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核舟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8 19:54:06

文档简介

11* 核舟记
  一个两三厘米长的桃核,将它雕刻成一只船,可能不足为奇;但如果在上面还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三十四个字……大家相信吗 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见识见识这枚桃核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器皿(mǐn)   罔(wǎnɡ)不 贻(yí)
ruò(箬)篷 糁(sǎn) 峨冠(ɡuān)
衣zhě(褶) 矫(jiǎo)首 一楫(jí)
椎髻(jì) yú(虞)山 zhuàn(篆)章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罔不因势象形   因: 顺着、就着 
           象: 模拟 
(2)尝贻余核舟一  贻: 赠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 零数、余数 
(4)高可二黍许   可: 大约 
(5)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 类似 
(6)诎右臂支船   诎: 弯曲 
(7)左手倚一衡木  衡: “衡”同“横”,横着 
(8)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 “有”同“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竟然 
盈: 满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挑选 
修狭: 长而窄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珠可历历数也  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C.左手倚一衡木  D.技亦灵怪矣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C)
A.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B.石青糁之
C.盖大苏泛赤壁云 D.居右者椎髻仰面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A.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贻余核舟一。(省略句)
译文: (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句)
译文: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倒装句)
译文: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文脉梳理
考点链接
文言文断句
  1.整体感知,自然停顿。
  2.把握词性,准确停顿。
  (1)句首语气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句首出现表时间、方位的词,其后一般要停顿。
  (3)“也”“乎”等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3.借助语法,合理停顿。
  (1)根据句子成分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以使语意明确。
  (2)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
  训练点对点:见【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处。
拓展延伸
方寸间的大千世界
  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为“绝技”。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甲】
  《核舟记》(略)
【乙】
  商人白有功①言:在泺口②河上,见一人荷竹簏③,牵巨犬二。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④被犬身,便令跨坐。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⑤,镫而腹藏,腰而尾赘⑥,跪拜起立,灵变不讹⑦。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⑧尾,披羊裘,跨犬从之。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白有功:人名。②泺(luò)口:地名。③竹簏(lù):用竹子编的圆形容器。可译为竹篓。④鞯(jiān):鞍鞯,又称鞍韂(chàn),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⑤学解马作诸剧:学着松开缰绳,扮演种种马戏动作。⑥腰而尾赘:向后折腰(靠)在(狗的)臀部上。⑦讹:差错。⑧雉(zhì):野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A.又以小锦鞯被犬身 能以径寸之木
B.叱犬疾奔     虽乘奔御风
C.跨犬从之     能以径寸之木
D.中轩敞者为舱   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D)
A.《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B.《核舟记》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以外,还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
C.两文都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了人物形象,侧面表现了技艺的精湛高超。
D.两文除了在写法上一致外,在表达方式上也是一致的。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神情与苏、黄不属。
译文: 神情跟苏轼、黄鲁直不相类似。 
(2)手目转动,艳妆如生。
译文: 手和眼睛都能转动,妆容艳丽就像活的(一般)。 
4.《核舟记》一文最后一段罗列雕刻事物数量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内容之多,表现艺人技艺之高超。 
5.【甲】【乙】两文在所表达的主题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3分)
答: 【甲】【乙】两文都赞扬了我国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杰出才能,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学完本文后,班级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活动并完成任务。(6分)
(1)图片中的核舟,被两个手指轻轻地捏着,可以大体看出其长度,这印证了《核舟记》一文中的哪句话 (3分)
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有一位藏友,收藏着图片中的这枚核舟。他认定自己的这枚核舟就是《核舟记》中所写的那枚,想拿到中国国际拍卖会上进行拍卖。这位藏友想请你帮他写一下这枚核舟的拍卖品简介,你会怎么写 (3分)
答: 示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明末文学家魏学洢写《核舟记》一文,文中的核舟为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的大作,题材是“大苏游赤壁”。它吸纳古代雕刻艺术的精髓,小巧玲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核舟记》又令其声名远扬。今天,我们就来拍卖这枚“大苏游赤壁”核舟。  11* 核舟记
  一个两三厘米长的桃核,将它雕刻成一只船,可能不足为奇;但如果在上面还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三十四个字……大家相信吗 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见识见识这枚桃核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器皿( )   罔()不 贻( )
ruò( )篷 糁() 峨冠( )
衣zhě( ) 矫()首 一楫( )
椎髻( ) yú( )山 zhuàn( )章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罔不因势象形   因:
           象:
(2)尝贻余核舟一  贻: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
(4)高可二黍许   可:
(5)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
(6)诎右臂支船   诎:
(7)左手倚一衡木  衡:
(8)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盈: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修狭: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珠可历历数也  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C.左手倚一衡木  D.技亦灵怪矣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B.石青糁之
C.盖大苏泛赤壁云 D.居右者椎髻仰面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贻余核舟一。(省略句)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句)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倒装句)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文脉梳理
考点链接
文言文断句
  1.整体感知,自然停顿。
  2.把握词性,准确停顿。
  (1)句首语气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句首出现表时间、方位的词,其后一般要停顿。
  (3)“也”“乎”等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3.借助语法,合理停顿。
  (1)根据句子成分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以使语意明确。
  (2)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
  训练点对点:见【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处。
拓展延伸
方寸间的大千世界
  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为“绝技”。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甲】
  《核舟记》(略)
【乙】
  商人白有功①言:在泺口②河上,见一人荷竹簏③,牵巨犬二。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④被犬身,便令跨坐。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⑤,镫而腹藏,腰而尾赘⑥,跪拜起立,灵变不讹⑦。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⑧尾,披羊裘,跨犬从之。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白有功:人名。②泺(luò)口:地名。③竹簏(lù):用竹子编的圆形容器。可译为竹篓。④鞯(jiān):鞍鞯,又称鞍韂(chàn),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⑤学解马作诸剧:学着松开缰绳,扮演种种马戏动作。⑥腰而尾赘:向后折腰(靠)在(狗的)臀部上。⑦讹:差错。⑧雉(zhì):野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又以小锦鞯被犬身 能以径寸之木
B.叱犬疾奔     虽乘奔御风
C.跨犬从之     能以径寸之木
D.中轩敞者为舱   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B.《核舟记》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以外,还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
C.两文都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了人物形象,侧面表现了技艺的精湛高超。
D.两文除了在写法上一致外,在表达方式上也是一致的。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神情与苏、黄不属。
(2)手目转动,艳妆如生。
4.《核舟记》一文最后一段罗列雕刻事物数量有什么作用 (3分)
5.【甲】【乙】两文在所表达的主题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3分)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学完本文后,班级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活动并完成任务。(6分)
(1)图片中的核舟,被两个手指轻轻地捏着,可以大体看出其长度,这印证了《核舟记》一文中的哪句话 (3分)
(2)有一位藏友,收藏着图片中的这枚核舟。他认定自己的这枚核舟就是《核舟记》中所写的那枚,想拿到中国国际拍卖会上进行拍卖。这位藏友想请你帮他写一下这枚核舟的拍卖品简介,你会怎么写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