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三单元核心素养卷(四)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阅读图文,完成练习。(8分)
以下图片是从微信朋友圈下载的理发店、海鲜店、粥铺、服装店四种常见商店的广告牌及相关评论。
妈妈:这些广告商,为了夺人眼球,乱改词语,无端地造一个词语出来。不喜欢!
爸爸:你也太严肃了吧!我觉得挺好的,这不叫错别字,这是巧妙利用谐音,广告创意!
我:
1、请将广告牌上词语的正确写法填在图下的括号内。(4分)
2、把上面的朋友圈评论栏补充完整。(2分)
3、下面两副对联,分别贴在上图哪家店的门口比较合适 (2分)
上联:虽是毫末技艺 下联:却是顶上功夫 ( )
上联:愿将天上云霞色 下联:化作人间锦绣裳 ( )
二、读歇后语,写出歇后语的本字。(4分)
1、上鞋不用锥子——真( )好
2、下雨天不戴帽子——临( )到头上
3、隔着门缝吹喇叭----名( )声在外
4、四月的冰河——开动( )
三、选择题。(16分)
1、下列汉字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2分)
A.休 刘 明 鸟 B.凤 凰 虫 星
C.花 供 简 堡 D.林 丛 清 国
2、下图是古人创造的“酌”字。根据古字“酌”的字形特点,联系“酌”的本义,可以分析出这个字的右边表示 ,左边表示 。(“酌”的本义为斟酒后劝人饮用,引申为酒。后还引申为斟酌、估量之义)(2分)
A.酒杯 B.酒
C.木棍 D.舀酒工具——勺子
3、下面是路边的招牌和提示牌,其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歇后语不属于谐音歇后语的一项是( )。(2分)
A.畅畅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妈妈担心地对畅畅说:“你呀你,就知道玩,这次期中考试你怎么办 ”畅畅拍拍胸脯,大声回答:“妈妈,你担心什么,这么点内容我做得出,好成绩肯定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啊!”
B.爸爸这两天下棋运气坏透了,每次都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C.他居然当着老师的面和同桌打起架来,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D.西西代表学校去参加市象棋比赛,她回来时,同学们都围过来询问成绩,她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呗。”
5、趣味对句。(填序号)(4分)
相传,一次清代皇帝乾隆与纪晓岚对句为戏。乾隆曰:“两碟豆。”纪晓岚对:“ 。”乾隆改口说:“两蝶斗。”纪晓岚忙对:“ 。 ”乾隆再改:“ 。 ”纪晓岚再对:“水上一鸥游。 ”这真是棋逢对手、 啊!
A.一瓯游 B.一瓯油 C.一鸥游 D.一鸥豆
E.林中两碟豆 F.林间两蝶斗 G.先礼后兵 H.将遇良才
6、下列对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研究报告要写出研究目的。
B.整理资料时要进行详细的概括和分析。
C.研究报告最终要有研究结论。
D.研究的方法包括搜集资料的方法。
7、下列关于书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因而他享有“书圣”的美誉。
B.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C.欧阳询,宋朝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后人将其字体称为“欧体”。
D.欣赏书法的一般方法:先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再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等。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我们对汉字的了解不是更深吗?(改为肯定句)
2、这真是一点值万金啊!(改为反问句)
3、人们把竹子剖成同样长、宽、厚的细长条。(改为“被”字句)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
1、汉字已经有 年的历史。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 ,它最早是由 朝的 发现的。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 ”。
2、金文是铸刻在 上的文字。
3、小篆是从 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 的文字。
4、汉字的种类有象形字、 字、指事字等。我知道的形声字有 、
、 。
5、选择下列字体的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小篆( ) 金文( ) 楷书( ) 甲骨文( )
A.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不固定 B.字形线条粗壮,繁琐
C.线条圆转,粗细一致 D.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材料一: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
经常写错别字 经常提笔忘字 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 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36.67% 56.67% 70% 1.21%
材料二: 汉字书写能力下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电脑飞速发展和普及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 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现在,浮躁的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的态度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神奇的汉字》等一系列节目的播出,汉字书写问题重回公众视野。有学者认为,保护汉语,媒体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媒体的宣传是不够的,行政措施不应缺位。尽管多年来相关部门已颁布多项法令保护母语,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应该用更多行政措施来保护母语。
1、由材料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分)
2、联系材料二,写出下面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失写症:
3、联系材料分析,下列不属于人们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电脑的发展和普及。 B.人们对汉字缺少“敬畏之心”。
C.人们热衷于综艺娱乐,不爱学习。
4、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在呈现方式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2分)
5、你同意材料三中学者的观点吗 为什么 (3分)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仓颉造字(节选)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状态,创造了文字。
