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析标点符号修辞功能,悟文学作品表达深意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析标点符号修辞功能,悟文学作品表达深意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0 09:1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书稿写好寄给出版社后,一直不见回音,于是,他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雨果”。不久,他又收到了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写了一个标点符号“!——编辑”。事隔不久,雨果的《悲惨世界》便问世了,并且轰动了整个欧洲文坛,这两封信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书信”。
雨果“ ”,意思是:“我的书稿怎么样,可以出版吗?”
编辑“! ”含义是:“写得很好,马上就可以出版了!”
析标点符号修辞功能
悟文学作品表达深意
02.预习反馈,规律总结
01.细研题型,明了考情
03.教师示范,共学共研
04.课堂训练,回扣目标
05.作业训练,巩固提升



细研题型,明了考情
学习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分析标点符号修辞功能,进而理解文学作品的深意。
2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标点符号表达效果题解题技巧及步骤。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以致用,命制一道语用新题型之标点符号表达效果分析题。
4
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公民文化素养,感受文学的魅力。
年份、卷别 题干表述 题型 命 题 特 点
2024·新高考 全国Ⅱ卷 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 ”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主 观 题
①题型变化
由客观题向主观题变化,更加强调标点的实际运用。
②明考暗考
“比较原句与改句表达效果”比较分析题目,原句与改句在标点符号使用方面多有异同。其标点符号的不同,也就意味着表达效果的不同。
③考查紧扣语境。设题情境化、综合化。
④反套路化命题。
2023·新高考 全国Ⅰ卷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表示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022·全国甲卷 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客 观 题
2020·新高考Ⅰ卷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2020·全国卷Ⅰ
2019·全国卷Ⅱ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常考题型
1.结合语段语句区分同一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
——辨析标点作用题(客观题)
2、判断选项中标点符号与其他三项相同或不同的一项
——判断异同(客观题)
3.结合语段语句分析标点符号的表现力(作用与意义)
——分析标点表现力题(主观题)

预习反馈,规律总结
停顿功能(标示书面语所需的停顿)
语气功能(陈述、祈使、疑问、感叹)
定性功能(即标示属性:如着重号标示被强调的部分,引号 标示直接引语等)
审美功能(对书面语进行美化性表达)
简化功能(对书面语进行方便、快捷的简化性表达 )
修辞功能
标点符号的功能
《标点符号用法》(语文出版社2012年版)明确为六种。

什么是标点符号修辞功能(表达效果、表现力)
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指的是灵活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可以使读者产生听觉或视觉上的联想,起到突出语意,增强节奏、使语言表达更为形象生动的作用。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语文出版社2012年版)

学习活动一:回归教材,推敲品味
仔细推敲划线句子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表达效果、表现力),并归纳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标点符号常见修辞功能(表达效果、表现力) 。
1.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一)看内容:突出强调(如果写人:刻画心理、性格、神态
[解析]在“她”和“刘和珍君”之后用了逗号作停顿,突出强调了刘和珍君的从容赴难。

(二)看情感:鲜明的情感色彩
2、一位老贫农泣不成声地说出了36万兰考人的心声“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把你给累死的呀。困难的时候你为俺贫农操心,跟着俺们受罪,现在,俺们好过了,全兰考翻身了,你却一个人在这里……”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解析] 省略号的作用是语意难尽、不忍说出。体现了兰考人民对焦裕禄去世的痛心,表达爱戴、敬仰之情。
(三)看结构:句内逻辑、句间关系
3、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客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解析】“细看形容,与众客别”是对黛玉容貌的总述,冒号是对前面解释说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病如西子胜三分。”为分述部分,故此处应用冒号。
(曹雪芹《红楼梦》)
(四)看语气节奏:类别、轻重、缓急
4、“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解析】此处四婶嫌弃祥林嫂是个不干净的女人,用感叹号表达了强烈的祈使语气。
(鲁迅《祝福》)
(五)看读者体验:联想的诱发性、深刻的含蓄性
5、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装在套子里的人》
【解析】省略号,启人深思,诱发联想。让人联想到别里科夫摔下楼后,他想到自己的丑事会被全城的人知道的各种恐惧。

