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五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7道小题,1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阻挠 三抓两挠 B.监考 监生
C.绝活 美妙绝伦 D.难堪 堪称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A.包衣服等用的布 B.用布包起来的包儿
C.比喻某种负担 D.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3.对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要不--摔跤。”(声音的延长)
B.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解释说明)
C.“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意思的转折)
D.“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话语的中断)
4.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
B.他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做过的事被人知道了。
C.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D.他半闭着眼睛,干枯的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摇晃的头就慢慢地向后仰过去。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障(zhànɡ)碍都不能阻挠(láo)他向前的步伐!
B.只见她轻轻松松就揪(jiū)起了那个铜铸(zhù)的锅,真让人佩服。
C.他因为走路时玩手机被门槛绊(pàn)倒,把颧(quán)骨那里都撞肿了。
D.做芝(zhī)士包的时候,要先轻轻捏(liē)住面皮,然后再一点点向内包裹。
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听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散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C.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D.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经常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7.下列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刷子李穿一身黑,刷完墙身上也看不到一个白点。
B.因为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也从不单凭力气,所以他不跟小胖墩儿一叉一搂。
C.只有严监生的病越来越重,他的亲戚们才来看他。
D.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
8.下面与“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这句话所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B.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C.小胖墩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
D.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9.将下列动词插人文段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动动员,手一 ,脚一 ,猛地 了起来。左脚尖 住起跑线,膝盖一 ,稳稳地 着。他的双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 ,那架势,就像一只即将起飞的雄鹰。
A.撑 踮 跳 顶 弯 蹲 冲 B.撑 踮 爬 顶 弯 蹲 倾
C.踮 撑 爬 踩 弯 蹲 倾 D.撑 踮 跳 踩 蹲 弯 冲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把“他很生气”的表现写具体的一项是( )。
A.他很生气,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摆出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B.他很生气,因为他无缘无故挨了一顿批评。
C.他很生气,只见他瞪圆了双眼,紧紧地握着拳头。
D.他很生气,举起右手,把手上的瓶子用力地扔了出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 )
1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本文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
13.《刷子李》写了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正面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
14.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让我们认识到了小人物的大技能。( )
15.《两茎灯草》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0分)
16.给人物选择恰当的称呼,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3分)
①千里马 ②智多星 ③主心骨 ④铁公鸡 ⑤三脚猫
(1)严监生吝惜钱财,一毛不拔,我们可以称他为“( )”。
(2)诸葛亮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称得上是“( )”。
(3)曹小三明白,如果不好好向师傅学习本领,最后就会成为被人嘲笑的“( )”。
17.选词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居然 果然 竟然 当然
(1)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有发现。
(2)曹小三( )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3)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4)曹小三给师傅点烟时,( )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
18.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A.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1)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
(2)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 )
(3)“往邮筒里一寒就行。我们大门外边不就有个邮筒吗 ”( )
