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宇宙航行
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四节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2)人造卫星运行速度与卫星发射速度的区别
(1)掌握三个宇宙速度,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卫星运动规律
(3)卫星稳定运动的条件
(4)同步卫星
V
一:三种宇宙速度
1、实验
2、牛顿的设想
英国科学家牛顿(1643-1727)
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设想抛出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
方法一:
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5.89*1024kg,卫星的质量为m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的半径为R=6.37 *106m,引力常量为G=6.67*10-11N*m2/kg2。
解:由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3、计算这个速度有多大?
方法二: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9.8m/s2地球的半径为R=6.37 *106m由于卫星在地球附近环绕时,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看作由重力提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P
V=7.9Km/s
7.9Km/sV>11.2Km/S
若卫星的发射速度大7.9km/s会怎呢?
4、探究
3、第三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 =16.7千米/秒
(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星系的
最小发射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 =11.2千米/秒
(卫星挣脱地球束缚变成绕太阳运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 =7.9千米/秒
(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三种宇宙速度
1、推导
卫星绕地球的运行线速度v 、周期 T、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a与卫星轨道半径r的关系.(已知:地球质量M,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距地心距离为r,引力常量G )
二:卫星运动规律
周期越大、线速度越小、
角速度越小、向心加速度越小
2:结论
(1)卫星轨道半径越大
是最小的发射速度
是最大运行速度
是近地卫星的线速度
(2) 速度V=7.9km/s
卫星稳定运行的条件
探究
三:卫星稳定运行的条件
极地轨道
一般轨道
赤道轨道
条件是所有卫星都在以地心为圆心的圆轨道上
立体
赤道平面
四:地球同步卫星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和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卫星,同步卫星必须位于赤道平面内,且到地面的高度一定。
r v ω T a
“全部固定”
T=1天=86400秒
h=36000Km
V=3.07Km/s
2、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
速度为g,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a倍,质量为地球的b
倍.那么
(1)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多大?
(2)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
1、据某报报道,某国发射了一颗线速度为9Km/s的人造
地球卫星,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判断这则新闻的真伪。
当堂小测
1、三种宇宙速度
2、卫星运动规律
3、卫星稳定运行的条件
4、同步卫星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