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0 22:35:59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内容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靖江体育中心于2010年12月正式diàn( )基兴建,于2015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规划设计上既体现时代特征,又zhāng( )显地方文化特色;场馆功能上既能承办国家、国际单项赛事,又能满足综合性运动会和市民健身要求, jī( )身于国家一类场馆的行列。其主体建筑造型新yǐng( )、气势恢宏,是市民倍感自豪的靖江标志性建筑之一。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新的世纪已风驰电掣般地赶来,我们是让风弹奏泰山挂满瀑琴的情怀,还是听泰山那凝重的呼唤?
B.祭堂护壁为黑色大理石,左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种信念支撑着司马迁完成了一部巨著。
D.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参展企业代表和与会的外宾就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广泛地进行了交流。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当前,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为了应试,他们将阅读的时间减少了一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题海之战中。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1)桃李不言, 。
(2) ,患不知人也。
(3)皮之不存,
(4)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6)油蛉在这里低唱, 。
(7)诗歌往往借助于一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两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而又生动。
5.名著阅读。(4分)
(1)《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 、
等深受大家的喜爱。(2分)
(2)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2分)
A.《西游记》中,孙悟空巧妙进攻,变作小虫子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她交出芭蕉扇。
B.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弼马温——齐天大圣——孙悟空——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劳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了王后娘娘。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每一次读书,我们都会有丰厚的收获。“泰州大阅读”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参与者,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
①任务一:拟写标语
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旨“交流、分享、进步”,仿照示例句式,拟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示例:读书点燃智慧,知识照耀人生。
②任务二:规划方案
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活动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安排两种。
活动一: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 活动二:开展“书香小组”评选活动
活动三: 活动四:
③任务三:探究材料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路、坐车、吃饭、聊天,几乎机不离手;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所无法企及的。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涵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
探究结果: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完成第7题。(4分)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凤凰台:在今南京凤凰山上。中国古代认为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凤去台空就表示一种衰败的景象。②浮云:喻指奸佞。
7.(1)请写出诗中体现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句子 , 。(2分)
(2)请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连用了三个“凤”字使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又一个“空”字为全篇定下了悲怆苍凉的感情基调。
B.颔联借吴宫的富丽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留下的只是荒冢,来感慨时间的无情,叹息人世的无常。
C. 颈联“三山”对“一水”,“半落”对“中分”,“青天外”对“白鹭洲”,气势磅礴,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D.全诗格调高雅,语言华丽。把历史的典故、想像中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寄托了忧国之思。
(二)阅读《不疑诬金》 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14分)
塞侯直不疑①者,南阳人也。为郎②,事文帝③。其同舍或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他日,金主觉,妄意④不疑。不疑谢⑤之,买金偿。及告归者来而归金。亡金者大惭,以此称长者。文帝称举,稍迁至太中大夫。
注释:①直不疑:人名。②郎:官职名,侍郎。③文帝:汉文帝。④意:怀疑。⑤谢:道歉,认错 。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误持同舍郎金去( ) (2)及告归者来而归金( )
(3)亡金者大惭( ) (4)其同舍或告归( )
9.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以此称长者。 ②以幽阴深邃奇。
B.①不疑谢之,买金偿。 ②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C.①为郎,事文帝。 ②孰为汝多知乎。
D.①其同舍或告归。 ②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两处)(2分)
误 持 同 舍 郎 金 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他日,金主觉,妄意不疑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2.有人说直不疑被诬陷后的表现是软弱的标志,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
(三)阅读徐蔚南的《快阁的紫藤花》,完成下面的题目。
