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0 20:0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20分)
亲爱的八年级同学:
当悠悠春风“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胜利地完成了一次语文世界的阶段性巡游。在这两个月的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背着行囊,寻觅春天的踪迹:“品悟人生”,沐浴生命的春风雨露。“咏物抒怀”,探求平凡事物中蕴含的人生道理。今天,面对这张试卷,我们信心满怀!认真地审题,从容地书写,深情地倾吐心声。相信:成功一定紧握在我们手中。
一、积累运用,语文学习的基石(19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孤舟蓑笠翁, 。
②相看两不厌, 。
③山气日夕佳, 。
④ ,青山郭外斜。
⑤ ,野渡无人舟自横。
⑥ ,僧敲月下门。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诗句。(4分)
⑦《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
出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⑧杜甫《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
是: ,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畸形(qí) 诘责(jié) 掺和(cān) 杳无消息(yǎo)
B、禁锢(gù ) 炽热(chì) 锃亮( zèng ) 粗制滥造(làn)
C、繁衍 (yǎn) 祈祷(qǐ) 执拗 (ào) 郁郁寡欢(yù)
D、绯红 (fēi) 文绉绉(zōu) 迁徙(xǐ) 广袤无垠(mào)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里静得可怕,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
B、领奖台上,奥运冠军刘翔挥动双臂,神采飞扬。
C、我们要学习海伦 凯勒这种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D、《我的第一本书》让我们领略了上世纪初中国农村人们期期艾艾的生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他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学名著。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校园安保工作。
C、在本届德国世乒赛上,经过健儿们的奋勇拼搏,再次赢得男子团体冠军。
D、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二、诗词鉴赏。阅读《望岳》诗,完成4~6题。(10分)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请赏析“钟”字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3分)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青年杜甫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割”字,化静为动,以夸张的手法写活了泰山景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7~10题。(16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6分)
①沿泝阻绝。泝:________ ②夏水襄陵。襄:________
③天下独绝。绝:________ ④哀转久绝。绝:________
⑤猛浪若奔。奔:________ ⑥窥谷忘反。反: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11:甲文和乙文中都描写了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请各找一处加以评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阅读,心灵世界的对话(35分)
(一)经典回放(20分)
我的母亲 胡适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以上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分)
13.“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母亲为什么这样教训儿子?(3分)
14.第三段文字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15.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4分)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②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16.试用你的眼光来评价一下文中胡适母亲的教子方式。(3分)
17.认识了胡适的母亲,你一定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请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赞美母亲的话。(4分)
(二)美文品赏(15分)
江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一层一层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挡烈日,雨天淌雨水。偏偏不妨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瓦沟与扣瓦之中留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屋瓦之间,施施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此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银白曲线,融雪,是从水声中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滴水,其声势,可堪一场中雨。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卷下摇落瓦中,抑或在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来。瓦上草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阴的北边瓦,浓沫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一个新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粝如土坷。但却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用狐疑的神情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
18.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横线上。(4分)
外观与功能→ → → → →瓦上草和苔藓。
19.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20.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江南瓦的具体情感是什么。(3分)
21.文末作者含蓄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的?为什么?(4分)
五、个性创作,感悟生活的窗口(40分)
22.以下两题,请你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请以“走过”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 也美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①如选题目二,请先在横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上填上一个词,使标题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或人名。
题目 。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积累运用
1.B 2.略 3.D 4.A 5. ( http: / / www.21cnjy.com )B 6.B 7.D 8.秋山人若画中游;9.如果你是一缕清风,就吹走一阵炎热。(或:如果你是一束阳光,就撒下一片温暖。)1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阅读
11.死海的地理位置 死海得名的原因(2分。两个方面各1分。若分别答“地理位置”、“得名原因”也可)
12.死海海水浮力大的原因 列数字(或:列数据)(2分。每空1分。前一空若答“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可给1分;若答“浮力”则无分)
13.不能。“大概”一词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去掉后就变得非常肯定,使表达不准确。(2分。言之有理即可)
14.开放型题目。可联系地理、生物等知识作答,体现环保与生态的主题。如答:①为死海拓宽水源。②改善局部气候条件减少蒸发量。③控制无计划的资源开采行为。等等。(2分。只答一条,有合理性即可)
15.握住母亲的脚(2分) 16.A(3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 17.青年大学生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不易’,所以感慨万千,潸然泪下。青年从原来表面上的了解母亲到真正体验到母亲的血泪辛酸和无私奉献,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灵魂由此得到了升华(3分。意思相符即可)
18.握母亲的脚在手,懂得了做人不易的道理,就会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艰苦奋斗,踏实做人,一生都不会懈怠。(3分。意思相符即可) 19.略(3分。言之有理均可)
20.唐代 杜甫
21.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22.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23. 有时 ; 真,实在;冲上;连续。2 ( http: / / www.21cnjy.com )5D;26.略2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8.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清荣峻茂。29.结构上:总结全文 内容上:引用渔歌民谣,渲染出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或烘托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三.语文综合实践
答案略。
四、写作:(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