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工具和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工具和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基础。教材通过游乐园等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加法到乘法的过程,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为后续学习乘法口诀及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目录
Contents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工具和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加法基础,能熟练计算连加算式。但对于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理解其简便运算形式——乘法有一定难度。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直观的情境和操作活动来建立乘法概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经历乘法产生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
3.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A、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并知道其各部分名称。
B、难点:理解乘法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运算,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创设生动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学法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中理解知识。
课中
课后
课前
2
3
1
授课过程与技术融合
情景导入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小结作业
过山车
小飞机
小火车
旋转木马
情境导入
3
3
3
2
旋转木马上一共
有多少人?
3
3
3
3
3
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
兔有几个 2只? 鸡有几个 3只?
新课导入
兔有多少只, 怎样计算? 鸡有多少只呢?
2 + 2 + 2 = 6 ( 只)
3 + 3 + 3 + 3 = 12 ( 只)
3个2相加得
6, 兔有 6只。
4个3相加得 12,
鸡有 12只。
推进新课
摆一摆, 填一填。
( )个 ( )相加得 ( )。
2 2 2 2 2 10
5 2 10
?台
你能数一数、 填一填吗?
( )个 ( )相加。
4 2
2 2 2 2 8
4 个 2 相加, 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成:
4 × 2 = 8 或 2 × 4 = 8
乘号
乘数
乘数
积
4×2读作: 4 乘 2, 2×4 读作: 2 乘 4。
?只
( )个 ( )相加。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5 4
4 + 4 + 4 + 4 + 4 = 20
5 4 20
4 5 20
随堂演练
( )个( )朵
加法算式:
1.
( )个( )颗
加法算式:
3
6
4
5
6+6+6 = 18
5+5+5+5 = 20
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3
6
18
或 × =
6
3
18
× =
4
5
20
或 × =
5
4
20
6
6
6
5
5
5
5
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乘号、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强调乘法与加法的联系,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与体会。
设计一些基础乘法算式读写、根据加法改写成乘法算式的作业,以及寻找生活中乘法应用实例并记录下来的实践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并提升应用意识。
布置作业:
说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4 个 2 相加, 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成:
4 × 2 = 8 或 2 × 4 = 8
乘号
乘数
乘数
积
4×2读作: 4 乘 2, 2×4 读作: 2 乘 4。
教学过程中,情境导入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大部分学生能理解乘法的意义,但仍有少数学生对乘法与加法的转换存在困惑。在今后教学中,可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增加相关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乘法初步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谢谢大家的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