小,进而使温差变小,湖陆风减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