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1 16:3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宛转(wǎn) 钥匙(yuè) 懊悔(ào)
B. 哽咽(yàn) 肃静(sù) 祈祷(qí)
C. 踱步(duó) 锯子(jù) 郝叟(hǎo)
D. 诧异(chà) 糊涂(tǔ) 赚钱(qiàn)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钥”应读yào;B项“噎”应读yē; D项“钱”应读qiá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赫叟(hǎo 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
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ā)
C.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
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uàn)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中“惩”应读“chéng ”。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祈祷 督学   
B.思量 墙璧
C.惨白 记念   
D.戒尺 冰遛 
答案:A
解析:分析:B项中“璧”应为“壁”;C项中“记”应为“纪”;D项中“遛”应为“溜”。
点评: 此题考察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手势 溜水 铁杆 杠子   
B.奴隶 钓鱼 忠诚 干脆
C.纪念 塞进 坐位 旷课   
D.皱边 代价 口齿 晴朗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中“坐位”应为“座位”。
点评: 此题考察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家,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C.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D.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
答案:D
解析:分析:A中小弗朗士在局势变化的影响下,认识逐渐转变,激发了爱国情怀。B中,都德是以短篇小说见称于世。D中的“可怜”并不是指韩麦尔先生年纪大,上课吃力,而是在国土沦陷还坚持上最后一节课时,满心的悲恸表现在脸上。
点评: 学生要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筛选出正确的信息。
6.小弗朗士心理变化的过程,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什么作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弗朗士毕竟是小孩子,思想波动大,反映他天真纯洁的性格。
B.小弗朗士善于察言观色,感觉敏锐,放映了他活泼机灵的性格。
C.小弗朗士在局势变化的影响下,认识逐渐转变,反映他有朴素的爱国情感。
D.小弗朗士在同学、老师、镇上人的影响下,转变了认识,反映他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答案:C
解析:分析: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他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情感升华。文章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心理变化深化了文章主题。
点评:学生要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筛选出正确的信息。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提倡____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
②某些人以____来解释巴尔干地区战争危机的本质,显然是不公允的。
③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____的倾向。
A.韦编三绝  祸起萧墙  以邻为壑
B.韦编三绝  积重难返  情随事迁
C.触类旁通  祸起萧墙  情随事迁
D.触类旁通  积重难返  以邻为壑
答案:A
解析:分析:韦编三绝: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喜读《周易》,常常翻阅,爱不释手,以致连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也断了数次。形容好学不倦,勤奋用功。积重难返:积存的问题或陋习很深,难以改变。以邻为壑:《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把邻国作为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放到那里。表示嫁祸于人。情随事迁:情感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点评:考查学生词义理解能力。
8.填在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想起这些,我多么________!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
②个个都那么________,教室里那么________!
③这套衣服,他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_______的气氛。
④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________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上课,不等你了。”
A.痛心 留心 肃静 庄严 温柔
B.懊悔 专心 安静 严肃 温和
C.悔恨 细心 寂静 肃穆 柔和
D.懊悔 留心 安静 肃穆 柔和
答案:B
解析:分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考查词语的分类。
9.“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忽然”的表达作用是( )
A.表现了人或事物出现的速度超常。
B.表现人物内心里巨大的震动。
C.强调人物的惶惑和措手不及的感觉。
D.强调人物内心的恐慌和不安的感觉。
答案:B
解析:分析:“忽然”是副词,表示事情很快地发生或变化的意思,令人意外。这里是指下课时间到了,钟声忽然响起来,打断了最后一课,也预示着法语课的终结,韩麦尔先生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点评:考查对副词的理解。
10.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
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答案:C
解析:分析:主人公是韩麦尔先生。
点评: 学生要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筛选出正确的信息。
11.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来了!
