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2. 荷叶圆圆(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篇洋溢着童真童趣的散文诗。课文以荷叶为中心,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在荷叶身边嬉戏玩耍的欢乐场景。文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将荷叶与小动物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夏日的荷塘边。教材编排这篇课文,不仅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希望学生能通过优美的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文章中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语言学习范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简单的文本内容。然而,由于年龄尚小,在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时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借助直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引导。在语言表达方面,学生虽有表达的欲望,但往往存在表述不够清晰、准确,缺乏逻辑性的问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此外,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荷叶圆圆》通过现代散文诗的形式,延续了对自然之美的歌颂,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一脉相承。
语言运用: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思考作者为什么将荷叶比作不同的事物,想象小动物们在荷叶边的欢乐场景,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审美创造:《荷叶圆圆》的文字优美,意境清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夏日荷塘的自然之美,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机、台”等6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融情于文,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趣味猜谜 揭题导入】
1.猜一猜这是什么?
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冒头水中立。鱼儿乘凉伞下躲,青蛙伞中唱欢歌。
2.读课题:《荷叶圆圆》。
我还会说:(圆圆的)荷叶。
第二板块 【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
1.朗读欣赏:多种方式听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夏天的美好。
2.我会读:出示课文《荷叶圆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并标出自然段,圈出要学习的生字。
3.我会认:出示生字并进行选词填空。
4.认识新偏旁“身”。注意书写:“身”字旁在做偏旁时,撇不出头。拓展词语:躯、躲……
第三板块 【书写指导 掌握生字】
1.我知道:出示生字并归类识记:机、台、唱、伞、朵、美。
2.认读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4.教师范写生字:
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木”的捺变点。“几”的撇从竖中线起笔。
台:横折从竖中线起笔,折落在横中线略向上倾斜。“口”要写得上宽下窄。
朵:上小下大,上方的“几”没有钩。“木”的撇捺要舒展。
美:四横中第三横为最长,撇、捺舒展。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合作评选出优秀书写作品,全班展示,教师鼓励。
第四板块 【再读课文 课堂交流】
1.我会读: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学生标出表示动作的字词,并说出课文中有谁在说话?
2.我知道: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
明确:我发现都有一片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课时训练】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翅膀(cì chì√) 明亮(liàng√ niàng)
摇篮(yáo√ yá) 歌台(tài tái√)
小鱼(yú√ yù) 放声(fàng√ fàn)
水晶(jīng√ jīn) 美丽(mèi měi√)
2.写出本课生字中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
身 ( 躺 )平躺 躺下 ( 躯 )躯体 躯干
木 ( 机 )机会 机器 ( 杆 )栏杆 木杆
3.我是词语大王。
美 美丽 美术 美好 摇 摇摆 摇晃 摇动
亮 明亮 闪亮 洪亮 机 机器 机会 手机
展 开展 展望 展示 放 放纵 放学 放火。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2.荷叶圆圆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各抒已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感受小娃的天真可爱。在学生交流后,我让他们把诗写成一个小故事,还可以配上画面。可惜,在交流的时候,我的指导还不够细致,学生的想象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我事先引导学生找一些写荷塘的文章来读一读,可能学生的想象更丰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