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二节 西亚 教学设计
课题 西亚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七年级下(2024商务星球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下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1.以某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2.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课标分解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能分析石油开发对西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利用相关资料了解西亚居民、宗教情况。
教材分析 西亚作为初中地理区域地理的重要部分,处于亚、非、欧三洲交界,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学生构建全球地理认知的关键区域。学习这部分内容,能让学生理解复杂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为后续区域地理学习筑牢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好奇、好表现,但注意力同样较难集中。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意志品质水平较低,但可塑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能使学生广泛地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应当及时引导、适时表扬,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及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了解西亚的位置、主要国家及说出西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西亚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3.掌握西亚石油在世界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及运输路线。 4.了解西亚的居民、宗教情况。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运用地图,找出西亚的位置、范围,并明确其主要国家;了解西亚石油输出路线;.知道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综合思维说出西亚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运用地图、统计资料等,说出西亚石油的分布、生产、出口等特征。3.地理实践能力学会运用地图等地理工具获取地理信息,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4.人地协调观运用地图,总结西亚自然环境状况,理解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理解石油资源对西亚地区经济的影响。
评价任务 利用地图能够说出西亚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特色农业。利用地图能够说出西亚石油在世界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及运输路线。利用相关资料了解西亚居民、宗教情况。
重点 运用地图说出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能分析石油开发对西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能分析石油开发对西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西亚简介视频 看完宣传片认识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是西亚。 设计意图:视频让学生了解西亚进入到本节课中。
任务一:“三洲五海之地”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1.找出20°W、160°E、赤道,描述西亚的半球位置。2.找出北回归线,描述西亚的纬度位置。3.找出亚洲、非洲、欧洲,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波斯湾,描述西亚的海陆位置。4.找出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并说出其沟通的海洋。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5.读图,试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6.找出西亚的国家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纬度范围大致在12°N~42°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地跨中低纬度、热带、北温带地区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位于亚洲西南部,地处亚洲、欧洲、非洲三洲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五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学生了解:土耳其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通道,全长361千米,最窄处仅747米跨海峡的博斯普鲁斯大桥连通亚洲、欧洲两洲的陆路交通。学生了解:苏伊士运河位于亚洲、非洲两洲交接处,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869年通航后,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岸港口之间的海上航程。学生回答:西亚自古就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陆地要冲,是重要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 考查“三洲五海之地”(区域认知)(满分20分)1找出20°W、160°E、赤道,描述西亚的半球位置。(3分)2.找出北回归线,描述西亚的纬度位置。(3分)3.找出亚洲、非洲、欧洲,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波斯湾,描述西亚的海陆位置。(3分)4.找出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并说出其沟通的海洋。(3分)5.读图,试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分)6.找出西亚的国家(5分)