教师示范,共学共研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4年新课标二卷】
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
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大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 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
三、教师示范,共学共研
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 ”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1、析标点:问号表反问语气
2、看语境
1.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 ”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本句是无疑而问的反问句,故意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思考,增强情感力度。(标点)
②强调作者和朋友们不打伞在雨中淋着而行的惬意美好(内容)
③表达对北京的云和太阳雨的喜爱和享受。(情感)
析标点
看语境
悟效果
看运用了什么标点,明确标点的基本作用。
析语境
分析标点符号前后文内容,如强调什么,表达什么等。
看内容
看情感
看结构
看语气节奏
看读者体验
看标点
悟效果
标点符号表达效果题的一般步骤

课堂训练,回扣目标

学习活动二:小组合作,互学共研
请你依据下列文本,选择一处有表现力的标点符号进行反套路命题。
每组命制一道至少包含两方面修辞功能的标点符号表达效果分析题并完成答题。
(时间:8分钟)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枞菌,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菌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 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做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有做菜时配色用, 没甚味道。
请你选择一处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标点符号表达效果的句子,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命制一道标点符号表达效果分析题。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菌, 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菌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 ① 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② 这东西这么好吃?! 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做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有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叠用,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均有标点符号的叠用,请分析其效果的异同。(4分)【云南省2024届高三模拟考】
在《七载云烟·采薇》的打油诗中,汪曾祺写到“人间至味干巴菌,世上馋人大学生。”。在选文的两处划线句中,汪曾祺是怎样表现出干巴菌的人间至味?【教师命题】
【云南省2024届高三模拟卷参考答案】
①处更侧重于疑问语气,(标点作用)“也能吃”即“怎么能吃”,突出了干巴菌外形上的不中看,(内容)表达了质疑和嫌弃之情。(情感)
②处更侧重于惊叹(标点作用)突出了干巴菌经处理后令人惊叹的美味, (内容)表达了惊叹和喜爱之情。(情感)
【教师答案示范】:②处叹号和问号的叠用更侧重于惊叹的语气(标点作用),突出强调了干巴菌经处理后令人惊叹的,难以形容的美味,(内容)从结构上照应了①处“这东西也能吃?”的疑问,(结构)表达了对干巴菌无比美味的惊叹和喜爱之情。(情感)

标点符号修辞妙,表情达意有门道。
逗顿分句还有冒,节奏放缓表强调。
叹号问号来报道,分清语气细思考。
结构分析很重要,读者语境不可少。
五、课堂小结,金字口诀

作业训练,巩固提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2023新课标Ⅰ卷】
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示例一:①处,两个逗号将“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标点)突出了风之狂之烈,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内容)
示例二:②处的两个逗号将时间状语“半天”独立出来,起强调作用,(标点) 突出“闭住口”的时间之长,凸显了狂风的猛烈和祥子在狂风中坚持拉车的痛苦与窘态。(内容)

标点符号修辞妙,表情达意有门道。
逗顿分句还有冒,节奏放缓表强调。
叹号问号来报道,分清语气细思考。
结构分析很重要,读者语境不可少。
五、课堂小结,金字口诀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体系中有两大类作品很典型,一类是文人的诗词歌赋,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另一类则是农谚,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多彩、活色生香的民间文学。每个节令的农谚都很多,信手拈来,不胜枚举,“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从这些农谚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天地人”中的那个 “人”,那个勤劳的中国人,他看着天时,守护着田地,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在从春到冬每个日子的辛勤劳作中,他给了生活以浓浓烟火气的诗意。在所有的农谚中,王蒙以为这两句最有代表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这就是天地之间矗立的那个中国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一。
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划线处作者为什么没有写成 “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