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学习目标
1、说明传染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自学指导1:传染病阅读课本P72-73,完成以下问题:(4分钟)
1、填写“想一想,议一议”表格。
2、近视(非传染病)和病毒性结膜炎(传染病)有什么不同?
3、传染病的定义
4、熟知教材列举的常见病原体与疾病。1、想一想议一议,填写课本p72页表格。√√√√麻疹 水痘 肺结核 病毒性结膜炎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传染病 2、近视(非传染病)与结膜炎(传染病)有什么不同?非传染病:由于患者自身因素或外界有害的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引起的,不能传染
传染病:是由外来的致病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3、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
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AIDS)结核杆菌 肺结核 蛔虫卵及蛔虫 蛔虫病 阅读课本p73-74页资料,回答P74讨论题: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如何?
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体质差,抵抗力弱 自学指导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可能患流感。2、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
你认为传染病有何突出特点?
3、说说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自学指导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流行性、传染性 使甲肝患者遗留在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
人隔离开;餐馆消毒可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
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传染源 易感人群空气、飞沫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病原体 患者 传染病的类型(根据病原体来分)
寄生虫传染病:蛔虫病、绦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等。
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百日咳、伤寒、破伤风等。
病毒性传染病:狂犬病、流感、肝炎、乙脑、艾滋病等。课堂小结一、病原体
1、概念: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的类型(注意:分类依据)
二、传染病的概念
1、概念: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麻疹(痧子)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而致,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病初起似感冒,发热、流涕、咳嗽、喷嚏等,同时还有两眼发红,畏光,眼泪汪汪。2~3天后,口腔内两颊可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3~5天后皮疹首先从耳后出现,逐渐由脖子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至此疹子即出透,若病程顺利,以后就进入恢复期,病程约10天左右。民间流传的“烧三天,出三天,回四天”即此。
一旦麻疹治愈后可终身免疫。 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潜伏期10~24天,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出疹,皮疹首先发生在躯干,以后逐渐向头面部及四肢蔓延。初起时为红色针头大小的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即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红晕。水疱内容清澈如水珠状,疱壁薄易破,经2~3天干燥结痂,痂脱落后不留疤痕。自觉有瘙痒,水疱抓破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整个病程约2周左右。
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肺结核(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这样的描写,而造成这些人如此状况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
结核病的预防措施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定期进行肺部健康检查,隔离结核病人,特别是在集体生活的人应接种卡介苗。 结膜炎(俗称为“红眼病” )就是覆盖眼白、围绕眼睑的透明薄膜发炎。
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所引起 ;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常有“一人得病,全家受累,一处传染,四方蔓延”之势。
此病的症状包括:眼白或眼睑内侧发红、眼睛发痒或刺痛、在细菌性结膜炎中,眼角和眼睫毛会出现粘稠的脓汁。
一般可用抗生素软膏或点眼药治疗细菌性感染。 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尤其在儿童最多见。主要是感染蛔虫卵使之进入胃肠道而得病。
蛔虫寄生于肠道内摄取小儿的营养,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由于营养缺乏,病儿可见面黄、消瘦、贫血、发育迟缓。本病还会引起胃肠道症状,如肚脐周围阵痛、恶心、呕吐,有时还会从嘴里吐出虫子来。蛔虫能产生多种毒素,可使病儿出现精神神 症状,如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夜眠不宁、咬牙、易惊等。虫体作为异种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病儿常见荨麻疹、皮肤搔痒、面部浮肿等。蛔虫钻进阑尾量多时,也可在肠子里滚成一团,造成肠梗阻,甚至肠穿孔。
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如驱蛔灵,驱虫净及中药使君子、槟榔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在7~9月之间流行。
传染源为病人和动物(猪、牛、羊、马、狗、鸡等),通过蚊子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而发病。
潜伏期10~14天。病人常突然起病,有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约经3~4天,病情加重,体温高达30~40度以上,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惊厥;呼吸变浅、变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颈项强直、肢体强直性瘫痪,甚至角弓反张。严重者可死亡。发病后7~10天左右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少数人在病愈后可留有智力减退、失语、痴呆、瘫痪等后遗症。
本病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以及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
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
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
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 “非典”,
人称“毒王”。
传
染
性传染病的特点: 卫生部全国非典性肺炎统计公告(4月23日)流行性 传染源 ?传染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空气、飞沫传播饮食传播传播途径 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传染病及其预防》(第1课时)教学设计
广东省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 朱秋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说明传染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
(二)能力方面
尝试通过体验人类对抗SARS疫情的历程,综合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
2.认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
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
1.说明常见传染病的病因、预防措施。
2.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H1N1流感纪实影片。
学生:观看影片。(紧张、恐慌的场面,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教师: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竟有如此严重!能用什么办法来遏制它的传染和流行呢(提出问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有关知识(导入新课)。
新课
(一)、自学指导1:传染病
阅读课本P72-73,完成以下问题:(4分钟)
1、填写“想一想,议一议”表格。
2、近视(非传染病)和病毒性结膜炎(传染病)有什么不同?
