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庄子》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庄子》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8 19:52:09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庄周梦蝶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讲了庄子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正当逍遥自在地飞翔时却从梦中醒了过来。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进一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北mínɡ(冥)    齐谐(xié)    抟(tuán)扶摇
徙(xǐ)   鲲(kūn)鹏   尘āi(埃)
háo(濠)梁   tiáo(鲦)鱼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       冥: 同“溟”,海 
(2)怒而飞       怒: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3)志怪者也    志: 记载 
怪: 怪异的事物 
(4)水击三千里      水: 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盘旋飞翔 
(6)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气息,这里指风 
(7)野马也  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8)其正色邪     其: 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 
(9)安知鱼之乐    安: 怎么 
(10)固不知子矣    固: 固然 
(11)子固非鱼也     固: 本来 
(12)全矣        全: 完全,完备 
(13)请循其本      循: 追溯 
3.按要求默写。
(1)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
(2)《北冥有鱼》中,面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作者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志怪者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野马也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6.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C)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欲穷其林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省略句)
译文: (鹏鸟翅膀)击水而行,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判断句)
译文: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主旨归纳
  《北冥有鱼》:通过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二人围绕“鱼之乐”的一次辩论,既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追求“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志趣。
文脉梳理
考点链接
四妙招悟形象
  (1)从文中现有的关键词句出发,“选词”概括。
  (2)从人或物所做事入手,“因事”识人识物。
  (3)根据描写人或物的方法,“依法”判人。
  (4)从景物描写入手,侧面推断。
  训练点对点:见【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处。
拓展延伸
出自《庄子》的部分成语
贻笑大方 望洋兴叹 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 东施效颦 螳臂当车
相濡以沫 鹏程万里 中规中矩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5分)
  【甲】《北冥有鱼》(略)
  【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①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②向若③而叹曰:“野语④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河伯:河神。②望洋:仰望的样子。③若:海神。④野语:俗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D)
A.化而为鸟     怒而飞
B.去以六月息者也  能以径寸之木
C.志怪者也     处处志之
D.是鸟也      于是焉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C)
A.【甲】【乙】两文都写了大海广阔浩渺的特征,【乙】文还写了黄河雄伟壮观的浩大景象。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充满了雄奇的想象,洋溢着浪漫主义的风格。
C.【甲】文通过鲲鹏展翅于大海、野马奔驰于原野的形象,阐发了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D.【乙】文写了河伯观海的典故,河伯在海神面前,心态从原先的扬扬自得变成了自惭形秽。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 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译文: 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4.【教材母题变式】在庄子的笔下,鲲鹏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征 (4分)
答: 庄子笔下的鲲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5.【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听说过成百上千的道理,便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从这句话中你领悟到怎样的生活哲理 (3分)
答: 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谦受益,满招损;人贵有自知之明。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学完《<庄子>二则》后,班级拟组织“走近庄子”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6分)
(1)某同学根据诸子百家的思想,已经拟好了下联。请你根据提示内容拟一个上联。(3分)
提示:儒家的“圣人”孔子主张仁政教化,“亚圣”孟子宣扬性善学说。
上联: 儒家孔子孟子主张仁政宣扬性善 
下联:道家老子庄子从法自然追求虚无
(2)右面是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插图,图中A、B两人,究竟哪一个是庄子,哪一个是惠子呢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小文分析一下。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表达通畅。(120字左右)(3分)
答: 示例一:我认为A是庄子,B是惠子。从动作神情看,A侧身俯视桥下游鱼,关注自然;神情专注,对鱼充满兴趣。而B面向A,对鱼毫无兴趣,同时,目不斜视、一脸严肃,仿佛正在跟A辩论。据我了解,庄子是个充满情趣的浪漫之人,而惠子是个严谨好辩之人,所以,A是庄子,B是惠子。
示例二:我认为A是惠子,B是庄子。从外貌和衣着看,A腰有环佩,以冠束发(领口端正、衣着整洁),据此判断社会地位较高。而B衣着随意,领口敞开,显然是平民样貌。据我了解,惠子身有官职,物质生活比较优越;庄子最是厌恶功名束缚,生活清贫,这些都与图中信息吻合。所以,A是惠子,B是庄子。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庄周梦蝶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讲了庄子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正当逍遥自在地飞翔时却从梦中醒了过来。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进一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北mínɡ( )    齐谐( )    抟( )扶摇
徙( )   鲲( )鹏   尘āi( )
háo( )梁   tiáo( )鱼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       冥:
(2)怒而飞       怒:
(3)志怪者也    志:
怪:
(4)水击三千里      水: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6)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7)野马也  野马:
(8)其正色邪     其:
(9)安知鱼之乐    安:
(10)固不知子矣    固:
(11)子固非鱼也     固:
(12)全矣        全:
(13)请循其本      循:
3.按要求默写。
(1)鲲之大, 。
(2)《北冥有鱼》中,面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作者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志怪者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野马也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6.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欲穷其林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省略句)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判断句)
  《北冥有鱼》:通过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二人围绕“鱼之乐”的一次辩论,既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追求“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志趣。
文脉梳理
考点链接
四妙招悟形象
  (1)从文中现有的关键词句出发,“选词”概括。
  (2)从人或物所做事入手,“因事”识人识物。
  (3)根据描写人或物的方法,“依法”判人。
  (4)从景物描写入手,侧面推断。
  训练点对点:见【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处。
拓展延伸
出自《庄子》的部分成语
贻笑大方 望洋兴叹 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 东施效颦 螳臂当车
相濡以沫 鹏程万里 中规中矩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5分)
  【甲】《北冥有鱼》(略)
  【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①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②向若③而叹曰:“野语④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河伯:河神。②望洋:仰望的样子。③若:海神。④野语:俗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化而为鸟     怒而飞
B.去以六月息者也  能以径寸之木
C.志怪者也     处处志之
D.是鸟也      于是焉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甲】【乙】两文都写了大海广阔浩渺的特征,【乙】文还写了黄河雄伟壮观的浩大景象。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充满了雄奇的想象,洋溢着浪漫主义的风格。
C.【甲】文通过鲲鹏展翅于大海、野马奔驰于原野的形象,阐发了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D.【乙】文写了河伯观海的典故,河伯在海神面前,心态从原先的扬扬自得变成了自惭形秽。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亦若是则已矣。
(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4.【教材母题变式】在庄子的笔下,鲲鹏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征 (4分)
5.【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听说过成百上千的道理,便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从这句话中你领悟到怎样的生活哲理 (3分)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学完《<庄子>二则》后,班级拟组织“走近庄子”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6分)
(1)某同学根据诸子百家的思想,已经拟好了下联。请你根据提示内容拟一个上联。(3分)
提示:儒家的“圣人”孔子主张仁政教化,“亚圣”孟子宣扬性善学说。
上联:  
下联:道家老子庄子从法自然追求虚无
(2)右面是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插图,图中A、B两人,究竟哪一个是庄子,哪一个是惠子呢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小文分析一下。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表达通畅。(120字左右)(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