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山地回忆 课前预习单(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山地回忆 课前预习单(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9 08:57: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山地回忆 课前预习单
◎字音词义
瘪 ( biě ):指物体表面凹下去,不饱满、不充实。
土靛( tǔ diàn ):一种深蓝色的染料。
玉黍 ( yù shǔ ):一般指玉米。
盈余 ( yíng yú ):有富余,有剩余。
袄襟 ( ǎo jīn ):汉服中一种衣襟的形状。
剪裁 ( jiǎn cái ):将衣料按照做衣服的尺寸剪断裁开。
破绽 ( pò zhàn ):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
爬山越岭 ( pá shān yuè lǐng ):意思是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文学常识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是其笔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诗集《白洋淀之曲》等。
小说
定义 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三要素 人物(中心)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情节 主要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组成,有的开端前有序幕,结局后有尾声。
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这类小说一般不写重大题材,不过分地刻画人物,结构松散,淡化情节,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①虚化人物形象;
②淡化故事情节;
③散文化结构;
④语言散文化。
◎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将这两件事情简要叙述出来,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我”为阜平来的农民代表买布(现实) 女孩子为“我”做袜子(回忆)
时间 开国典礼那天 1941年冬天
地点 天津 阜平的一个村庄
人物 “我”和农民代表 “我”和女孩子一家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河边遇到女孩子,她提出要做一双袜子给“我”
经过 “我”见他身上穿的还是土靛染的粗布裤褂,想送几尺布给他 “我”穿上了新袜子,帮女孩的父亲贩枣买织布机,和这家人建立了深厚情谊
结果 “我”给他买了两身蓝士林布和一身红布做衣服,还多买了红布和黄布做国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 ②袜子穿了三年都没破,抗战胜利后不慎被河水冲走
◎分析人物
1.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妞儿的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 刚出场时,小说就通过语言描写,如“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表现了妞儿泼辣直率的性格。
外貌描写 “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蓝色的破袄裤”等外貌描写,表现了妞儿生活的贫困艰辛。
侧面描写 小说通过描写大伯与“我”的对话,如“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侧面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热情慷慨。
2.与妞儿相比,文中的“我”又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我”与妞儿相遇时争吵,“我”先退让了一步,可以看出“我”的大度;妞儿叫“我”去她家,她要帮“我”做袜子,“我”就去了,可以看出“我”的实在;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都要坚持与敌人战斗,可以看出“我”的坚忍乐观;“我”帮助妞儿的父亲爬山越岭地贩卖红枣,可以看出“我”的勤快、热情、乐于助人。
◎课文品析
1、找出课文中描写阜平环境的句子,概括阜平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其作用。
阜平土地很少,山上都是黑石头,雨水很多很暴。
对于阜平地区的环境描写,既见冀中人民的生活艰辛,也见冀中人民的勤劳智慧,还见冀中人民勇于奉献和牺牲的高尚品德。
2、我们知道,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女孩子。这是一个纯真善良、泼辣倔强、吃苦耐劳的山地女孩。但是,她没有姓名,她的父亲也只是称呼她“妞儿”。对于这样一个极为普通的称呼,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呢?
那位女孩子,她没有姓名,她的父亲也只是称呼她“妞儿”,这是极为普通的称呼,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女孩子身上,这说明这个或这些美丽动人的人物,只是冀中地区千百万美丽动人的人民的代表和缩影,但她或她们又绝不是一个“集合概念”,而是一个有着丰满形象的人,我们看到了一个爽朗、热情、善良的妞儿。作者正是通过这一既平凡普通又光彩照人,既有个性又具共性的女孩形象,反映了根据地人民对八路军的深情厚谊,反映了他们的民族大义。
3、找出文中关于“袜子”的内容,思考“袜子”在小说中的作用。
示例:
“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
“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第二天去,袜子已经剪裁好,第三天去她已经纳底子了,用的是细细的麻线。“这样坚”女孩子说,“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 ”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沾他什么光,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
作用:
(1)袜子是贯穿小说的一条线索,并且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开头由阜平麻纳袜底引出回忆,然后写妞儿做袜子,我穿上袜子打日本,最后在黄河边丢失袜子。
(2)象征着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亲密无间的关系。妞儿怜惜“我”冬天光脚打仗,给“我”做一双袜子,表现了对子弟兵的无私关爱之情。袜子的坚实牢固象征着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偶然的疏忽虽冲走袜子,却永远冲不掉“我”对山地生活的回忆和对姑娘的怀念。
(3)以小见大,深化主题。从“送袜子”到“做国旗”,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伟大进程表现了革命群众对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无比欢欣和热爱。从中也体现了孙犁小说以小见大,让“细枝末节”放射出时代光芒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山地回忆 课前预习单
◎字音词义
瘪 ( biě ): 。
土靛( tǔ diàn ): 。
玉黍 ( yù shǔ ): 。
盈余 ( yíng yú ): 。
袄襟 ( ǎo jīn ): 。
剪裁 ( jiǎn cái ): 。
破绽 ( pò zhàn ): 。
爬山越岭 ( pá shān yuè lǐng ): 。
◎文学常识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创始人,“孙犁”是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 》、诗集《白洋淀之曲》等。
小说
定义 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三要素 人物(中心)
情节
环境
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这类小说一般不写重大题材,不过分地刻画人物,结构松散,淡化情节,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① ;
② ;
③ ;
④ 。
◎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将这两件事情简要叙述出来,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我”为阜平来的农民代表买布(现实) 女孩子为“我”做袜子(回忆)
时间 开国典礼那天 1941年冬天
地点 天津 阜平的一个村庄
人物 “我”和农民代表 “我”和女孩子一家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河边遇到女孩子,她提出要做一双袜子给“我”
经过 “我”见他身上穿的还是土靛染的粗布裤褂,想送几尺布给他 “我”穿上了新袜子,帮女孩的父亲贩枣买织布机,和这家人建立了深厚情谊
结果 “我”给他买了两身蓝士林布和一身红布做衣服,还多买了红布和黄布做国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人物
1.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妞儿的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 刚出场时,小说就通过语言描写,如“ ”,表现了妞儿 。
外貌描写 “ ”等外貌描写,表现了妞儿 。
侧面描写 小说通过描写大伯与“我”的对话,如“ ”,侧面表现了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 。
2.与妞儿相比,文中的“我”又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课文品析
1、找出课文中描写阜平环境的句子,概括阜平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其作用。
2、我们知道,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那位女孩子。这是一个纯真善良、泼辣倔强、吃苦耐劳的山地女孩。但是,她没有姓名,她的父亲也只是称呼她“妞儿”。对于这样一个极为普通的称呼,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呢?
3、找出文中关于“袜子”的内容,思考“袜子”在小说中的作用。
示例:
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