(4)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
19.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题目。(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再不回头”原意指:
,“再不回头”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
。
(2)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①句中的“他”指的是 。
②从“居然”一词中可以体会到 。
③为什么“他”会觉得这身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呢
20.口语交际。(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学校食堂因老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只打老师,不打学生。”这条告示常常引起别人的误解,请你帮忙修改。
(2)小兰的母亲下岗了,为了维持生计,她到菜市场卖菜,天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可由于缺乏经验,两个月来根本没赚到钱。最后,爸爸在秤盘上做了手脚。小兰想劝说爸爸妈妈,你来帮帮她吧。
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三道大题,第21~36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林则徐》,完成第21~26小题。(本题共10分)
【材料一】林则徐出生在侯官县(今属福州市)左营司巷,清末政治家、民族英雄。任职期间,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济灾民、清理积案,做了不少对民众有利的事,有“林青天”之美誉。
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胜利,名震中外。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并付诸行动,迈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步,并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以反对外来侵略。他设法购买英制大炮,捐资仿造欧洲战舰,并披集绘制了八种新式战船图式,为全国首创。同时,他还设立译馆,对“所得夷书,就地翻译”,组织编译《华事夷言》《各国律例》和《四洲志》等书。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造到投降派证陷,1841年,清政府下令,将林则徐充军新疆伊犁,林则徐在与家人告别时,写下了“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
【材料二】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小行星,谁就拥有命名权,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
【材料三】虎门销烟
(2分)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知道,林则徐不是一个( )的人。
A.勤政爱民 B.固执倔强 C.心胸开阔 D.循法秉公
22.(2分)下列不属于林则徐组织编译的书是( )。
A.《华事夷言》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四洲志》
23.(2分)【材料一】中第三自然段的结构是( )。
A.总分 B.并列 C.分总 D.总分总
24.(2分)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院士的建议,将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原因是( )。
A.林则徐是我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林则徐搜集绘制了八种新式战船图式,为全国首创。
C.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D.林则徐做了不少对民众有利的事,有“林青天”之美誉。
25.(2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
26.(2分)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图画,写一写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5~31小题。(本题共12分)
普通人(节选)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 ”--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
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千什么呀 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 ”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 ”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祸色網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27.(1分)标题的“普通人”指的是( )。
A.“我” B.李文化 C.父亲 D.导演
28.(2分)“我只好违心同意。”的意思是
我这样的做的原因是
29.(2分)父亲的端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0.(2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31.(3分)文中画“ ”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填序号:
A.正面 B.侧面)这样写的作用是:
(三)课外阅读,完成第32~36小题。(本题共13分)
燕子李三
①光绪末年,天津卫出了一位奇人,叫燕子李三。人叫李三,燕子是他的绰号。他是个天下少见的飞贼,专偷富豪大户,每偷走一物,必在就近画下一只燕子做记号,表示东西是他大名鼎鼎的燕子李三偷的。偷的都是富贵人家,官府必然下力缉拿,但始终无果。因为李三的功夫奇高,穿房越脊,如走平地。遇到河面还能用脚尖点着水波而行,从这岸到那岸,这一手叫作“蜻蜓点水”,轻功不到绝顶,绝对学不会这一手。
②不过这飞贼李三在人们嘴里口碑不坏。反正他不偷穷人的。不但偷富,还济贫。东门内一家穷人欠着房租还不上,被房主逼得无奈,晚上在屋里哭哭啼啼,忽然打后窗扔进一包东西打开一瞧,竟是不少银子。令这家人更惊奇的是,包被一角画着一只小燕。这家人急忙出去谢恩人,跑到门外一看,早没了人影。
③一天,燕子李三在天津卫把偷窃一事做到了头--他偷到天津最大的官,直隶总督荣禄老爷的家。这天,荣禄的妻子早展起来梳妆,发现梳妆匣子里的一串珍珠不见了。这是她顶喜欢的一件宝贝,当年荣禄想拿它孝敬老佛爷,她都死活不肯。丢了这东西跟她丢条命差不多,最气人的是在放珍珠那块衬绸上面还画了一只燕子,这纯粹是和荣禄老爷叫板!气得荣禄一狠劲咬碎一颗后槽牙。
④荣禄也不是凡辈,他使个法儿:在大堂中间放一张八仙桌,桌面中央摆了总督的官印,上边罩一个玻璃翠子,然后放出话去,说当夜他要关上大堂门:堂内不设兵弁护卫,只他一人坐在堂上守候着官印。他要从天黑守到天亮,燕子李三有胆量有本事就来把官印取走!
