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8 19:58:22

文档简介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这里有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这里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古城……对,这里就是丽江。下面,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跟随“一滴水”去感受丽江的魅力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语段一】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yìng(  )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
  【语段二】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到壶口观瀑布,震耳欲聋的涛声宣泄着河水被压迫的怒不可遏;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也曾有各种倒霉的迹象      ;登勃朗峰,拾级而上,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当我像一滴水经过丽江﹐我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废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大自然的风景令人目眩神迷。阅读这些文章,使我们丰富了见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1)yìnɡ( 映 )照 (2)目眩( xuàn )神迷
2.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亭台楼阁: 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2)矗立: 高耸地立着。 
3.填入语段二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C)
A.名副其实 B.瞬息万变 C.接踵而至 D.安营扎寨
4.根据下面的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2分)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一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 示例:梯田如叶,铺满大地一庄园 
5.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C)
  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C)
A.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B.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C.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D.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7.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相关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一滴水,我将历经所有的磨难,经过丽江。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驱散所有的阴霾,迎接阳光 。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滋润所有的土地,憧憬未来 。
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2分) (C)
A.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令人流连忘返。
B.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主旨归纳
  本文以一滴水的口吻,讲述了自己游历古城丽江的旅程,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丽江美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抒发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之情。
文脉梳理
名师点拨
“一滴水”的视角优势
  作者选取“一滴水”的新颖视角,采用第一人称和拟人手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生动形象地描写丽江,自如地变换观察角度,不拘泥于详细描写具体事物,而是着重突出景物背后的丽江的人文精神,表达作者对丽江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拓展延伸
诗人这样写丽江
丽江雪山
[明]程立本
玉龙峰高九千仞,日色晦明云气寒。
何当赤脚踏冰雪,更有红颜生羽翰。
石洞僧来昼骑虎,瑶台仙去夜乘鸾。
山灵于我岂无意,一路天花落锦鞍。
丽江古城雪景
[清]牛焘
山城二月春正寒,香雾濛濛露未干。
东风酿雨还酿雪,落皑满地玉栏杆。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
叶延滨
  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汇入奔涌的大河。有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小水滴,高兴地向着济南流出的这滴泉水打招呼:“哎,你好啊,历下君,真高兴和你这样有教养的君子同行!”水滴们喊它“历下君”,它们知道那滴泉水汇聚的地方叫历下。
  这滴泉水接受了这个名字,多秀雅的名字,一听就有历史感。[A]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泉水在地下,大家都匆匆地朝上涌动,因为都知道,只要从历史的石岩中涌出来,就回家了。历下君和无数泉水在唱一首童谣:“古舜者,耕历山,历下是我家。”从尧舜爷算起,历下就要算泉水们的“老家”了。泉水的“老家”有大名“济南”,也有别号“泉城”。济南的泉水,流过了济南街坊井巷的千百年,也流过了那厚厚的历史。历史感让历下君充满了自豪,没想到一滴泉水流过了济南都有了历史感。
  这滴从济南流过的泉水,是从历史深处流过来的。具体一点是从哪个泉眼冒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提得有文化。
  有文化的济南,泉眼都有名。取了名,就有了文化,就像古代的秀才,金榜题了名。历下君是从哪个泉眼出来的呢 最有名的是趵突泉。趵突泉的三眼巨泉咕噜噜往外冒,像牡丹,像银壶,更像雪莲!成百上千的人围在泉池四周,像听大学者讲课,口若悬河,纵论古今。历下君觉得自己从地下冒出,见到阳光的时候,四周没这么多双眼睛。还有黑虎泉、九女泉、玛瑙泉、琵琶泉、白石泉、芙蓉泉、起风泉……七十二名泉,每个名字后面都有多少文化意蕴 有文化的名泉滋养有文化的名士。就说这漱玉泉,泉边永远有个美人倩影,那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写的这首词,历下君觉得,就像自己看到这个世界的心情。历下君认为自己应该是从漱玉泉出来的。“绿肥红瘦”就让这滴泉水感到这个世界真有说不尽的美。名泉引名士,杜甫有名句“济南名士多”,这句子挂在大明湖的历下亭。天下的文人墨客,就像全济南的名泉之水,也要汇聚大明湖,名士李白、杜甫、曾巩、辛弃疾……今人更多,老舍、胡适、柳亚子、叶圣陶、郁达夫……都在济南留下了身影。
  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还真舍不得离开济南。济南是家,济南与泉相亲相融。大大小小几百眼泉就是济南人家的“家庭成员”。外地的游客到济南,常被黑虎泉的泉水与市民百姓间的亲近画面感动。黑虎泉名字够威风,虎头张着大嘴让泉水“轰轰下泻,澎湃万状”。济南的老百姓提着水桶、水壶、大罐排着队从虎口取水,亲近嬉戏,如同家人。更多的小泉,就在井巷街市之中。还有恋上好人家的泉水,干脆就从市民的小院里冒出来,成为理所当然的家庭成员。早先有个叫刘鹗的作家,就用八个字写尽了济南泉水的人缘:“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不是写景,这是在说泉水与济南百姓是一家子啊。[B]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
  是啊,世上还有比泉水更多情的水吗 世上还有比济南更亲泉水的城吗 我来到了济南,真想和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打个招呼:“历下君,多保重。”也有点舍不得历下君的济南了。
  这时,手机响了,收到一条短信:请像济南爱泉水那样地爱护地球吧,不要让你眼睛里的泪花,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历下君问好!
