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课堂通行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词三首课堂通行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8 17:5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古诗词三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清平乐·村居》说法错误的是( )
A.“清平乐”是词牌,“村居”是词的题目。
B.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C.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讲究押韵,这首词的上阕押的韵是“ao”,下阕押的韵是“ong”。
D.“醉里”是酒后微醉的意思。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日长篱落无人过 生长 B.最喜小儿亡赖 逃亡
C.清平乐 乐趣 D.溪头卧剥莲蓬 剥削
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亡赖”同“无赖”,它在句中的意思是( )
A.蛮不讲理 B.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C.无可奈何 D.顽皮、淘气
4.从这两句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 )的孩童形象。
A.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豆重担 B.年纪尚小,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劳动
C.不懂世事,只知玩耍 D.故意偷懒,不参与集体劳动
5.下列诗句中与乡村田园景色无关的一项是( )
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6.篱落疏疏一径深。(  )
A.稀疏 B.生疏 C.粗疏 D.疏通
7.树头新绿未成阴。(  )
A.月亮 B.树荫 C.暗中 D.昏暗
8.醉里吴音相媚好。(  )
A.一切都很美好 B.一切都很可爱
C.相互逗趣、取乐 D.互相喜爱
9.最喜小儿亡赖。(  )
A.同“无赖”,指顽皮、淘气 B.游手好闲
C.刁钻泼辣 D.不讲道理
二、填空题
10.看词语写拼音
杂兴( ) 篱落( ) 徐州( ) 疏疏( ) 锄豆( )
卧剥( ) 稀少( ) 蜻蜓( ) 彩蝶( ) 住宿( )
茅檐( ) 翁媪( ) 无赖( )
11.《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赞美了 的 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孩子的 。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的诗句是 。
12.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诗句中写到了夏季的四种景物: 、 、 、 。它们的特点分别是: 、 、 、 。(用诗句中的字词作答)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婧蜓蛱蝶飞。
读这两句诗,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
3.醉里吴音相媚好,自发谁家翁媪?
句中这户人家的主人是( ),从句中可以看出他们 、 、 。(在横向上填序号)
①关系亲密无间 ②感情融洽 ③互相夸奖 ④精神愉快
13.默写出下面两首古诗。
1.《独坐敬亭山》
, 。
, 。
2.《望洞庭》
, 。
, 。
14.乡村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让我们在古诗中体会一下吧!
(1)放学放风筝: , 。
(2)树下学种瓜: , 。
(3)耐心学垂钓: , 。
(4)牛背吹短笛: , 。
三、语言表达
15.“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剥莲蓬”是怎样的情景?用心体会一下,描绘出来。
四、书面表达
16.百字练笔。
展开想象,把《清平乐·村居》改写成一篇短文。
五、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7.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作者是 代诗人 。
18.“ ”和“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生动,将儿童追蝶的兴奋、欢快的场面刻画得惟妙惟肖。
19.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篱落”和“一径深”表明了诗人所描写的地方是乡村。
B.“树头新绿未成阴”写出了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的样子。
C.这首诗由景到人,由静到动,描绘的画面十分生动。
20.读了后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

根据图片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
儿童急走追黄蝶,
_____________
21.补充诗句。
2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3.根据诗句中“枝头新绿未成阴”推断此时应该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急走”的意思是很着急地走,“寻”的意思是寻找。
B.一、二句是静态写景,三、四两句中我看到了草屋是动态写景。
C.整首诗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恬淡自然,宁静清新、万物勃发的春景。
D.“急走”和“追”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
土膏欲动①雨频②催,万草千花一饷③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④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欲动:土地解冻的意思。土膏,形容泥土滋润肥沃。②频:频繁。③一饷:即一晌,片刻,一会儿。形容很短的时间。④鞭笋:竹根上生出的新笋。
25.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等。
26.本诗写的是 季的景色,诗中的“ ”反映了景色变化特别快,传达出万物复苏的信息。
27.根据语境写诗句。
我家后院本来是荒地一片,如今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邻家的竹笋,透过土墙,冒出地面,刺向青天。
《1.古诗词三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D D B C A B C A
1.B
2.D
3.D 4.B
5.C
6.A 7.B 8.C 9.A
10. zá xìng lí luò xú zhōu shū shu chú dòu wò bō xī shǎo qīng tíng cǎi dié zhù sù máo yán wēng ǎo wú lài
11. 乡村 春日 喜爱之情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2. 梅子 杏子 麦花 菜花 金黄 肥 雪白 稀 白天长了,篱笆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蛱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一对老夫妻 ① ② ④
13.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4.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15.最有趣的是小儿子,他扎着两个羊角辫,额前留着一缕刘海儿。他顽皮地从溪里摘下一只大莲蓬,趴在草地上剥莲蓬。他嘴里哼着小曲儿,还不时地摇头晃脑,翘起的腿还不停地上下摆动,真是快乐极了。
16.示例:
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去散步,无意间看见一座又小又低的茅屋。茅屋边的小溪两旁有许多碧绿的青草,南瓜藤顺着竹竿爬上屋顶,屋旁的大树弯曲着射你。茅檐下,有两位满头白发的老翁、老妇,正在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说笑。在小溪的东面,老人的大儿子正在卖力地为自家豆田锄草,他不时地用袖子擦头上的汗。二儿子坐在树下编织着鸟笼。可爱的小儿子横卧在溪边,剥着莲蓬。
17. 春 宋 杨万里 18. 急走 追 19.B 20.儿童嬉笑着跑过来,追捕两三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看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他们跑进去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21.树头新绿未成阴  飞入菜花无处寻 22. 宋代 杨万里 23.A 24.A
25. 雨 草 花 笋 26. 春 一饷开 27.舍后荒畦犹绿秀, 邻家鞭笋过墙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