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这个字躯干弯曲,末梢放纵;那个字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字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这个字如龙蛇盘绕,那个字似鹰隼雄立……还有的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有如鸿鹄群游, ;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 。
就这样,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1、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词语。(填序号)(2分)
A.井然有序 B.迂回绵延 C.蜿蜒曲折
2、仓颉造的字远看和近看分别像什么 用“ ”画出来。(2分)
3、用自己的话说说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2分)
4、短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写出了什么 (3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9分)
“告”字上面一头“牛”
我小时候酷爱猜谜。有人曾问我说:“‘一口咬掉牛尾巴’,这是个什么字 ”我想,这一定是“牛”字后面跟个“口”字,而“牛”没有尾巴,整个字不就成了“告”字吗 果然被我猜中了。
长大后接触一点文字学,我才知道“牛”的尾巴其实并没有被“口”咬掉。从甲骨文到篆文,“告”的写法基本上都是“酱”,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所谓的牛尾巴赫然在目。隶书为了书写美观,“牛”当中的一竖,才没有一捅到底。
那么,“告”字上面为什么是一头牛呢 原来,在古代,牛为大牲,是祭祀用的代表性供品。古人凡是有重大事情,比如战争啊,灾荒啊,要向神灵或祖先报告,都会供上一头全牛,以祈求神灵或祖先的福佑。可见,“告”字表现的是祈祷之意。
因此,《经典释文》中说:“告上曰告,发下曰诰。”同样有告诉的意思,“告”以下达上,而“语”是以上达下,两者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所谓“祷告”,是在神灵或祖宗面前念念有词;“禀告”,是向君主或上司呈报下情;“控告”,是向代表国家政权的司法机关检举揭发 这些用法,都和“告”的本义有关。
后来在实际使用中,“告”的这一特点逐渐淡化,可以用来泛指表达、诉说,不太计较上下之别。 而且,“告”的行为可以和“告”的内容直接组合,如告成、告贷、告负、告急、告竣、告老、告假……因为可以广而“告”之,“告”成了一个高产语素。
1、按照短文介绍的顺序,想想文章讲了些什么,仿照示例取小标题。(3分)
2、下列有关“告”和“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告”是以下达上,“诰”是以上达下。
B.“告”和“诰”都有“告诉”的意思。
C.“告”没有表达、诉说之意。
D.“告”和“诰”的使用范围不一样。
3、请你根据“告”字的甲骨文来猜猜,下面哪个是“牛”的甲骨文 ( )(2分)
4、“一口咬掉牛尾巴”就是“告”。想想猜字谜的方法,猜猜下面的字谜。(2分)
(1)一口咬住多半截。 ( ) (2)一口咬破衣。 ( )
综合实践
九、通过遨游汉字王国,我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有趣。(4分)
1、汉字是一幅图画,我发现上图中藏着四个字,它们是 。(2分)
2、汉字是有生命的,你听,它们在对话呢!(2分)
“门”对“们”说:“胆小鬼,你还请了个保镖 ”
“奇”对“崎”说:“ 。”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本单元我们走进了汉字王国,了解了许多与汉字有关的故事。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也有许多与汉字有关的小故事吧,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发挥想象,创编一个有趣的汉字小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中心突出,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删去“大约”或“左右”。
2、一轮弯 月挂在天空,洒下一片清辉 熊熊燃烧的冲天烈火,红了天地,暖了人心
3、(1)净 静 敬 竞 劲
(2)B
二、针 淋 鸣 冻
三、1、C
2、DB
3、D
4、A
5、BCFH
6、B
7、B
四、1、我们对汉字的了解更深。
2、难道这不是一点值万金吗?
3、竹子被人们剖成同样长、宽、厚的细长条。
五、1、三四千 甲骨文 清 王懿荣 甲骨学
2、铜 器
3、战国时期 最早的统一 战国晚期 两汉
4、形声 枝 驾 蚊
5、C B D A
六、1、大部分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能写一手漂亮的字的人非常少。
经常写错别字和提笔忘字的人不在少数
2、提笔忘字的毛病。
3、C
4、材料一采用表格来展示调查结果,显得简洁、直观、清楚;材料二采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来展示调查结果,比较详细具体。
5、我同意学者的观点。用行政措施来保护母语,这会引起大家的重视,唤醒大家对汉字的“敬畏之心”,让人们认真写字,从而提高国民的书写能力。
七、1、BA
2、远看这些字,有如鸿鹄群游,迂回绵延;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井然有序。
3、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于是他创造了字的笔画。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4、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汉字所具有的不同形态。
八、1、“告”的字谜 “告”的写法“告”的使用
2、C
3、A
4、(1)名 (2)哀
九、1、珍、惜、时、光
2、几天不见,你还找了个靠山!
十、 “日”字加一横
汉字的世界奇妙无比,每个汉字都像是一个小精灵,有着独特的故事。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关于“日”字加一横的有趣故事。
从前,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叫小明,他对汉字充满了好奇。一天,他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日”字,然后问大家:“如果给这个‘日’字加上一横,会变成什么字呢?”同学们都踊跃回答。
一个同学说:“那就是‘目’字,眼睛的意思。”老师微笑着点头。又有同学说:“也可以是‘旦’字,代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老师再次赞许。
这时,小明举手说道:“老师,还可以是‘旧’字,表示过去的、不新的。”老师大为惊喜,夸奖小明思维敏捷。
可小明还没说完,他接着说:“还有‘白’字呢,白色的白。”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他,经过小明的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
这件事让小明更加热爱汉字了,他明白了一个小小的笔画变动就能创造出这么多不同含义的字,汉字真是博大精深。这一个个汉字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一扇扇知识的大门,引领人们去探索更多奇妙的世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