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不能。因为结尾段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乡村喜宴
16.C
参考答案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的美,照应文章的开头;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第三单元测试卷
17.不离题。开篇大量的内容写做乡宴的“大师傅”,为下文
1.D2.A3.C4.A5.B6.A
第一单元测试卷
写大爷做乡宴作铺垫: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突出主题。
7.(1)示例:好书启智慧,阅读润心灵。
1.A2.D3.C4.C5.D
1.A2.D3.C
(2)从2020年到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
6.(1)悠悠我心
第二单元测试卷
4.(1)把“而”改成“也”
率、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和人均电子阅读量均有所提
(2)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示例:跳高是鱼跃龙门之美
1.C2.D3.B
升,表明国民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在不断提高。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奥运健儿们无一不是用顽强的意志和日复一日的
4.(1)①去掉“随着”或“令”
(3)示例:书是一把钥匙,能为你打开知识的大门;书是
7.传统文化经典13
磨炼向我们展示着美的盛宴
(2)③把“传承”改为“传授”或“教授
一艘航船,能为你驶向梦想的彼岸。
8.(1)好雨知时节,当春移发生。
5.D6.D
5.A6.C
8.标题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表示妈妈希望用这种看
(2)示例: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
7.(1)示例一:春节,倒贴“福”字,期盼家人健康平安、富
7.(1)“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
似忽视的形式来默默地关爱“我”,表达了“我”对妈妈
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浩如烟海,在中华文明中蔚为
裕和谐。
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的理解与关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标题化用了“你若
大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
示例二:元宵节,吃元宵,希望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的生活方式。
安好,便是晴天”的句子,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
次诗歌的洗礼吧
(2)示例:我们应该传承民族文化,过好传统节日,在继
(2)示例:①低碳生活,从我做起。②低碳,让我们的生
兴趣。
(3)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承发扬的同时,也不要盲目排斥洋节
活更美好。③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
9.害怕理解
9.陶渊明田园
(3)示例:①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增强节日的娱
(3)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选择晾晒衣物,
10.这句话是对当时窗外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冷的
10.(1)尽(2)妻子儿女(3)做记号(4)随即,不久
乐氛围:②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要注重节日
避免使用滚筒式干洗机等。
气氛,烘托出“我”被同学的话刺痛后难受的心情。
11.这句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8.不能。“也许”表推测;“就”表肯定。改后不符合
11.A
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桃花源的
8.月下归航:偷罗汉豆。
文意。
12.承接上文,交代了“我”再次封闭自己的原因,引出下
美好。
9.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航船速度之快,以及孩
9.“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学说
文主播向“我”道歉的情节,为后文“我”理解妈妈的
12.线索:渔人的行踪。事件: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子们驾船本领的高超。
10.打比方、列数字。形象、生动而又准确地说明了南极
一片苦心作铺垫。
13.表明桃花源神秘难得;刘子骥这个真实人物,增强了
10.侧面描写。表现了孩子们驾船本领的高超。
冰多。
13.为了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走错路,以自己为原型
文章的真实性:表明人们对桃花源的向往;表现了作
11.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有一定的指挥才能。“双喜
11.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进行创作:作品中的其他人物的很多生活爱好与习惯
者的社会理想。
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
1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佐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地球
都与“我”相同,以此表现对女儿的关爱;当同学的话
14.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
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阿发热情
上恐龙灭绝的原因
刺痛了“我”以后,“我”总是偷偷地将心中苦闷诉说
不齐,随风飘拂
大方,淳朴善良。“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
13.东风-41洲际导弹的性能(或:东风-41洲际导弹的成力)。
给电台的主持人,而妈妈却知道“我”在收听这个节
15.观赏潭中景物感受小潭气氛
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14.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之
目,并了解“我”的心声:电台主持人的话伤害了
16.清澈;通过描写游鱼、日光、影子来侧面烘托潭水的
12.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
远和解放军的一贯低调的习惯。
“我”,妈妈严厉要求她向“我”道歉。
清澈。
13.为人处世如做乡宴,注重本色底味;做人要有人味,一
15.①制导方式多样:②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非常强悍:14.示例:生态系统脆弱且面临退化。
17.句子: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个人如果只注重做表面功夫,他只能是一个浮夸的
③能够在飞驰过程中修正打击线路:④可发射到遥远
15.①加强法律法规建设;②加强公共教育和宣传活动:
赏析:抓住游鱼的神态、动作,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人。(意思接近即可)
的万里之外形成巨大的摧毁能力:⑤精度高,误差小;
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责任感;③推进科学技术
把鱼写得活灵活现,充满情趣;又从侧面表现了小石
14.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婚宴“备宴”时的
⑥可携带不同类型的弹头;⑦发射方式灵活:⑧飞行
和国际合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受威胁或已
潭水清澈的特点。
热闹、欢快景象,喜宴菜品的丰盛,厨师精湛、娴熟的
速度快等。
灭绝的动植物进行调查、评估、保存和恢复等工作;
18.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谪失意来到山水
烹饪技艺。
16.“左右”是“大约”的意思,表示约数,准确地说明了东
④发展绿色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理念,发
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小石潭的景物感到高
15.神态、肖像描写;表现了大爷满意、放松的心理,以及
风-41覆盖第一岛链所用时间大约4分钟,“左右
展一些低碳、清洁、循环、高效的产业和技术,减少温
兴;久坐后,感觉四周空旷寂寥、凄清深远,又勾起自
体现大爷的辛劳。
词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等。
己谪居生活的孤寂悲凉的心境。语文·八年级下册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
”两句告诉人们:真诚的牵念可以克服空间的阻
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第三单元测试卷
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7.名著阅读。(2分)
然自乐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题号
三
四
总分
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
的著作。全书共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得分
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基础积累与运用(18分)
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余人冬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A.豁然(huo)
蒹葭(jia)
壬戌(wu)
荇菜(xing)
二、综合性学习(6分)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B.俨然(yǎn)
怡然(V)
寂寥(Iiao)未晞(x)
8.班上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
C.俶尔(chù)
虞山(yu)篆章(zhuan)箬篷(rud)
任务。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D.器皿(min)
翕忽()
衣褶(zhě)
悄怆(chuang)
(1)请将下列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中。(1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
0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终。后遂无问津者。
A.便要还家
B.诎右臂支船
9.《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诗人
,他是中国第一位
C.左手倚一衡木
D.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诗人。(2分)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A.芳草鲜美(鲜艳美好)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1)欲穷其林
B.近岸,卷石底以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2)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60字左右)(3分)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
(3)处处志之
C.高可二黍许(大约)两膝相比(比较)
(4)寻病终
(
D.矫首昂视(举)清风徐来(缓缓地)
11.请赏析下列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3)巧对下联。有一年冬天,苏轼和佛印和尚踏雪赏梅,佛印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见景生情,脱口而出:“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下面
缤纷。
A.渔人甚异之
B.乃记之而去
几个字是苏轼的下联。试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重新排列
C.能以径寸之木
D.左臂扶珠倚之
这几个字,使它和上联对仗工整。(2分)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翻绿什风翻
A.“记”是一种记述事物的文体。《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
1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风风
(2分)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
付中绿行
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C.《小石潭记》一文抒发了作者滴居生活的苦闷、抑郁和忧
下联:
伤的情感。
三、阅读(46分)
13.文末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一事的目的是什么?(3分)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24分)
些诗歌可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甲】桃花源记(13分)
6.古诗文默写。(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
(1)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
【乙】小石潭记(11分)
(2)《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
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
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