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固体压强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二氧化碳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加剧,北极冰层变薄。如图是北极熊为了安全通过危险薄冰层,分开双腿,趴伏在冰面上,用肚腩滑行,也就是借腹滑行。北极熊借腹滑行的目的是( )
A.卖萌
B.减小对冰面的压力
C.减小对冰面的压强
D.为了快速滑行
2.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和铅笔的重力大小相等
C.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D.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二、填空题
3.(2024·桂林模拟)如图所示,用大拇指与食指挤压一支铅笔的两端,食指较疼,食指受到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更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大小有关。
4.一款环保共享电动汽车满载时总质量为900 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 cm2,静止在水平马路上时,路面受到的压力F= N,压强p1= Pa;若该车不慎陷入路边松软的水平草坪,此时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p2 p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取10 N/kg)。
三、实验探究题
5.(2024·湛江期末)小明利用A、B两物体、砝码、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得结论:
当 一定时, ,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
(4)小明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5)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四、计算题
6.(2024·新疆中考)如图所示,某长方体空心砖内有若干个柱形圆孔,空心砖的质量为1.5 kg,空心部分(柱形圆孔)体积占长方体体积的。将其分别平放、侧放、竖放于水平地面上时,空心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依次为p1、p2、p3,且p1∶p2∶p3=2∶3∶6,已知空心砖竖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 cm2。求:
(1)空心砖的重力;
(2)空心砖竖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
中档题
7.(2024·陕西A中考)如图,某同学拿着实心球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该同学和实心球总重500 N,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 m2,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该同学将实心球投出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他对地面的压强与投出实心球之前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两个物体甲和乙通过细绳与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物体甲重4 N,物体乙重7 N,如图两物体都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若物体乙的底面积为10 cm2,则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
挑战题(冲A+)
9.一块长方体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把它先后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三种方式中,若地面受到砖的最小压强为p,则地面受到砖的最大压强为( )
A.2p B.4p C.8p D.16p
10.(多选)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圆柱体甲、乙的密度相等且大于丙的密度
B.圆柱体乙、丙的密度相等
C.圆柱体甲的质量最小
D.圆柱体乙的质量大于圆柱体丙的质量第十一讲 固体压强
基础题
一、选择题
1.二氧化碳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加剧,北极冰层变薄。如图是北极熊为了安全通过危险薄冰层,分开双腿,趴伏在冰面上,用肚腩滑行,也就是借腹滑行。北极熊借腹滑行的目的是(C)
A.卖萌
B.减小对冰面的压力
C.减小对冰面的压强
D.为了快速滑行
2.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和铅笔的重力大小相等
C.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D.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二、填空题
3.(2024·桂林模拟)如图所示,用大拇指与食指挤压一支铅笔的两端,食指较疼,食指受到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更 明显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受力面积 的大小有关。
4.一款环保共享电动汽车满载时总质量为900 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 cm2,静止在水平马路上时,路面受到的压力F=9×103N,压强p1=3×105Pa;若该车不慎陷入路边松软的水平草坪,此时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p2 小于 p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取10 N/kg)。
三、实验探究题
5.(2024·湛江期末)小明利用A、B两物体、砝码、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得结论:
当 受力面积 一定时, 压力越大 ,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 甲、丙 两图所示实验;
(4)小明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
(5)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四、计算题
6.(2024·新疆中考)如图所示,某长方体空心砖内有若干个柱形圆孔,空心砖的质量为1.5 kg,空心部分(柱形圆孔)体积占长方体体积的。将其分别平放、侧放、竖放于水平地面上时,空心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依次为p1、p2、p3,且p1∶p2∶p3=2∶3∶6,已知空心砖竖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 cm2。求:
(1)空心砖的重力;
(2)空心砖竖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
解:(1)空心砖的重力为:
G=mg=1.5 kg×10 N/kg=15 N;
(2)空心砖竖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3====
3 000 Pa;
(3)设空心砖的长宽高分别为a、b、c,
p1∶p2∶p3=2∶3∶6,压力不变,
根据p=可知:
∶∶=2∶3∶6 ①
已知空心砖竖放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 cm2,则有:
bc=50 cm2 ②
联立①②,
解得a=20 cm、b=10 cm、c=5 cm,
空心砖的体积为:V=abc=1 000 cm3
则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为:ρ材料===2 g/cm3。
中档题
7.(2024·陕西A中考)如图,某同学拿着实心球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该同学和实心球总重500 N,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 m2,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12 500 Pa。该同学将实心球投出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他对地面的压强与投出实心球之前相比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两个物体甲和乙通过细绳与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物体甲重4 N,物体乙重7 N,如图两物体都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若物体乙的底面积为10 cm2,则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3 000 Pa。
挑战题(冲A+)
9.一块长方体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把它先后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三种方式中,若地面受到砖的最小压强为p,则地面受到砖的最大压强为(B)
A.2p B.4p C.8p D.16p
10.(多选)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圆柱体甲、乙的密度相等且大于丙的密度
B.圆柱体乙、丙的密度相等
C.圆柱体甲的质量最小
D.圆柱体乙的质量大于圆柱体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