3、传染病的定义
4、熟知教材列举的常见病原体与疾病。
(二)自学检测1:传染病
1、想一想议一议,填写课本p72页表格。
2、近视(非传染病)与结膜炎(传染病)有什么不同?
非传染病:由于患者自身因素或外界有害的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引起的,不能传染
传染病:是由外来的致病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学生展示介绍常见传染病,师补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传染而致,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病初起似感冒,发热、流涕、咳嗽、喷嚏等,同时还有两眼发红,畏光,眼泪汪汪。2~3天后,口腔内两颊可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3~5天后皮疹首先从耳后出现,逐渐由脖子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至此疹子即出透,若病程顺利,以后就进入恢复期,病程约10天左右。民间流传的“烧三天,出三天,回四天”即此。一旦麻疹治愈后可终身免疫。
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潜伏期10~24天,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出疹,皮疹首先发生在躯干,以后逐渐向头面部及四肢蔓延。初起时为红色针头大小的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即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红晕。水疱内容清澈如水珠状,疱壁薄易破,经2~3天干燥结痂,痂脱落后不留疤痕。自觉有瘙痒,水疱抓破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整个病程约2周左右。
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这样的描写,而造成这些人如此状况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 结核病的预防措施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定期进行肺部健康检查,隔离结核病人,特别是在集体生活的人应接种卡介苗。
结膜炎(俗称为“红眼病”)
就是覆盖眼白、围绕眼睑的透明薄膜发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所引起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常有“一人得病,全家受累,一处传染,四方蔓延”之势。此病的症状包括:眼白或眼睑内侧发红、眼睛发痒或刺痛、在细菌性结膜炎中,眼角和眼睫毛会出现粘稠的脓汁。 一般可用抗生素软膏或点眼药治疗细菌性感染。
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尤其在儿童最多见。主要是感染蛔虫卵使之进入胃肠道而得病。蛔虫寄生于肠道内摄取小儿的营养,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由于营养缺乏,病儿可见面黄、消瘦、贫血、发育迟缓。本病还会引起胃肠道症状,如肚脐周围阵痛、恶心、呕吐,有时还会从嘴里吐出虫子来。蛔虫能产生多种毒素,可使病儿出现精神神 症状,如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夜眠不宁、咬牙、易惊等。虫体作为异种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病儿常见荨麻疹、皮肤搔痒、面部浮肿等。蛔虫钻进阑尾量多时,也可在肠子里滚成一团,造成肠梗阻,甚至肠穿孔。
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如驱蛔灵,驱虫净及中药使君子、槟榔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在7~9月之间流行。
传染源为病人和动物(猪、牛、羊、马、狗、鸡等),通过蚊子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而发病。潜伏期10~14天。病人常突然起病,有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约经3~4天,病情加重,体温高达30~40度以上,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惊厥;呼吸变浅、变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颈项强直、肢体强直性瘫痪,甚至角弓反张。严重者可死亡。发病后7~10天左右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少数人在病愈后可留有智力减退、失语、痴呆、瘫痪等后遗症。
3、传染病:
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三)自学指导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阅读课本p73-74页资料,回答P74讨论题: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如何?
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可能患流感。
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体质差,抵抗力弱
2、资料2所说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
使甲肝患者遗留在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餐馆消毒可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你认为传染病有何突出特点?
流行性、传染性
3、说说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4、传染病的类型(根据病原体来分)
寄生虫传染病:蛔虫病、绦虫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等。
细菌性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百日咳、伤寒、破伤风等。
病毒性传染病:狂犬病、流感、肝炎、乙脑、艾滋病等。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
学生:表现自己的体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病原体
概念: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的类型(注意:分类依据)
二、传染病的概念
概念: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1课时)练习
广东省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 朱秋容
一、选择题
1、对传染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这?? 样做的理论根据是(??? )
A发病晚期治愈效果差?? B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弱????
C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D发病晚期传染性最弱
2、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
A病原体??? B易感人群??? C传播途径????? D传染源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下列哪一项属于病原体(??? )
A、细菌、垃圾、蛋白质?????? B、人、某些动物,如狗、猪等
C、DNA、蛋白质、矿物质?????? D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4、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5、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口蹄疫病毒 C、结核杆菌 D、黑猩猩病毒
6、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这项措施在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上属于()
A、杀死病原体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切断传播途径
7、传染病的特点是( )
A、由病毒引起 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C、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D、通过呼吸道传播
8、下列常见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流行性感冒 B、白化病 C、肝炎 D、细菌性痢疾
9、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A、细菌、病毒、寄生虫 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传染病发生的初始处 D、病原体传播的路线
10、下列传染病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 )
A、疟疾 B、狂犬病 C、肝炎 D、流行性感冒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
A、肺结核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血吸虫病 D、细菌性痢疾
12、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是( )
A、发病初期,表现出症状的时候 B、发病中期,病重的时候
C、发病末期,病要好的时候 D、病好后,病症刚刚消失的时候
1、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 、?????????????? 的特点。
2、人类传染病按传播途径不同,分为、-------------、----------------、--------------、------------------。
3、常见的能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 、?????????????? 、????????????? ?????????????????等生物。
4、传染源是指能散播????????????? 的人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