⑤这话一出,算和李三较上劲了,而且总督大人保准能赢。想想看,虽然大堂内没有一兵一卒,可是堂外必然布满兵力。大堂的门关着,官印在玻璃罩子里边扣着,总督又坐在堂上瞪圆眼守着,李三能耐再大,怎么取法 再说,门窗全都紧紧关着,怎么进去 钻老鼠洞 当夜总督大人就这么干了。桌子摆在大堂上,官印放在桌面中央,罩了玻璃罩子,然后叫衙役退出大堂,所有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总督大人自己坐在公案前,燃烛读书,静候飞贼。从天黑到天亮,总督大人只在近五更时,困倦难熬时略打一个盹儿,但眨眼间就醒了。整整一夜没听到一点儿动静天亮后,打开门窗,阳光射入,仆役们也都进来了,只见那官印还好好摆在那里,纹丝没动。总督大人笑了,然后举起双手伸个懒腰,喝口茶漱漱嘴,喷在地上,准备回房休息。
⑥这时,收拾官印的仆人掀开玻璃罩子时,忽然发现官印朝南一面趴着一个虫子似的东西再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用毛笔画的又小又黑的小燕子!燕子李三画的!
⑦总督大人登时目瞪口呆,猜想是不是自己五更时那个小盹儿,给了燕子李三可乘之机。但门窗是闭着的,他怎么进来怎么出
去的 衙门里上上下下没人能猜得出来。真人能人全在民间,很快民间就有了说法。说李三是在大堂还没有关门窗时飞身进来,躲在了大堂正中那块“清正光明”大區的后边,待到总督大人困极打盹儿时,下来把事干了,然后重回匾后藏身,天亮门窗一开,趁人不备,飘然而去。这说法合情合理。可是总督大人纳闷,李三当时为什么不拿走官印,只在上边画个小燕
⑧人们笑道:官印 李三爷能拿却不拿,就是告诉你,那破东西只有你当宝贝,谁要那个!
(有删改)
32.(1分)短文主要围绕燕子李三记叙了什么事 用简洁的语言梳理。
→燕子李三偷走了荣禄妻子的珍珠→
33.(2分)下列关于短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李三“每偷走一物”必就近画只燕子以示自己所为,交代了绰号“燕子”的由来。
B.借众人的口吻,讲李三是个小偷,什么人家他都偷。
C.小说巧借民间说法解开了李三如何进出总督大堂的悬念。
D.结尾人们的“笑”既是对荣禄的嘲讽,也是对李三的赞许。
34.(3分)燕子李三是天津卫的一个奇人,他的“奇”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① ;
② ;
③ ;
35.(2分)阅读文章第⑤段画“ ”句,摘录荣禄老爷的动作,体会他的内心活动。
动作 他想
36.(5分)班上同学在阅读短文后展开了如下交流,结合你对短文的理解,进行填空。
同学 A:文中第①段画“ ”句是对燕子李三的 描写,我从中读到了李三爷 的特点。
同学 B:我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课文《 》很相似,它们都运用了 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主要描写的对象。
同学C:小说结尾交代了李三爷能拿却不拿官印,不把官印当回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五、习作。(本大题第37小题,共20分)
37. 题目:无论是小嘎子、祥子、严监生、刷子李,还是燕子李三,特色鲜明的人物总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生活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是善良让你难忘,还是勤劳让你点赞 在他(她)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他(她)在你心中挥之不去。
要求:1.试着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学过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品质;
2.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3.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五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7道小题,1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阻挠 三抓两挠 B.监考 监生
C.绝活 美妙绝伦 D.难堪 堪称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A.包衣服等用的布 B.用布包起来的包儿
C.比喻某种负担 D.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3.对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要不--摔跤。”(声音的延长)
B.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解释说明)
C.“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意思的转折)
D.“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话语的中断)
4.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B )。
A.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
B.他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做过的事被人知道了。
C.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D.他半闭着眼睛,干枯的手指有节奏地敲着桌面,摇晃的头就慢慢地向后仰过去。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任何障(zhànɡ)碍都不能阻挠(láo)他向前的步伐!