(1)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仅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2)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3)快阁是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4)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5)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6)园中的映山红和踯躅都很鲜艳,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7)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8)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乱哄哄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9)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感觉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地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10)这种想象绝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同我一块儿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她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她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11)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冬青。绕过冬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12)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13)我们在架下的石登上坐了下来,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14)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为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15)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16)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13.联系下文看,首段有什么作用?(3分)
14.写紫藤花之前,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快阁和阁旁的花园?(2分)
15.(8)—(13)段着重写了白色紫藤花和青莲色紫藤花,试分析作者写这两种花时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写这两种花的用意是什么。 (4分)
          
16.这篇散文的语言很有特色,从修辞的角度试选一例进行赏析。(2分)
17.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散文有很浓厚的文化色彩,《花间集》、放翁、快阁、鉴湖等等都是文化,但因不是本文中心所在,所以作者未作深入挖掘。
B.文章第(4)自然段,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快阁的美景,使人如临其境。
C.第(9)段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一幅花盛蜂忙,花蜂相恋的幸福动人场景。
D.(12)(13)两段,作者在写青莲色紫藤花朵凋零、青春已逝、野蜂散尽时,流露出无尽的伤感。
三、作文(40分)
18.“三颗枸杞豆”是三叔赠送给程海的最好的礼物,它伴随着程海成长;“外祖母的关爱”是高尔基童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它让高尔基在困境中学会了坚强。礼物能传递人间的真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每一份礼物都代表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的背后往往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选材典型新颖,抒发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题号 2 3 5(2) 7(2) 9 17
答案 B C B D A D
奠、彰、跻、颖
4.略
5.(1)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
6.示例:①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好书共读,快乐同享;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②示例:开展“书香伴我行”征文活动;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举办“读书沙龙”;举办好书推荐会等。(活动设计合理,具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
③要重视阅读书籍,而不是一味沉迷于手机阅读和电子图书阅读。(意对即可)
7.(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①离开 ②等到 ③丢失 ④有人
10.误 持 / 同 舍 郎 金 / 去
11.(1)不久,金子的主人发觉(丢了金子),就胡乱怀疑直不疑。(2)略
12.这不是软弱,说他偷钱他就认、就赔,“退一步海阔天空”,说明他有宽容忍让的美德,而不同于忍气吞声,这是正直坦荡的君子风采。
13.①自然引出下文回忆;②使文章富有诗意,表达作者对紫藤花的珍视与怜爱之情;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14.交代紫藤花生长的环境,为下文正面写紫藤花作铺垫(1分);用环境来衬托紫藤花,突出作者对紫藤花由衷的喜爱(1分)。
15.①运用对比,写出了白紫藤花繁茂、热闹和青莲色紫藤花凄清、萧条的景象。(2分)表达作者对青春、对生命的赞美,对恬淡、平和、柔美生活情趣的热爱和向往。(2分)
16.略(可从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修辞入手)
18.作文(略)
文言文翻译:
塞侯直不疑是南阳人。他担任侍郎,侍奉汉文帝。一次,他的同房郎官中有人请假请假探亲,误拿走他人的金子而去。不久,金子的主人发觉(丢了金子),就胡乱怀疑直不疑。直不疑向他道歉并承认了这件事,他买来了同等的黄金,交给了失主。等到请假探亲的人回来,把错拿的黄金交还给了失主后,这个丢失黄金的郎官十分地惭愧,向直不疑道歉,直不疑十分地大度,没有任何怨言。因此,远近的人都称赞直不疑是位忠厚的人。汉文帝也称赞并提拔了他,他逐渐升至太中大夫。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正确地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17题3分,其余每题2分)
题号 2 3 5(2) 7(2) 9 17
答案
二、积累与运用
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内容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1)桃李不言, 。
(2) ,患不知人也。
(3)皮之不存,
(4)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6)油蛉在这里低唱, 。
(7) , 。
, 。
5.名著阅读。
(1) 、 (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①任务一:拟写标语
②任务二:规划方案
活动三: 活动四:
③任务三:探究材料
探究结果: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完成第7题。
7.(1)诗中体现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句子 ,
。(2分)
(二)阅读《不疑诬金》 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误持同舍郎金去( ) (2)及告归者来而归金( )
(3)亡金者大惭( ) (4)其同舍或告归( )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两处)(2分)
误 持 同 舍 郎 金 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他日,金主觉,妄意不疑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2.有人说直不疑被诬陷后的表现是软弱的标志,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
(三)阅读徐蔚南的《快阁的紫藤花》,完成下面的题目。
13.联系下文看,首段有什么作用?(3分)
14.写紫藤花之前,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快阁和阁旁的花园?(2分)
15.(8)—(13)段着重写了白色紫藤花和青莲色紫藤花,试分析作者写这两种花时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写这两种花的用意是什么。 (4分)
16.这篇散文的语言很有特色,从修辞的角度试选一例进行赏析。(2分)
座位号
最好的礼物
200个字
400个字
600个字
800个字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写在密封线内。
………………………………………………密………………………………封………………………………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