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古诗三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黄沙百战穿金甲( )
A.通过,连通 B.磨破 C.着衣袜
2.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 )
A.向外透或往上升。 B.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
C.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 D.不加小心,鲁莽,冲撞。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A.面积单位。 B.重量单位。 C.长度单位。 D.量词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下面对《古诗三首》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部分三首古诗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中第一句诗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二、填空题
6.我会查字典。
①“辞”字的音序是 ,组词是 。
②“君”字的音序是 ,组词是 。
③“舍”字的音序是 ,组词是 。
7.读拼音,写词语。
huáng hé qiāng dí yáng liǔ hé xū
( ) ( ) ( ) ( )
wèi chéng yáng guān yí mín mó tiān
( ) ( ) ( ) ( )
8.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句意思是:
9.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遗民泪尽胡尘,南望王师又一年。
(1)对“遗民”理解正确的是( )
A.感到遗憾的人民。 B.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两句话包括四个距离遥远的地方,用加点的词串联起来,给我的感觉是 。
(2)作者用字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所以用“ ”;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驰,所以用“ ”;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所以用“ ”。
10.看拼音,写词语。
mó tiān yí jì wàn rèn shān yuè tì lèi
三、语言表达
11.造句。
①虽然……却……
②既……又……
四、书面表达
12.写一写
请发挥想象,从《古诗三首》中任选一首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
五、诗词曲鉴赏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①少府:官名。②蜀州:现在四川崇州。也作蜀川。③城阙(què ):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④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⑤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⑥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⑦宦(huàn)游:出外做官。
13.小小释义员。
①之:
②若:
③沾: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⑤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4.诗中表达送别的千古名句是: , 。其中的含义是 。
15.颈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6.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理解本诗与普通的送别诗的不同?
阅读《从军行》,回答问题。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7.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
A.边塞诗 B.田园诗 C.山水诗
18.描写戍守之地环境的诗句是:
这两句诗写了三个地名,分别是 、 、 ,说明地域广阔。
19.“黄沙百战穿金甲, 。”中体现战斗频繁、激烈的词是 、 。“ ”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0.下列关于《从军行》艺术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很好地烘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B.“孤城遥望玉门关”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用倒装句是为了突出孤城戍守的悲凉。
C.本诗结尾融情于景,气象雄浑,含蓄丰富地表达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
《9.古诗三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C A A
1.B
2.B
3.C
4.A
5.A
6. J 辞别 H 君子 F 舍不得
7. 黄河 羌笛 杨柳 何须 渭城 阳关 遗民 摩天
8.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9. B 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在金人的暴政下,眼泪都哭干了,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南宋朝廷的军队能收复河山。 回家的船疾速奔驰,一下子就到家了 穿 下 向
10.
11. 虽然天很冷但他却坚持走路上学。 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提醒大家要爱护环境。
12.示例:
扩写《从军行》
我站在大唐的城墙上,眺望着远处。楼兰的军营错落有序地排列着,一个接一个,十分整齐。中心是指挥部,左右两侧是军队,后方是后勤部,这样规划完美的布局让我们久攻不下。城墙上挂着的铠甲也久经沧桑,原本闪耀发光的鳞片如今也暗淡无光了,曾经坚实的铁片也不堪一击。这副铠甲已经失去了光泽,但它所贡献的功劳让人铭记。我环顾四周,大唐依然是如此的繁华昌盛,街上的闹市总是人来人往,整座城池都十分热闹,富有生机。再望向楼兰的城池,一片死气,大唐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那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万名战士在那里离去,而他们的遗愿无不是打下楼兰,开疆拓土,壮大国家。
我也是怀着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前来从军的,想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出征前,乡亲父老向我们告别,在临走的最后一刻还提醒我们要“平安归来”,就连皇帝也亲自送我们出征,以表达他最诚恳的敬意。
战斗很快就打响了,将士们勇往直前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我挥舞着刀枪冲了上去,遇到敌人就拼命挥着大刀,将他们一个个砍倒。不一会儿,鲜血就淋满了脚下的每一寸疆土。战士们不断地死去,最后楼兰选择了撤退,我们也没有追击,而是跑向受伤的战士们,希望能挽救他们的生命。我跑向一名身体高大、强壮的战士旁,原来他因杀敌太多而体力不支,被敌军砍成重伤,他用尽全身的最后一口气对我说:“攻下楼兰,大唐必胜”,然后倒在了地上,没有了气息。我心中的豪情壮志也彻底被点燃,以后的战斗亦是如此,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我们,可楼兰却仍然没有被攻打下来。
站在玉门关上,遥望着楼兰的城池,俨然是一座孤城,被将士们包围着,经历了许多战争的黄金铠甲也已经被击穿了,将士们也不断地离去,可我心中的那种攻下楼兰的壮志还在,没有攻下楼兰,绝不离开玉门关一步!
13. 去,到 好像 沾湿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14.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15.对比和夸张 16.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17.A 18.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 雪山 玉门关 19. 不破楼兰终不还 百战 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将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20.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