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学生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专项练习(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学生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专项练习(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8 12:26:14

文档简介

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24·山西中考)如图是为了纪念老红军谢宝金而立的铜像。在长征途中他背着一台68 kg的发电机走完全程,创造了长征路上的奇迹。以下与这台发电机质量最接近的是(D)
A.一支铅笔 B.一本物理教科书
C.一个篮球 D.一名中学生
2.(2024·钦州模拟)小明将装满水的密封塑料瓶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发现水结冰后,瓶体明显膨胀,则瓶内物质的(D)
A.质量变大 B.质量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
3.(2024·柳州模拟)某同学用调好的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当该同学在右盘放入一个100 g和50 g的砝码后,分度盘的指针向右偏,则小明下一步应该(B)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把50 g的砝码拿出,放20 g的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D.向右盘再加一个50 g的砝码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103 kg/m3)(C)
A.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
D.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
5.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C)
A.2∶1 B.1∶2 C.1∶4 D.4∶1
二、填空题
6.(2024·滨州中考)篆刻艺术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作为国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所示,一位艺术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质量 变小 ,密度 不变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一木块的密度是0.4 g/cm3,体积是200 cm3,将它截去五分之四,剩余木块的质量是 16 g,密度是 0.4 g/cm3。
三、实验探究题
8.(2024·柳州模拟)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 左端的零刻度线 处,这时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左 调,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将这块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加入最小砝码后,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将最小砝码取出,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向右移动游码 , 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这块矿石的质量是 61 g;
(3)把这块矿石放入装有20 mL水的量筒浸没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丁所示,正确读数视线是 b (选填“a”“b”或“c”),这块矿石的密度为 3.05 g/cm3;
(4)实验中由于矿石吸水,测得的矿石的密度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密度。
四、计算题
9.(2023·南宁期末)建筑工地需要50 m3的细河沙,现只有一辆最大载货量为10 t的卡车完成运沙任务。为了估测最少的装车次数,小明用如下方法估测细河沙的密度:用一个质量为2 kg的空桶装满一桶细河沙,测得桶和细河沙的总质量为
46 kg;将桶中细河沙全部倒出后,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和水的总质量为22 kg。已知水的密度是1×103 kg/m3,求:
(1)桶的容积;
(2)细河沙的密度:
(3)最少的装车次数。
解:(1)水的质量
m水=m总-m桶=22 kg-2 kg=20 kg
由ρ=得,桶的容积
V容=V水===2×10-2 m3
(2)细河沙体积V沙=V容=2×10-2 m3
细河沙质量
m沙=m'总-m桶=46 kg-2 kg=44 kg
细河沙密度
ρ沙===2.2×103 kg/m3
(3)细河沙总质量m'沙=ρ沙V'沙=2.2×103 kg/m3×50 m3=1.1×105 kg=110 t
最少装车次数n===11次。
中档题
10.爱动脑筋的小明发现,测量仪器不够时,运用物理知识也能巧妙完成测量。小明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盐水和鸡蛋的密度。
(1)将天平水平放置,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 平衡 ;
(2)用天平测出一个空瓶的质量为m0,装满水(密度为ρ水)后总质量为m1,接着换盐水装满空瓶后总质量为m2,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 ρ水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3)如图甲所示,他利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测出鸡蛋的质量为 52.8 g;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将鸡蛋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4)取出鸡蛋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鸡蛋的密度ρ鸡蛋= 1.1 g/cm3;(已知ρ水=1.0 g/cm3)
(5)取出鸡蛋时会带出少量的水,对测量结果 无 (选填“有”或“无”)影响。
创新题
11.(多选)规格相同的瓶甲、乙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两瓶液体质量相等
C.甲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2024·山西中考)如图是为了纪念老红军谢宝金而立的铜像。在长征途中他背着一台68 kg的发电机走完全程,创造了长征路上的奇迹。以下与这台发电机质量最接近的是( )
A.一支铅笔 B.一本物理教科书
C.一个篮球 D.一名中学生
2.(2024·钦州模拟)小明将装满水的密封塑料瓶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发现水结冰后,瓶体明显膨胀,则瓶内物质的( )
A.质量变大 B.质量变小
C.密度变大 D.密度变小
3.(2024·柳州模拟)某同学用调好的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当该同学在右盘放入一个100 g和50 g的砝码后,分度盘的指针向右偏,则小明下一步应该(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把50 g的砝码拿出,放20 g的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D.向右盘再加一个50 g的砝码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103 kg/m3)( )
A.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
D.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
5.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2∶1 B.1∶2 C.1∶4 D.4∶1
二、填空题
6.(2024·滨州中考)篆刻艺术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作为国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所示,一位艺术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一木块的密度是0.4 g/cm3,体积是200 cm3,将它截去五分之四,剩余木块的质量是 g,密度是 g/cm3。
三、实验探究题
8.(2024·柳州模拟)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 处,这时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调,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将这块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加入最小砝码后,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将最小砝码取出,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 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这块矿石的质量是 g;
(3)把这块矿石放入装有20 mL水的量筒浸没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丁所示,正确读数视线是 (选填“a”“b”或“c”),这块矿石的密度为 g/cm3;
(4)实验中由于矿石吸水,测得的矿石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密度。
四、计算题
9.(2023·南宁期末)建筑工地需要50 m3的细河沙,现只有一辆最大载货量为10 t的卡车完成运沙任务。为了估测最少的装车次数,小明用如下方法估测细河沙的密度:用一个质量为2 kg的空桶装满一桶细河沙,测得桶和细河沙的总质量为
46 kg;将桶中细河沙全部倒出后,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和水的总质量为22 kg。已知水的密度是1×103 kg/m3,求:
(1)桶的容积;
(2)细河沙的密度:
(3)最少的装车次数。
中档题
10.爱动脑筋的小明发现,测量仪器不够时,运用物理知识也能巧妙完成测量。小明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盐水和鸡蛋的密度。
(1)将天平水平放置,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 ;
(2)用天平测出一个空瓶的质量为m0,装满水(密度为ρ水)后总质量为m1,接着换盐水装满空瓶后总质量为m2,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3)如图甲所示,他利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测出鸡蛋的质量为 g;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将鸡蛋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4)取出鸡蛋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鸡蛋的密度ρ鸡蛋= g/cm3;(已知ρ水=1.0 g/cm3)
(5)取出鸡蛋时会带出少量的水,对测量结果 (选填“有”或“无”)影响。
创新题
11.(多选)规格相同的瓶甲、乙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两瓶液体质量相等
C.甲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