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刷子李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胖墩(dēn) 绊倒(bàn) B.铸成(zhù) 颧骨(guàn)
C.揩眼泪(kāi) 蘸水(zhàn) D.欺诈(zuò) 发怔(zhèng)
2.“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一句中“如山般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师傅的身材魁伟,像山一般挺拔。
B.师傅身穿黑色服装,很像山一样黝黑。
C.师傅的名声很高,像山一般高大。
D.说明那一刻曹小三内心很紧张。
3.填入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这破碎的陶俑,经过文物修复者的修补,被黏合得简直( ),真令人(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修复者们是那么年轻,技术却已达到了专家的水平。
A.滴水不漏 半信半疑 B.滴水不漏 难以置信
C.天衣无缝 难以置信 D.天衣无缝 半信半疑
4.“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这句话采用( )的方法写出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5.下面这句话中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A.即使……也…… B.只有……才……
C.只要……就…… D.因为……所以……
二、填空题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刷子李》选自《 》,作者 ,文章用生动的文笔写出了 。
2.曹小三半信半疑,他“信”是因为 ,“疑”是因为 。
7.读句子,完成练习。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被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动。
(1)“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是对刷子李 时的 描写。
(2)“较劲”指的是 ,与其说是在和“一桶白浆”较劲,不如说是在与 挑战和较劲。刷子李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 ,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 。
8.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①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②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句①是对刷子李的 、 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刷子李的派头十足。句②是对他的 描写,表现了 。
9.组词,并选择组的词填空。
传( )徒( )端( )
管( )派( )黑( )
1.他是这个大酒楼的( ),工作二十年了
2.孙悟空是唐僧的( )
3.夏明最喜欢穿( )黑裤,一身黑
4.这个邢老板真是( )十足
5.( )很久以前,女娲创造人类
6.这个小厮一直( )倒水
10.补写词语。
半 半 头十足 天衣无
平平 匀匀 一 一样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改句子。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2)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3)师傅的形象轰然倒去。(扩句)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秘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的退休费,祖孙两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rú)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2.联系上下文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
菲薄:(1)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 (2)瞧不起
13.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14.短文第( )和第( )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15.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16.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 和 ,表现了他是一个 的孩子。
17.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写几句连贯的话)
快乐阅读。
泥人张(节选)
①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瞅,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②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人说:“人家在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啥样,他捏的啥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③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
④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 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⑤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⑥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不过只有核桃大小。
⑦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⑧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18.读一读,体会下面动词的妙处。
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
19.泥人张是在什么情况下捏海张五的?
20.用曲线画出写泥人张捏得逼真的句子。
21.泥人张捏的泥人很逼真,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三个。
22.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海张五:
泥人张:
23.画线句子是对海张五的什么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五、书面表达
24.小练笔。(选做题)
干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再常见不过的,如擦黑板、扫地、洗碗等。但每个人干活的风格大有不用,请你根据一个熟悉的人干某个活的特点,对他的动作进行描写。
《14.刷子李》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C A A
1.C
2.C
3.C
4.A
5.A
6. 俗世奇人 冯骥才 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民间流言传说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的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没有人能一滴不掉,而且没有那么神
7. 刷浆 外貌 不服气,不相让 自己 高超技艺 自信和自豪
8. 动作 外貌 语言 他对自己高超技艺的自信
9. 传说 徒弟 端茶 管事 派头 黑衣 管事 徒弟 黑衣 派头 传说 端茶
10. 信 疑 派 缝 整整 实实 模
11.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都不能一滴不掉。 难道曹小三能看出来吗? 师傅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12.(1)√ 13.B 14. ④ ⑤ 15.老师和这个小男孩的秘密。秘密是老师用铅笔给小男孩批改作业。 16. 动作 神态 善良、懂事 17.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和您拥有同一个秘密的××,是您的关心和爱护,让我走过了那段最泥泞的路。现在我也做了一名老师,我要像您一样,把我的爱无私的献给孩子们。
18.说明泥人张的动作娴熟,技术高超。 19.听见海张五嘲笑自己之后。 20.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21.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22. 目中无人。 技术高超、一丝不苟。 23.是对海张五的语言描写,写出了海张五无赖、蛮不讲理的形象,与泥人张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24.示例:爷爷炒菜时,左手握住锅柄,不时地转动,让锅均匀受热,右手持铲,不停地翻炒。他将锅往上一颠,只见菜从锅中一跃而起,在空中翻了个身,又稳稳地落回锅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