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
春天来了!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一样烂漫。我们,从这里 出发,走向夏 的繁茂,秋得成熟……
A.选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 小草以人德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春天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景象。
B.选段中运用“从……来”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
C.选段中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集中地表达了“我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
D.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春天来了”,强烈地抒发了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
答案:D
解析:分析:A.选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的不是小草,而是春天,因为“醒来”的主语是“春天”;B.“五彩缤纷”一词运用不准确,而前面的“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并非都是侧重色彩的描写;C.选段中把“我们”比喻赢,“春笋”“山花”,集中表达“我们”在春天中积极向上、争春的形象,抒发“我们”的豪迈之情。
点评: 此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文段大意的理解。
12.下列句子简明且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船已行二日即到。
B.到会的有五个连干部。
C.采访我校的是报社的三个记者。
D.桌上展出了两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
答案:C
解析:分析:A中句式杂糅,船是两天以后到达,还是2日这一天到达,没有表明。B中是五个连队的干部到会,还是五个级别是连级的干部到会,没有说清楚。D中是两名学生的模型作品,还是学生制作的两个飞机模式,表意不明。只有C句没有歧义。
点评: 考查学生对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的句子的掌握。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件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答案:D
解析:分析:A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不符合语境。B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这里使用错误的理解了词义。C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错误的理解成文章没有加标点,曲解了词义。D后起之秀:后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人才。
点评: 考察学生词义理解能力。
14.文中①②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普士兵的号声——①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②”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A.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停顿。
D.表示递进转折,语音的延长。
答案:C
解析:分析:第一个破折号解释号声响起意味着普鲁士兵收操了。第二个破折号是语音的停顿,说明韩麦尔先生话说不下去了。
点评: 本题考查破折号的用法。
15.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浯不知从何说起。
答案:D
解析:分析:从韩麦尔先生至始至终的爱国情怀去寻找答案。
点评: 学生要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才能筛选出正确的信息。
二、填空题
1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国人。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本文的主要人物是 和 。
答案:都德 法 短篇小说 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解析:分析: 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 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17.本文是以__________为线索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 )排情节,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
答案:“我”的见闻感受 上学路上→上课→下课
解析:分析:熟读课文。
点评: 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18.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é____持 hǎo____叟 chà____异 qí____祷 gěng____咽 ào____悔
答案:挟 郝 诧 祈 哽 懊
解析:分析:略。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19. 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 , ;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答案:示例一: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与愁苦 示例二:欣赏一处小小的风景,会让你体会心灵的静谧与安宁 示例三:欣赏一缕红红的晚霞,会让你感悟自然的绚丽与美好 示例四:欣赏一轮圆圆的明月,会让你想起亲人的深情与温暖
解析:分析:这道题既是仿写又是续写。答题时要先分析例句,仿写时要把握仿写的句式,即“欣赏XXXX(数量词+形容词)的XX,会让你XXXX(动词+名词)的XX(形容词)与XX(形容词),根据自己平常的积累,选择与前后句相类似的话题进行仿写。
点评: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结构和顺序的安排合理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实际运用。以及对排比句的掌握。
20.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c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
答案: 拟人|比喻 |反复
解析:分析:①把画眉鸟当人来写,可以唱歌,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把“字帖”比喻成“小国旗”。 ③“挺容易”反复出现。
点评:考查学生对拟人、比喻和反复这三种修辞手法的掌握。
21.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课外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素养培养,还能使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②但现在许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因此也就出现了中学生手中的“课外书”近八成是考试类书籍。③真正让课外书名副其实,还不断需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修改: 。
答案: ①把“激发”改为“培养”; ②在“考试类书籍”后加上“的现象”; ③将“不断”和“需要”换位
解析:分析:①中动词搭配不当,“培养”和“能力”搭配。②中缺宾语。③是次序颠倒。
点评: 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22.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答案: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解析:分析: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点评:考查线索人物的作用。
三、阅读理解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____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____“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23.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祈祷( )( ) 惨白( ) 哽住( )
答案:qí |dǎo | cǎn| gěng
解析:分析:略。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像,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24.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解析:分析:从文段内容去概括。
点评: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2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小弗郎士怎样的感情?
答: 
答案:表明对敌人的仇恨,说明小弗郎士爱憎分明。
解析:分析:感悟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情感倾向。
点评: 考查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