  啊呀,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话,你见过吗……
(有删改)
1. 理解文中A、B两处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 A句,作为泉水而有幸出自著名的泉城济南,无疑是回到了家的怀抱(或“找到了真正的归宿——泉水之家”);泉水流过历史悠久的泉城济南,跨越了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B句,数百眼泉水形成了济南的独特风貌,赋予其灵性,与济南和谐相处;泉水密布于泉城街巷,滋养了济南人,与济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2.济南的泉水富有文化意蕴,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4分)
答: 一是作为文化名城之泉皆有名字,皆有名气;二是每个名泉的名字后面都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三是名泉滋养了当地有文化的名士,留下了许多名篇;四是名泉引来了古今天下名士,在济南留下了身影。 
3.文章结尾两段有什么用意 (3分)
答: 以人们熟悉的公益广告语设问,呼应题目中的“一滴泉水”,意在警醒人们:珍惜每一滴水,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珍惜每一滴水,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爱护环境,每个人都要付诸行动。 
4.本文通篇运用拟人手法,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泉水以人的情感,一是可以让泉水成为叙述主体,且作者可以随时与其交流对话,可以更好地体现泉水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二是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让读者感到活泼、自然、亲切,更易打动读者。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班级开展“感悟自然”的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0分)
(1)请你结合本次主题,拟写一段活动主题词。(3分)
答: 示例:春兰秋菊,夏荷冬梅,这是大自然赋予季节的美丽芳华;春风梳柳,夜雨润花,这是造物主滋润芳华的天工神韵;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这是大自然诗情画意的精彩篇章。请同学们走进自然,一起参与“感悟自然”的主题班会。 
(2)结合本次主题,请你再设计三个活动内容。(3分)
①感怀自然歌曲
② 歌咏自然诗会 
③ 欣赏自然风光 
④ 绘制自然美景 
(3)下图是博物馆陈列的“国家节水标志”,请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该标志。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50个字。(4分)
答: “国家节水标志”是一个圆形的图案,标志中有两处留白,一处像一滴水,另一处像一只手,手托起了水滴。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这里有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这里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这里有历史悠久的古城……对,这里就是丽江。下面,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跟随“一滴水”去感受丽江的魅力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语段一】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yìng(  )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
  【语段二】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到壶口观瀑布,震耳欲聋的涛声宣泄着河水被压迫的怒不可遏;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也曾有各种倒霉的迹象      ;登勃朗峰,拾级而上,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当我像一滴水经过丽江﹐我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废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大自然的风景令人目眩神迷。阅读这些文章,使我们丰富了见闻,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1)yìnɡ(   )照 (2)目眩(  )神迷
2.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亭台楼阁:
(2)矗立:
3.填入语段二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名副其实 B.瞬息万变 C.接踵而至 D.安营扎寨
4.根据下面的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2分)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一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下联: 
5.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B.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C.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D.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7.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相关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一滴水,我将历经所有的磨难,经过丽江。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2分) ( )