B.只见她轻轻松松就揪(jiū)起了那个铜铸(zhù)的锅,真让人佩服。
C.他因为走路时玩手机被门槛绊(pàn)倒,把颧(quán)骨那里都撞肿了。
D.做芝(zhī)士包的时候,要先轻轻捏(liē)住面皮,然后再一点点向内包裹。
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听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散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C.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D.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经常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7.下列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即使刷子李穿一身黑,刷完墙身上也看不到一个白点。
B.因为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也从不单凭力气,所以他不跟小胖墩儿一叉一搂。
C.只有严监生的病越来越重,他的亲戚们才来看他。
D.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
8.下面与“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这句话所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B.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C.小胖墩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
D.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9.将下列动词插人文段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 )。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动动员,手一 ,脚一 ,猛地 了起来。左脚尖 住起跑线,膝盖一 ,稳稳地 着。他的双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 ,那架势,就像一只即将起飞的雄鹰。
A.撑 踮 跳 顶 弯 蹲 冲 B.撑 踮 爬 顶 弯 蹲 倾
C.踮 撑 爬 踩 弯 蹲 倾 D.撑 踮 跳 踩 蹲 弯 冲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把“他很生气”的表现写具体的一项是( B )。
A.他很生气,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摆出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B.他很生气,因为他无缘无故挨了一顿批评。
C.他很生气,只见他瞪圆了双眼,紧紧地握着拳头。
D.他很生气,举起右手,把手上的瓶子用力地扔了出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 √ )
1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本文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 )
13.《刷子李》写了曹小三在观察师傅刷墙时,从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正面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 )
14.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让我们认识到了小人物的大技能。( √ )
15.《两茎灯草》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0分)
16.给人物选择恰当的称呼,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3分)
①千里马 ②智多星 ③主心骨 ④铁公鸡 ⑤三脚猫
(1)严监生吝惜钱财,一毛不拔,我们可以称他为“( ④ )”。
(2)诸葛亮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称得上是“( ② )”。
(3)曹小三明白,如果不好好向师傅学习本领,最后就会成为被人嘲笑的“( ⑤ )”。
17.选词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居然 果然 竟然 当然
(1)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居然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有发现。
(2)曹小三( 当然 )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3)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果然 )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4)曹小三给师傅点烟时,( 竟然 )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
18.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A.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1)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B )
(2)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 C )
(3)“往邮筒里一寒就行。我们大门外边不就有个邮筒吗 ”( A )
(4)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D )
19.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题目。(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再不回头”原意指: 不再回头
,“再不回头”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 病情没有好转的迹象 。
(2)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①句中的“他”指的是 刷子李 。
②从“居然”一词中可以体会到 曹小三对师傅的敬佩之情 。
③为什么“他”会觉得这身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呢
因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衣服上没有白点,显得非常神圣。
20.口语交际。(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学校食堂因老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只打老师,不打学生。”这条告示常常引起别人的误解,请你帮忙修改。
