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小石潭记
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柳宗元:“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下面,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学习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游记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ánɡ( )竹 珮( )环 清liè( )
为chí( ) 翠蔓( ) 佁( )然
俶( )尔 xī( )忽 差( )互
寂liáo( ) 悄( )怆 幽suì(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心乐之 乐:
(3)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许:
(4)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5)俶尔远逝 俶尔:
(6)斗折蛇行 斗:
蛇:
(7)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8)凄神寒骨 凄:
寒:
3.按要求默写。
(1)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2)《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 ”。
4.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 B.凄神寒骨
C.似与游者相乐 D.其岸势犬牙差互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记述旅途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记录风土人情等。
B.柳宗元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
C.柳宗元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生活10年,其为后世留下的“永州八记”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
D.“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范仲淹等八位散文家。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省略句)
主旨归纳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以及周围的树木等,着意渲染了小石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孤寂悲凉的心情。
文脉梳理
考点链接
答题模板:文章通过对……的叙述,表达了……思想感情。
训练点对点:见【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处。
拓展延伸
“山水游记”的开山之作
“永州八记”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创作的八篇山水游记,它们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甲】《小石潭记》(略)
【乙】出西门,循山脚,高低约数里,渐见山峰屹立,石作横纹,至则一山中分,两壁凹凸,高数十仞,近而仰视,势将倾堕。其人曰:“相传上有洞府,多仙景,惜无径可登。”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①,洞然见天。俯首下视,腿软欲堕。乃以腹面壁,依藤附蔓而下。
其人叹曰:“壮哉!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余口渴思饮,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阳乌将落,未得遍游,拾赭石②十余块,怀之归寓,负笄③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
(选自《浮生六记 卷四》)
【注】①罅(xià):裂缝、缺口。②赭(zhě)石:多指暗棕红色或灰黑色的石头。③笄(jī):竹制的书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心乐之 回也不改其乐
B.以其境过清 静以修身
C.依藤附蔓而下 学而时习之
D.深仅丈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文中的“斗折蛇行”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形象地体现出小石潭蜿蜒曲折的特征,非常真切。
B.甲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借鱼儿的游弋,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C.乙文中高山险峻,作者下去时小心翼翼,以腹部面对着山壁,依靠着藤蔓才下来。
D.乙文作者下山后,邀请同行的友人到野店饮了三杯酒。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俯首下视,腿软欲堕。
★4.【教材母题变式】“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逃脱。甲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3分)
5.柳宗元在甲文中提到“不可久居”,沈复在乙文中则说“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请联系上下文,分析两人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3分)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学完《小石潭记》一文后,广西某中学八年级(3)班首赴湖南零陵古城。他们将参观柳子庙,踏访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请你根据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的内容,为小石潭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10 小石潭记
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柳宗元:“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下面,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学习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游记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ánɡ(篁)竹 珮(pèi)环 清liè(冽)
为chí(坻) 翠蔓(màn) 佁(yǐ)然
俶(chù)尔 xī(翕)忽 差(cī)互
寂liáo(寥) 悄(qiǎo)怆 幽suì(邃)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心乐之 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大约
许: 表示约数
(4)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5)俶尔远逝 俶尔: 忽然
(6)斗折蛇行 斗: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 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7)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8)凄神寒骨 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3.按要求默写。
(1)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2)《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 , 皆若空游无所依 ”。
4.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
A.潭西南而望 B.凄神寒骨
C.似与游者相乐 D.其岸势犬牙差互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记述旅途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记录风土人情等。
B.柳宗元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
C.柳宗元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生活10年,其为后世留下的“永州八记”成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
D.“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范仲淹等八位散文家。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省略句)
译文: (我)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录下这里的景致离开了。
主旨归纳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以及周围的树木等,着意渲染了小石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孤寂悲凉的心情。
文脉梳理
考点链接
答题模板:文章通过对……的叙述,表达了……思想感情。
训练点对点:见【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处。
拓展延伸
“山水游记”的开山之作
“永州八记”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创作的八篇山水游记,它们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甲】《小石潭记》(略)
【乙】出西门,循山脚,高低约数里,渐见山峰屹立,石作横纹,至则一山中分,两壁凹凸,高数十仞,近而仰视,势将倾堕。其人曰:“相传上有洞府,多仙景,惜无径可登。”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①,洞然见天。俯首下视,腿软欲堕。乃以腹面壁,依藤附蔓而下。
其人叹曰:“壮哉!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余口渴思饮,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阳乌将落,未得遍游,拾赭石②十余块,怀之归寓,负笄③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
(选自《浮生六记 卷四》)
【注】①罅(xià):裂缝、缺口。②赭(zhě)石:多指暗棕红色或灰黑色的石头。③笄(jī):竹制的书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D)
A.心乐之 回也不改其乐
B.以其境过清 静以修身
C.依藤附蔓而下 学而时习之
D.深仅丈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A.甲文中的“斗折蛇行”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形象地体现出小石潭蜿蜒曲折的特征,非常真切。
B.甲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借鱼儿的游弋,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C.乙文中高山险峻,作者下去时小心翼翼,以腹部面对着山壁,依靠着藤蔓才下来。
D.乙文作者下山后,邀请同行的友人到野店饮了三杯酒。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俯首下视,腿软欲堕。
译文: 弯腰向山下望,双腿软得想要掉下去。
★4.【教材母题变式】“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逃脱。甲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3分)
答: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只是为了摆脱这种忧愁的心境。小石潭的美景虽然使他感受到了快乐,然而,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景物的触发,悲哀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5.柳宗元在甲文中提到“不可久居”,沈复在乙文中则说“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请联系上下文,分析两人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3分)
答: 柳宗元因为小石潭环境过于清幽冷寂,想到自己的经历,感到落寞,因此认为“不可久居”;沈复虽然面临愁苦,但探险山峰、领略壮丽景色,给他带来了快乐和满足,因此称之为“愁苦中之快游”。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学完《小石潭记》一文后,广西某中学八年级(3)班首赴湖南零陵古城。他们将参观柳子庙,踏访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请你根据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的内容,为小石潭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答: 示例:小石潭以巨石为底,岸石形态万千。水清可见游鱼,树荣足遮云天。岸势如犬牙,差互不知源。可听水声潺潺,可闻竹林萧萧。柳子传此,声闻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