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专题训练卷(四)古诗文阅读(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专题训练卷(四)古诗文阅读(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8 10:28:57

文档简介

16.不能。因为结尾段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乡村喜宴
16.C
参考答案
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的美,照应文章的开头;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第三单元测试卷
17.不离题。开篇大量的内容写做乡宴的“大师傅”,为下文
1.D2.A3.C4.A5.B6.A
第一单元测试卷
写大爷做乡宴作铺垫: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突出主题。
7.(1)示例:好书启智慧,阅读润心灵。
1.A2.D3.C4.C5.D
1.A2.D3.C
(2)从2020年到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
6.(1)悠悠我心
第二单元测试卷
4.(1)把“而”改成“也”
率、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和人均电子阅读量均有所提
(2)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示例:跳高是鱼跃龙门之美
1.C2.D3.B
升,表明国民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在不断提高。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奥运健儿们无一不是用顽强的意志和日复一日的
4.(1)①去掉“随着”或“令”
(3)示例:书是一把钥匙,能为你打开知识的大门;书是
7.传统文化经典13
磨炼向我们展示着美的盛宴
(2)③把“传承”改为“传授”或“教授
一艘航船,能为你驶向梦想的彼岸。
8.(1)好雨知时节,当春移发生。
5.D6.D
5.A6.C
8.标题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表示妈妈希望用这种看
(2)示例: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
7.(1)示例一:春节,倒贴“福”字,期盼家人健康平安、富
7.(1)“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
似忽视的形式来默默地关爱“我”,表达了“我”对妈妈
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浩如烟海,在中华文明中蔚为
裕和谐。
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的理解与关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标题化用了“你若
大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
示例二:元宵节,吃元宵,希望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的生活方式。
安好,便是晴天”的句子,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
次诗歌的洗礼吧
(2)示例:我们应该传承民族文化,过好传统节日,在继
(2)示例:①低碳生活,从我做起。②低碳,让我们的生
兴趣。
(3)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承发扬的同时,也不要盲目排斥洋节
活更美好。③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
9.害怕理解
9.陶渊明田园
(3)示例:①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增强节日的娱
(3)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选择晾晒衣物,
10.这句话是对当时窗外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冷的
10.(1)尽(2)妻子儿女(3)做记号(4)随即,不久
乐氛围:②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要注重节日
避免使用滚筒式干洗机等。
气氛,烘托出“我”被同学的话刺痛后难受的心情。
11.这句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
8.不能。“也许”表推测;“就”表肯定。改后不符合
11.A
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桃花源的
8.月下归航:偷罗汉豆。
文意。
12.承接上文,交代了“我”再次封闭自己的原因,引出下
美好。
9.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航船速度之快,以及孩
9.“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学说
文主播向“我”道歉的情节,为后文“我”理解妈妈的
12.线索:渔人的行踪。事件: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子们驾船本领的高超。
10.打比方、列数字。形象、生动而又准确地说明了南极
一片苦心作铺垫。
13.表明桃花源神秘难得;刘子骥这个真实人物,增强了
10.侧面描写。表现了孩子们驾船本领的高超。
冰多。
13.为了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走错路,以自己为原型
文章的真实性:表明人们对桃花源的向往;表现了作
11.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有一定的指挥才能。“双喜
11.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进行创作:作品中的其他人物的很多生活爱好与习惯
者的社会理想。
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
1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佐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地球
都与“我”相同,以此表现对女儿的关爱;当同学的话
14.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
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阿发热情
上恐龙灭绝的原因
刺痛了“我”以后,“我”总是偷偷地将心中苦闷诉说
不齐,随风飘拂
大方,淳朴善良。“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
13.东风-41洲际导弹的性能(或:东风-41洲际导弹的成力)。
给电台的主持人,而妈妈却知道“我”在收听这个节
15.观赏潭中景物感受小潭气氛
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14.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之
目,并了解“我”的心声:电台主持人的话伤害了
16.清澈;通过描写游鱼、日光、影子来侧面烘托潭水的
12.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
远和解放军的一贯低调的习惯。
“我”,妈妈严厉要求她向“我”道歉。
清澈。
13.为人处世如做乡宴,注重本色底味;做人要有人味,一
15.①制导方式多样:②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非常强悍:14.示例:生态系统脆弱且面临退化。
17.句子: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个人如果只注重做表面功夫,他只能是一个浮夸的
③能够在飞驰过程中修正打击线路:④可发射到遥远
15.①加强法律法规建设;②加强公共教育和宣传活动:
赏析:抓住游鱼的神态、动作,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人。(意思接近即可)
的万里之外形成巨大的摧毁能力:⑤精度高,误差小;
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责任感;③推进科学技术
把鱼写得活灵活现,充满情趣;又从侧面表现了小石
14.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婚宴“备宴”时的
⑥可携带不同类型的弹头;⑦发射方式灵活:⑧飞行
和国际合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受威胁或已
潭水清澈的特点。
热闹、欢快景象,喜宴菜品的丰盛,厨师精湛、娴熟的
速度快等。
灭绝的动植物进行调查、评估、保存和恢复等工作;
18.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谪失意来到山水
烹饪技艺。
16.“左右”是“大约”的意思,表示约数,准确地说明了东
④发展绿色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理念,发
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小石潭的景物感到高
15.神态、肖像描写;表现了大爷满意、放松的心理,以及
风-41覆盖第一岛链所用时间大约4分钟,“左右
展一些低碳、清洁、循环、高效的产业和技术,减少温
兴;久坐后,感觉四周空旷寂寥、凄清深远,又勾起自
体现大爷的辛劳。
词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等。
己谪居生活的孤寂悲凉的心境。语文·八年级下册
5.三、四句运用了
的手法,展现了一幅雨映寒空、山深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树幽的江南画卷,流露出作者
的心情。

专项训练卷(四)
古诗文阅读
(三)陇西行
[唐]陈陶
1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A.不知/其旨也
B.观书有会/意者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
C.然后/能自反也
D.常/以净衣易之
6.本诗从题材上属于
。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
者挂胃长朴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
7.“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
A.【甲】文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
B.【甲】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进行类比,指出了学习的
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
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
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8.最后两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加以佐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
C.【甲】文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用了记叙和描
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几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写的表达方式。
1.解释下面词语。
D.【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的关系,【乙】文强调了学习方法
(1)俄顷
(四)
的重要性
(2)何由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13.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A.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的“丧乱”指“安史之乱”。
启示。
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
B.语言华丽、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彩是这首
半”,其此之谓乎!
诗的一大特色。
(选自《虽有嘉肴》)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
【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
(五)
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朴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
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会意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
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
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3.赏析诗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
(二)登城
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刘敞
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1)不知其旨也
旨: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2)负笈不远险阻
负:
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
4.“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
特点?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鸽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
过教仞而下,翻翔蓬高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