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识字8. 人之初(第1课时)
【教材分析】
《三字经》作为我国古代经典的蒙学读物,以三字一句、四句一组的形式编排,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易于诵读和记忆。这部分内容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阐述了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即人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才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后续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则强调了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若不加以教导,人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而教育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教材选取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初步接触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观念和学习态度。此外,文本中出现的一些生字,如 “之、初” 等,对于学生巩固识字基础、提升识字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他们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基础,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如借助拼音识字、象形字识字等,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人之初》这类蕴含深刻道理的经典文本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在阅读方面,他们喜欢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文本,对诵读儿歌、童谣等有较高的热情,但在诵读的准确性、节奏感以及对文本内涵的感悟上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同时,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渴望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这篇经典,学生能深入了解古人对人性、道德、教育的认知,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运用:在理解和讲解经典含义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文言文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在讨论和分享对经典语句的理解时,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审美创造:《人之初》的韵律美是其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三字一句的整齐句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这种语言的节奏美,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近、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识记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节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趣味情景 激趣导入】
1.提问引入:你知道《三字经》吗?
播放《三字经》视频,学生初步感受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
2.新课导入:引入课题:《人之初》。讲解《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内容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第二板块 【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朗读欣赏:多种方式听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音律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随机指导停顿。
2.自主朗读:出示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标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
3.我会读。
(1)出示字词。
(2)我是组词大王。
之 之前 之间 知 知识 知道 初 初一 初步
贵 珍贵 贵州 性 性格 性子 专 专心 专业
善 善良 善意 幼 幼小 幼儿 义 义气 意义
器 武器 器官 玉 玉石 玉米 教 教师 教师
习 学习 习作
(3)填一填,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复习所学生字。
第三板块 【书写指导 掌握生字】
1.我会写: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2.观察书写:教师指导书写“远”“近”,这两个字均为“走之底”。
3.图文结合:图文结合识字,“远”先写里面的“元”,“近”先写里面的“斤”。
4.小组合作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合作评选出优秀书写作品,全班展示,教师鼓励。
【课时训练】
1.拼一拼,写一写。
(1)小明喜欢从yuǎn(远)到jìn(近)看风景,这是他的xí(习)惯。
(2)君子如yù(玉),他们是守信yì(义)的人,xiāng(相)信品德的美好。
2.填一填。
远 近 迷 运
我发现这些字都有偏旁辶,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大多和行动、走路有关。带有这个偏旁的字我还知道迟、这。
3.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zhuān yòu chū yì
专 幼 初 义
qì xìng guì
器 性 贵。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识字8.人之初
【教学反思】
在本次《人之初》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古代私塾诵读经典的动画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迅速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形声字识字、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加一加减一减等,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生字,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游戏识字环节更是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们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