“本窗口仅供老师使用,学生请到其他窗口打饭。”
(2)小兰的母亲下岗了,为了维持生计,她到菜市场卖菜,天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可由于缺乏经验,两个月来根本没赚到钱。最后,爸爸在秤盘上做了手脚。小兰想劝说爸爸妈妈,你来帮帮她吧。
小兰可以劝说父母:"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辛苦,但我们应该诚实经营,不能做手脚。只要我们坚持诚信,生意一定会好起来的。"
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三道大题,第21~36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林则徐》,完成第21~26小题。(本题共10分)
【材料一】林则徐出生在侯官县(今属福州市)左营司巷,清末政治家、民族英雄。任职期间,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济灾民、清理积案,做了不少对民众有利的事,有“林青天”之美誉。
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胜利,名震中外。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并付诸行动,迈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步,并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以反对外来侵略。他设法购买英制大炮,捐资仿造欧洲战舰,并披集绘制了八种新式战船图式,为全国首创。同时,他还设立译馆,对“所得夷书,就地翻译”,组织编译《华事夷言》《各国律例》和《四洲志》等书。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造到投降派证陷,1841年,清政府下令,将林则徐充军新疆伊犁,林则徐在与家人告别时,写下了“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
【材料二】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小行星,谁就拥有命名权,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
【材料三】虎门销烟
(2分)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知道,林则徐不是一个( B )的人。
A.勤政爱民 B.固执倔强 C.心胸开阔 D.循法秉公
22.(2分)下列不属于林则徐组织编译的书是( C )。
A.《华事夷言》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四洲志》
23.(2分)【材料一】中第三自然段的结构是( D )。
A.总分 B.并列 C.分总 D.总分总
24.(2分)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院士的建议,将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原因是( C )。
A.林则徐是我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林则徐搜集绘制了八种新式战船图式,为全国首创。
C.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D.林则徐做了不少对民众有利的事,有“林青天”之美誉。
25.(2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这两句诗表达了林则徐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不会因为个人的祸福而逃避责任。 。
26.(2分)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图画,写一写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林则徐站在虎门海滩上,指挥着士兵们将鸦片倒入大坑中。他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大声命令道:"点火!"随着火焰的升起,鸦片被彻底销毁,林则徐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5~31小题。(本题共12分)
普通人(节选)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 ”--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
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千什么呀 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 ”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 ”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祸色網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27.(1分)标题的“普通人”指的是( C )。
A.“我” B.李文化 C.父亲 D.导演
28.(2分)“我只好违心同意。”的意思是 不应合心意的同意
我这样的做的原因是 导演保证会尊重父亲,像尊重老演员一样。
29.(2分)父亲的端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父亲的端坐表现了他认真、负责的性格特点。
30.(2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父亲被选为群众演员,虽然角色简单,但他非常认真对待,甚至在拍摄结束后仍然坚持等待导演的指示,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31.(3分)文中画“ ”线的句子属于( A )描写。(填序号:
A.正面 B.侧面)这样写的作用是:
作用是突出了父亲认真、敬业的态度。
(三)课外阅读,完成第32~36小题。(本题共13分)
燕子李三
①光绪末年,天津卫出了一位奇人,叫燕子李三。人叫李三,燕子是他的绰号。他是个天下少见的飞贼,专偷富豪大户,每偷走一物,必在就近画下一只燕子做记号,表示东西是他大名鼎鼎的燕子李三偷的。偷的都是富贵人家,官府必然下力缉拿,但始终无果。因为李三的功夫奇高,穿房越脊,如走平地。遇到河面还能用脚尖点着水波而行,从这岸到那岸,这一手叫作“蜻蜓点水”,轻功不到绝顶,绝对学不会这一手。
②不过这飞贼李三在人们嘴里口碑不坏。反正他不偷穷人的。不但偷富,还济贫。东门内一家穷人欠着房租还不上,被房主逼得无奈,晚上在屋里哭哭啼啼,忽然打后窗扔进一包东西打开一瞧,竟是不少银子。令这家人更惊奇的是,包被一角画着一只小燕。这家人急忙出去谢恩人,跑到门外一看,早没了人影。
③一天,燕子李三在天津卫把偷窃一事做到了头--他偷到天津最大的官,直隶总督荣禄老爷的家。这天,荣禄的妻子早展起来梳妆,发现梳妆匣子里的一串珍珠不见了。这是她顶喜欢的一件宝贝,当年荣禄想拿它孝敬老佛爷,她都死活不肯。丢了这东西跟她丢条命差不多,最气人的是在放珍珠那块衬绸上面还画了一只燕子,这纯粹是和荣禄老爷叫板!气得荣禄一狠劲咬碎一颗后槽牙。
④荣禄也不是凡辈,他使个法儿:在大堂中间放一张八仙桌,桌面中央摆了总督的官印,上边罩一个玻璃翠子,然后放出话去,说当夜他要关上大堂门:堂内不设兵弁护卫,只他一人坐在堂上守候着官印。他要从天黑守到天亮,燕子李三有胆量有本事就来把官印取走!
