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二轮复习】戏剧重点:
人物形象+潜台词+三一律
戏剧考点分析:
戏剧知识考查:涉及戏剧概念、分类、基本特征等基础知识。如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按内容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基本特征包括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矛盾冲突尖锐集中、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等 。
戏剧人物形象分析:要求考生赏析戏剧人物。如通过把握人物身份特征(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揣摩人物语言(话中之话、话外之意)、分析人物冲突关系(人与人、人物与环境等冲突)来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
戏剧语言品味:舞台说明和人物语言都可能成为考点。舞台说明可展示人物性格和情节,如《窦娥冤》第三折、《雷雨(节选)》中的舞台说明;人物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展开冲突、塑造形象、揭示主题 。
戏剧常见考点:
1.舞台说明与人物心理
2.戏剧冲突
3.台词与人物心理
4.实践应用题
对于只剩一百天的高三学生备考戏剧相关知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知识积累
1、梳理戏剧基础:快速回顾戏剧基本概念,如戏剧的分类(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利用教材中的戏剧篇目,像《窦娥冤》《雷雨》等,巩固戏剧知识,明确不同类型戏剧特点。
2积累经典戏剧素材:选取几部经典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茶馆》等,了解剧情、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积累相关评论观点,以便在答题时灵活运用。
(二)题型针对性训练
对于只剩一百天的高三学生备考戏剧相关知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题型针对性训练
1、熟悉高考题型: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中戏剧相关题型,明确考查方向。如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戏剧语言、解读戏剧冲突等。针对不同题型,总结答题思路和方法。
2、强化阅读分析: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戏剧文本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阅读后,对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主题等进行分析,撰写简短分析笔记,锻炼文字表达能力。
(三)答题技巧提升
1、规范答题语言:答题时语言要简洁、准确、规范。分点作答,条理清晰。例如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结合具体文本内容阐述。
2、学会举一反三:做完题目后,认真分析答案,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对于同一类型题目,思考不同问法和答题角度,做到举一反三。
回顾教材戏剧
回顾教材戏剧
壹
戏剧基本知识
THE PART ONE
PPT模板 http:///moban/
中国古代戏曲是以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和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一)中国古代戏曲
(1)按作品的内容性质分:悲剧、喜剧、正剧
(2)按表演形式分: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诗剧
(3)按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不同分:历史剧、现代剧
(4)按作品容量大小和结构分:多幕剧、独幕剧
(5)按地域色彩不同分:京剧、川剧、秦腔、黄梅戏等
(一)中国古代戏曲
.
京剧
越剧
豫剧
黄梅戏
评剧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二)元杂剧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照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二)元杂剧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为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二)元杂剧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三)现代话剧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如《雷雨》);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1)戏剧冲突
(2)舞台说明
(3)戏剧语言
戏剧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戏剧语言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
现代话剧:
贰
戏剧人物形象
THE PART ONE
PPT模板 http:///moban/
本考点是考查考生对戏剧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戏剧中的一切因素,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一出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能否在舞台上站立起来。这就要求人物形象必须具有典型性,只有这样,人物才能栩栩如生。因此,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对于学习戏剧至关重要。
戏剧人物形象
戏剧中的一切因素,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一出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能否在舞台上站立起来。这就要求人物形象必须具有典型性。
分析戏剧人物形象的方法:
戏剧人物形象
1.从人物自身表现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着重分析人物的独白、对白、动作。
链接教材:
如《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与叔父克劳狄斯之间有杀父以及篡位的敌对仇恨;
如《玩偶之家》中,娜拉与海尔茂夫妻,思想观念上的对立是冲突的关系。
分析戏剧人物形象的方法:
戏剧人物形象
2.从人物关系的戏剧冲突中解读人物形象:
链接教材:
如《窦娥冤》中,窦娥看到婆婆与张驴儿父亲互相推吃羊肚汤的心理唱词,就表现出窦娥对婆婆行为的不屑和指责,表现出她对贞洁的坚守和刚烈的性格特点。
分析戏剧人物形象的方法:
戏剧人物形象
3.从生活背景理解人物形象:
链接教材:
如《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遇事优柔寡断,让人遗憾感叹。但结合哈姆莱特的生活背景,可以看出他从小生活在皇宫,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就像温室中的花朵,所以他面对着巨大阴谋,难免要犹豫、逃避。
分析戏剧人物形象的方法:
戏剧人物形象
4.从其他人的评价多角度还原人物形象
链接教材:
如《日出》中对金八爷的评价,从王福生对陈白露救助行为的制止,从陈白露的“阎王”评价中,可以看出金八爷横霸一方的淫威和众人对金八爷的恐惧,也更能显出陈白露的侠肝义胆。
叁
戏剧潜台词
THE PART ONE
PPT模板 http:///moban/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
“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戏剧潜台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潜台词“是角色的并不明显的,但在内心感觉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 ’,它在台词字句底下不断地流动着,随时都给予台词以根据,赋予台词以生命。”
回顾教材:戏剧潜台词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回顾教材:戏剧潜台词
再如:
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寥寥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
如《茶馆》中,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庞太监之间,表面问安奉承,骨子里暗藏杀机,每句话都是话里有话,耐人寻味。
肆
戏剧三一律
THE PART ONE
PPT模板 http:///moban/
三一律原则:
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
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古典主义戏剧遵循“三一律”原则:
18世纪以后,随着浪漫主义戏剧的兴起,三一律不断受到戏剧家的抨击,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批评了新古典主义提出的三一律的“地点一致”“时间整一”,至此,三一律逐渐失去了它的权威性。
三一律作为戏剧结构的一种形式,可以使剧本结构更趋集中、严谨,一些剧作家运用它曾写出成功之作。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
古典主义戏剧艺术的实践表明,“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在艺术上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但又存在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上绝对化、程式化等弱点,最终束缚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为后人所摒弃。
伍
THE PART ONE
PPT模板 http:///moban/
谢谢欣赏,
微瑕可自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