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巩固音序查字法;“日积月累”让学生积累歇后语;“和大人一起读”引导学生明白平时不能只爱听好话;“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学情分析】
“语文园地五”通过认形声字、同音字等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对比,认识生字,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较好的认字体系。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容易接受。学生第一次接触歇后语,兴趣较大,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补充一些简单的歇后语,让学生增加兴趣和积累语言。寓言故事内容清晰易懂,寓意深刻,学生学起来也不难。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深入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和拼音体系的严谨精妙,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语言运用:认识更多生活中的常用字,丰富词汇量,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帮助学生准确认读生字、规范发音,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思维能力:在解决识字和拼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时,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方法,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创造:欣赏汉字的形态美与书写美,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发音和书写也有一定的韵律与形式美。
【教学目标】
1.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
2.运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提升速度。
3.积累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在语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运用音序法查生字时加强熟练度。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歇后语的特点,理解歇后语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识字加油站】
(一)学习“识字加油站”
1.出示字族文。
有饭能吃饱,有水把茶泡。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1)学生自由朗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圈出文中带有“包”的字。
2.分享交流。
(1)指名朗读。
(2)联系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读带有“包”的字,交流识字方法。
(3)多种形式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3.指导书写:饱、抱
第二板块 【识字加油站】
1.选一选,填一填。
(1)青 清
远处有( )山,近处有( )泉。
青山:绿绿的山,选择表示颜色的青色的“青”。
清泉:与水有关,选择三点水的“清”。
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2)再 在
放学了,大家( )教室门口和老师说( )见。
在:表示在哪里。
再:表示再一次。
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2.(1)出示“吃、叫、吹、唱”。学生观察这4个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4个字都有口字旁,我们知道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2)出示第二组、第三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发现。
抱 拔 捉 拍
跑 跳 踢 跟
第二组字都有偏旁“扌”,和手的动作有关。
第三组字都有偏旁“?”,和脚的动作有关。
从这里可以知道,形声字同一偏旁表示同一类内容。
3.学生相互交流带有相同偏旁的字。例如:《动物儿歌》中学过的带有“虫”的字,还有带有“月”的字等。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4.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教师领着学生学习音序查字法:
(1)确定这个字的读音,确定这个字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
(2)从字典中的汉语拼音音节表中找到这个大写字母,然后找到这个字的音节,再找到对应的页码。
(3)翻到相应的页码,找到这个字,确定这个字在字典的哪一页。
(四)学习“日积月累”
竹篮子打水—— 一场空
芝麻开花—— 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
(1)带着拼音,学生读。
(2)去掉拼音,学生读。
(3)教师讲解“歇后语”。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义,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
(4)学生积累歇后语。
【课时训练】
1.选一选,填一填
(1)今天是个大( )天,小明睁开了他的眼( ),起床啦!
(2)晚上9点,小明( )完了他的( )业。
2.花儿朵朵。
3.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竹篮打水——_________
芝麻开花——___________
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____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作业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在识字教学环节,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和有趣的识字游戏,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和字形。在查字典的学习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字母卡片认读、排序游戏、音序查字法示范等,学生对字母表的记忆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小组分工不够明确或者活动要求不够清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引导,提前明确小组分工和活动要求,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另外,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练习。我将持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成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