A.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令人流连忘返。
B.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主旨归纳
  本文以一滴水的口吻,讲述了自己游历古城丽江的旅程,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丽江美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抒发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之情。
文脉梳理
名师点拨
“一滴水”的视角优势
  作者选取“一滴水”的新颖视角,采用第一人称和拟人手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生动形象地描写丽江,自如地变换观察角度,不拘泥于详细描写具体事物,而是着重突出景物背后的丽江的人文精神,表达作者对丽江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拓展延伸
诗人这样写丽江
丽江雪山
[明]程立本
玉龙峰高九千仞,日色晦明云气寒。
何当赤脚踏冰雪,更有红颜生羽翰。
石洞僧来昼骑虎,瑶台仙去夜乘鸾。
山灵于我岂无意,一路天花落锦鞍。
丽江古城雪景
[清]牛焘
山城二月春正寒,香雾濛濛露未干。
东风酿雨还酿雪,落皑满地玉栏杆。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
叶延滨
  一滴泉水流出了济南,汇入奔涌的大河。有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小水滴,高兴地向着济南流出的这滴泉水打招呼:“哎,你好啊,历下君,真高兴和你这样有教养的君子同行!”水滴们喊它“历下君”,它们知道那滴泉水汇聚的地方叫历下。
  这滴泉水接受了这个名字,多秀雅的名字,一听就有历史感。[A]是的,泉水从济南流过,也就是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回归与穿越之旅。泉水在地下,大家都匆匆地朝上涌动,因为都知道,只要从历史的石岩中涌出来,就回家了。历下君和无数泉水在唱一首童谣:“古舜者,耕历山,历下是我家。”从尧舜爷算起,历下就要算泉水们的“老家”了。泉水的“老家”有大名“济南”,也有别号“泉城”。济南的泉水,流过了济南街坊井巷的千百年,也流过了那厚厚的历史。历史感让历下君充满了自豪,没想到一滴泉水流过了济南都有了历史感。
  这滴从济南流过的泉水,是从历史深处流过来的。具体一点是从哪个泉眼冒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提得有文化。
  有文化的济南,泉眼都有名。取了名,就有了文化,就像古代的秀才,金榜题了名。历下君是从哪个泉眼出来的呢 最有名的是趵突泉。趵突泉的三眼巨泉咕噜噜往外冒,像牡丹,像银壶,更像雪莲!成百上千的人围在泉池四周,像听大学者讲课,口若悬河,纵论古今。历下君觉得自己从地下冒出,见到阳光的时候,四周没这么多双眼睛。还有黑虎泉、九女泉、玛瑙泉、琵琶泉、白石泉、芙蓉泉、起风泉……七十二名泉,每个名字后面都有多少文化意蕴 有文化的名泉滋养有文化的名士。就说这漱玉泉,泉边永远有个美人倩影,那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写的这首词,历下君觉得,就像自己看到这个世界的心情。历下君认为自己应该是从漱玉泉出来的。“绿肥红瘦”就让这滴泉水感到这个世界真有说不尽的美。名泉引名士,杜甫有名句“济南名士多”,这句子挂在大明湖的历下亭。天下的文人墨客,就像全济南的名泉之水,也要汇聚大明湖,名士李白、杜甫、曾巩、辛弃疾……今人更多,老舍、胡适、柳亚子、叶圣陶、郁达夫……都在济南留下了身影。
  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还真舍不得离开济南。济南是家,济南与泉相亲相融。大大小小几百眼泉就是济南人家的“家庭成员”。外地的游客到济南,常被黑虎泉的泉水与市民百姓间的亲近画面感动。黑虎泉名字够威风,虎头张着大嘴让泉水“轰轰下泻,澎湃万状”。济南的老百姓提着水桶、水壶、大罐排着队从虎口取水,亲近嬉戏,如同家人。更多的小泉,就在井巷街市之中。还有恋上好人家的泉水,干脆就从市民的小院里冒出来,成为理所当然的家庭成员。早先有个叫刘鹗的作家,就用八个字写尽了济南泉水的人缘:“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不是写景,这是在说泉水与济南百姓是一家子啊。[B]人们爱说风水,济南的风水就是这像百姓一样密布于街巷的泉水。
  是啊,世上还有比泉水更多情的水吗 世上还有比济南更亲泉水的城吗 我来到了济南,真想和这滴从济南流出的泉水打个招呼:“历下君,多保重。”也有点舍不得历下君的济南了。
  这时,手机响了,收到一条短信:请像济南爱泉水那样地爱护地球吧,不要让你眼睛里的泪花,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历下君问好!
  啊呀,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话,你见过吗……
(有删改)
1. 理解文中A、B两处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答:
2.济南的泉水富有文化意蕴,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4分)
答:
3.文章结尾两段有什么用意 (3分)
答:
4.本文通篇运用拟人手法,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践与探究
  班级开展“感悟自然”的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0分)
(1)请你结合本次主题,拟写一段活动主题词。(3分)
答:
(2)结合本次主题,请你再设计三个活动内容。(3分)
①感怀自然歌曲



(3)下图是博物馆陈列的“国家节水标志”,请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该标志。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50个字。(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