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溶液的组成、性质与表示
专题6
溶液的组成、性质与表示
【学习要求】
核心知识
思路与方法
科学态度
溶液的特征、溶解度曲线
1.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能量的
1.从定性和定量的视
1,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认识溶解
变化。
角认识溶液的组成和
和结晶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
2.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
性质。
组成的,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知道绝大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
2.基于实验事实或数
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
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据推理溶液的状态、浓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3.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的
度等。
2.知道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浓度,认
溶解是有限度的。
3.
能根据实验数据绘
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学习计算溶质
4.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说明饱和
制溶解度曲线并能用
质量分数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溶解度曲线解决物质
液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
5.能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设计粗盐提
分离与提纯等实际
义: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纯、水的净化等物质分离的方案。
问题。
【学要点】
1.认识溶液的视角
物质红成
基于“溶质流剂
视所认识溶液到或
能量变化
溶解限度
条件调控
基于“能
基于“溶
基于“条
量变化
解限度”
件调控”
视角认识
视角认识
视布认识
溶解过州
溶解过和
溶鲜过阳
迁移成用
基丁“定定量”
视角解决真实问题
52
专题6溶液的组成、性质与表示
2.从组成视角认识溶液
10碳鞍钠
10g碳棱钠
探究碳酸钠在不同溶剂(以溶剂水和酒精为例)中
的溶解性是否相同?
-
方案:常温下,取10g碳酸钠分别加入装有100
100mL水
100mL鸿精
mL水和100ml酒精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静置,观察,碳酸钠在水中完全溶解,而
在酒精中有固体剩余。
结论:
解释:碳酸钠能溶解于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而碳酸钠分散在酒精中,
静置,一段时间后,碳酸钠沉淀于烧杯底部,属于悬浊液。
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溶被:分散质粒子白伦分散系校分散质粒子的
→胶体:分散质粒子古径1m-1000m
直径大小分类
乳沈液:液休分散质
+浊液:分撒顷粒了直径>100m
按分散质
的状态
卷浊液:体分散质
思考: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的依据是什么?
3.从“能量变化”视角认识溶解过程
如何证明碳酸钠、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吸放热情况?请完善设计方案,并另外再设计一个方案。
方案:(1)
;(2)在一个烧杯中不加碳酸钠,另一个烧杯中加入
定质量的碳酸钠;(3)分别用温度计测出2个烧杯中的液体的温度,记为t1和t2;(4)分析数
据得出结论。
我的方案设计:
解释:在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两种变化:一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
过程吸收热量;二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
放出热量。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从而使得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
化。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
为温度升高。
4.基于定性视角认识物质溶解有“限度”
海水晒盐的过程:海水晒盐的过程就是利用涨潮将海水引入贮水池,待海水澄清后,先引
入蒸发池,经过风吹日晒使水分部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后再引入到结晶池中,继续风吹日晒,海
水就会慢慢变成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食盐晶体就会逐渐从海水中析出,得到粗盐,同时得到
含有大量化工原料的母液(叫苦卤)。
63参考答案
专题1物质与反应的认识
【学习要点】
1.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原子分子原子放热吸热发光物理化学化合、分
解、置换、复分解
2.(1)①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2Mg十0,点燃2Mg03:2:5②化学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
成物氧化镁的质量。由于实验过程中,有部分白烟(即生成的氧化镁)散逸到空气中,当散
逸到空气中白烟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时,此时称得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
质量相等
(2)①4:18:1定比②4g:16g=1:1,所以为Cu0。③当氧元素质量都为
6416
16g时,化合物B中的铜元素质量是化合物A中铜元素质量的2倍,说明当氧原子个数相
同时,化合物B中的铜原子个数是化合物A中的2倍,故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Cu2O。
④Cu0氧化铜:C,6氧化亚铜
3.(1)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浓度。
(3)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多的可燃物粒子与氧分子接触,使燃烧更剧烈;增大氧
气浓度:增多了与可燃物分子接触的氧分子数日,氧分子具有助燃性,使燃烧更剧烈。
(4)不一定,首先,需要达到氢气的爆炸极限,当空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占4%~74%时才
可能爆炸,其次温度需要达到氢气的着火点。
(5)破坏燃烧条件,如清除可燃物或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或隔绝氧气。
(6)反应物浓度,一般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温度,一般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催化
剂,某些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4.①真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沉淀物,洁厕灵显酸性,两者反应生成可溶
于水的盐。
②假洁厕灵显酸性,油污净显碱性,两者发生反应,失去去污效果。
③真镁条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焰心的温度,当蜡烛燃烧时,镁条被液化的石蜡包裹,与氧气
隔绝;当蜡烛熄灭时,镁条接触到氧气,燃烧起来,使蜡烛重燃。
④假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油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
为假。
【学习领航】
例1(1)Cl,(2)①2Fe十3C,点燃2FeCl,②H,十CL点燃2HC1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合理即可)③CC1,HC1(3)分子的构成不同
例2(1)BD(2)①Fe十H2SO4一FeSO4+H2个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②Fe+
CuSO4-Cu十FeSO4金属与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③FeCO3+H2SO,一FeSO
十HO十CO2◆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3)①金属金属与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锌粒表面附着一层物质,溶液由浅绿色变
为无色②碱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碱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盐盐
和盐反应生成盐和盐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例3【探究思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
(1)湿润的紫色石蕊纸片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纸片不变色
(2)取试管中溶液少量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反应
发生
(3)NaOH溶液Na+、CI-、HO溶液的pH由小于7变成大于7
(4)BC(5)OH(6)有新物质生成(7)红
例4(1)MgCO3+2HC1一MgC12+CO2◆+H2O(2)①Fe②提高Mg的浸出率(作为
“氧化”时的反应物)(3)5.08.5(4)b
【学习实践】
1.C
2.(1)钢筋混凝土(2)贫血(3)混合物(4)FeO4Fe十CuSO,—FeSO,十Cu
3.(1)①导电②大③十4(2)4:9(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①牛奶②降低
(5)2C02+2Na2O2-2NazC03+O2
4.(1)过滤(2)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3)KOH;KOH、KCO3:KOH、C(OH)2
5.【分析交流】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Fe十CuSO,一FeSO,十Cu
【发现问题】增强
【进行实验】①5②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