⑤这话一出,算和李三较上劲了,而且总督大人保准能赢。想想看,虽然大堂内没有一兵一卒,可是堂外必然布满兵力。大堂的门关着,官印在玻璃罩子里边扣着,总督又坐在堂上瞪圆眼守着,李三能耐再大,怎么取法 再说,门窗全都紧紧关着,怎么进去 钻老鼠洞 当夜总督大人就这么干了。桌子摆在大堂上,官印放在桌面中央,罩了玻璃罩子,然后叫衙役退出大堂,所有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总督大人自己坐在公案前,燃烛读书,静候飞贼。从天黑到天亮,总督大人只在近五更时,困倦难熬时略打一个盹儿,但眨眼间就醒了。整整一夜没听到一点儿动静天亮后,打开门窗,阳光射入,仆役们也都进来了,只见那官印还好好摆在那里,纹丝没动。总督大人笑了,然后举起双手伸个懒腰,喝口茶漱漱嘴,喷在地上,准备回房休息。
⑥这时,收拾官印的仆人掀开玻璃罩子时,忽然发现官印朝南一面趴着一个虫子似的东西再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用毛笔画的又小又黑的小燕子!燕子李三画的!
⑦总督大人登时目瞪口呆,猜想是不是自己五更时那个小盹儿,给了燕子李三可乘之机。但门窗是闭着的,他怎么进来怎么出
去的 衙门里上上下下没人能猜得出来。真人能人全在民间,很快民间就有了说法。说李三是在大堂还没有关门窗时飞身进来,躲在了大堂正中那块“清正光明”大區的后边,待到总督大人困极打盹儿时,下来把事干了,然后重回匾后藏身,天亮门窗一开,趁人不备,飘然而去。这说法合情合理。可是总督大人纳闷,李三当时为什么不拿走官印,只在上边画个小燕
⑧人们笑道:官印 李三爷能拿却不拿,就是告诉你,那破东西只有你当宝贝,谁要那个!
(有删改)
32.(1分)短文主要围绕燕子李三记叙了什么事 用简洁的语言梳理。
燕子李三的出身→燕子李三偷走了荣禄妻子的珍珠 → 荣禄设下圈套 → 燕子李三在官印上画了一只燕子 → 荣禄目瞪口呆
33.(2分)下列关于短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第①段李三“每偷走一物”必就近画只燕子以示自己所为,交代了绰号“燕子”的由来。
B.借众人的口吻,讲李三是个小偷,什么人家他都偷。
C.小说巧借民间说法解开了李三如何进出总督大堂的悬念。
D.结尾人们的“笑”既是对荣禄的嘲讽,也是对李三的赞许。
34.(3分)燕子李三是天津卫的一个奇人,他的“奇”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① 功夫奇高,穿房越脊如走平地 ;
② 专偷富豪大户,偷后画燕子做记号 ;
③ 偷富济贫,帮助穷人。
35.(2分)阅读文章第⑤段画“ ”句,摘录荣禄老爷的动作,体会他的内心活动。
动作 他想
36.(5分)班上同学在阅读短文后展开了如下交流,结合你对短文的理解,进行填空。
同学 A:文中第①段画“ ”句是对燕子李三的 正面 描写,我从中读到了李三爷 轻功高超 的特点。
同学 B:我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课文《 刷子李 》很相似,它们都运用了 侧面 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主要描写的对象。
同学C:小说结尾交代了李三爷能拿却不拿官印,不把官印当回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不慕名利,洒脱不羁 的人。
五、习作。(本大题第37小题,共20分)
37. 题目:无论是小嘎子、祥子、严监生、刷子李,还是燕子李三,特色鲜明的人物总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生活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是善良让你难忘,还是勤劳让你点赞 在他(她)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他(她)在你心中挥之不去。
要求:1.试着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学过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品质;
2.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3.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