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13. 要下雨了(第1课时)(配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13. 要下雨了(第1课时)(配套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8 16: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3. 要下雨了(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 “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 这些自然现象,告诉孩子们即将下雨时动物们的不同表现。文章语言生动,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充满童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自然现象,增长知识。同时,简单易懂的文字也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和阅读训练的良好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大自然充满探索欲望,且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有模糊的认知,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识字方法,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但在理解文意、有感情朗读以及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们对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总结,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通过朗读文中的对话,如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能够学习到不同角色的语言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思考动物们行为变化的原因,分析这些行为与下雨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绘画下雨前的场景、创编与自然现象相关的故事等活动,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要、腰”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会写“这、看”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教学重点】
语境中随文识字,有规律地认识字形,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情景激趣 新课导入】
1.你知道下雨前会发生什么吗?
谚语: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图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2.揭示课题:出示课题,发起讨论。
教师:下雨的时候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呢?说一说吧!
第二板块 【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
1.朗读要求:
(1)听录音,自主朗读课文。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标出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欣赏:多种方式听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我会读:出示课文《要下雨了》,出示本文中的字词句诵读,标出自然段,圈出要学习的生字。
4.字—词—句:学习本课会认的生字,并组词造句。
5.学习多音字:空。
第三板块 【识字学词 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
2.认读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4.教师范写生字:
这:先写“文”,再写“辶”。
看:第四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目”的第二笔起笔在横中线上。
鱼:“ ”窄扁,“田”上宽下窄,最后的长横长而有力托起整个字。
面:首横不宜过长,第二笔撇短小,方框内横画间距均匀。
问:第二笔为垂露竖,长而直;“口”上宽下窄,略扁。
加:“口”起笔比“力”的横折钩略低,左右两部分不宜太开。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合作评选出优秀书写作品,全班展示,教师鼓励。
第四板块 【合作互动 读好句子】
1.我会读:出示文章,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并作解释。
2.我知道:
(1)疑问句语气上扬,“?”表示疑问
(2)感叹句语气加重,“!”表示强调。
3.分角色朗读并进行交流:课文中写了哪些小动物?
【课时训练】
1.下列的字各是什么结构。
直 边 呀 吗 这 吧 加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空。
kōng kòng
(1)天空(kōng)中飘着几朵白云。
(2)山坡上有一片空(kòng)地。
mēn mèn
(1)要下雨了,天气闷(mēn)得很。
(2)他最近总是闷(mèn)闷不乐的。
3.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
! ?
(1)你今天吃饭了吗(?)
(2)小兔子跑的真快(!)
(3)我到现在都没吃上饭(!)
(4)你需要帮忙吗(?)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3.要下雨了
燕子(图) 小鱼(图) 蚂蚁(图)
低飞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各抒已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在识字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效果良好。在朗读指导方面,虽有多种形式朗读,但对于部分学生朗读情感的把握指导还不够细致。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