任务二:干旱气候与灌溉农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找出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分析西亚的地形地势特征。在地图中找出西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并归纳西亚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3.在地图中找出西亚主要的河流。分析阿拉伯半岛几乎没有河流的原因。4.在干旱的环境中要如何发展农业?5.读图,西亚的种植业分布在哪里?6.简述西亚农业的分布与降水量的关系。拓展阅读: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学生总结: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东北、西南两侧高,中间低,地势起伏小学生总结: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干旱是西亚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河流稀少,主要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原因: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蒸发强,降水稀少,很难形成河流。学生回答:畜牧业为主分布在高原较湿润的地区及沙漠边缘绿洲。学生回答:灌溉农业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最大的灌溉农业区。西亚农业特产学生回答:农业分布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较多的地区农业发达,干旱区则依赖灌溉或畜牧业。学生阅读: 考查干旱气候与灌溉农业(区域认知和实践能力)(满分30分)1.找出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分析西亚的地形地势特征。(5分)2.在地图中找出西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并归纳西亚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5分)3.在地图中找出西亚主要的河流。分析阿拉伯半岛几乎没有河流的原因。(5分)4.在干旱的环境中要如何发展农业?(5分)5.读图,西亚的种植业分布在哪里?(5分)6.简述西亚农业的分布与降水量的关系。(5分)
任务三:石油资源“宝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合作探究】1.读图分析西亚石油分布区和主要产油国。2.说说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3.为什么西亚石油受欢迎?归纳西亚石油的特点。石油输出国组织4.说说西亚石油的运输方式。运往哪些国家和地区?霍尔木兹海峡5.在图中找出西亚石油外运的三条主要航海线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6.石油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7.针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石油枯竭,将采取哪些措施?阿拉伯塔酒店麦麦高铁卢塞尔体育场光伏发电站 学生总结:主要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学生回答:储量、产量、输出量均世界第一,“世界石油宝库”。学生回答:石油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开采成本低。学生阅读了解:1960年9月成立成员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产油国影响:该组织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已探明石油储量,通过增加或削减石油产量,调控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维护产油国利益学生回答:运输方式:本地区石油消费量少,以出口为主,采用输油管道内销和油轮(海运)外运。输入地:东亚、南亚、欧洲西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学生阅读: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从这里运出的石油超过世界石油贸易量的1/3,有“石油海峡”之称。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生回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延长石油产业链:以石油为依托,发展炼油等石化工业积极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依托自然风光、科技发展旅游等第二、三产业。学生了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设的阿拉伯塔酒店(又称迪拜帆船酒店),是世界首家七星级酒店。学生了解:沙特阿拉伯与中国合作建设的麦(加)麦(地那)高铁,全长480千米,克服了炎热、干旱、风沙等难题,于2018年通车。学生了解:中国参与建设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卢塞尔体育场,被称为“金色之碗”。学生了解:沙特阿拉伯与中国合作开发太阳能资源,在沙漠上建造了光伏发电设施,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考查亚石油资源“宝库”(综合思维)(满分40分)1.读图分析西亚石油分布区和主要产油国。(5分)2.说说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5分)3.为什么西亚石油受欢迎?归纳西亚石油的特点。(5分)4.说说西亚石油的运输方式。运往哪些国家和地区?(5分)5.在图中找出西亚石油外运的三条主要航海线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5分)6.在图中找出西亚石油外运的三条主要航海线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5分)7.石油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5分)8.针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石油枯竭,将采取哪些措施?(5分)
任务四:民族与宗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新授课 1.西亚的居民属于什么人种?分布和宗教信仰又怎样?想一想:阿拉伯服饰特点与作用。麦加麦地那先知清真寺耶路撒冷2.说出西亚传统的运输方式及原因。3.分析西亚民居特点与作用。 学生回答:亚西居民主要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学生回答:学生了解: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地,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学生了解:麦地那的先知清真寺内有穆罕默德的陵墓,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第二圣地。学生了解:耶路撒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城”。学生回答:驼运是传统的运输方式原因:气候炎热干燥,骆驼耐饥渴沙漠广布,骆驼脚掌宽厚,利于在沙漠行走。学生总结: 考查亚石油资源“宝库”(综合思维)(满分10分)1.西亚的居民属于什么人种?分布和宗教信仰又怎样?(3分)2.说出西亚传统的运输方式及原因。(3分)3.分析西亚民居特点与作用。(4分)
课堂拓展 迪拜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里人口最多的酋长国,面积3980平方公里,占阿联酋总面积的5.8%,从面积上计算是继阿布扎比之后的第二大酋长国。主要的支柱产业包括物流、贸易、金融以及旅游行业。人口262.2万人(2014年),约占全国人口的41.9%,为人口最多的酋长国。迪拜的经济实力在阿联酋也排第一,阿联酋70%左右的非石油贸易集中在迪拜,所以习惯上迪拜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课堂小结 说出西亚的地理特征 学生口头说出西亚的地理特征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累计总分(90) 54——63 64——71 72——90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特色资源:西亚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特色。吸引学生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西亚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位置、气候、资源、民族与宗教等方面进行描述,通过合作学习和老师的引导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困难。通过西亚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学生自己归纳西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