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17. 小猴子下山 第2课时(配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17. 小猴子下山 第2课时(配套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8 16: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7. 小猴子下山(第1课时)
【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故事,以小猴子下山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它在下山过程中,先后看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和小兔子,由于它见一个爱一个,最后只能空着手回家的故事。课文语言简洁明了,多为简单的短句和口语化表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文中配有多幅生动形象的插图,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即做事情要目标明确,专注坚持,不能三心二意,这对于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材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既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拼音和简单的识字方法,具备初步的阅读意识,但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往往难以把握故事的深层含义。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直观、有趣的学习方式,对生动的图片、形象的表演等充满热情。此外,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在逐步发展,需要教师通过课堂引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小猴子下山》这类经典童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在复述故事、讲述自己的想法等活动中,学生需要组织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思考小猴子行为的原因和后果,分析它的行为是否合理,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童话世界的美好,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同时,故事所传达的积极价值观,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目标】
1.角色体验,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
2.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理解表示动作的词,学会运用于不同的情境中。
【教学难点】
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准确、有始有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趣味游戏 巩固生字】
1.回顾本课的生字各是什么结构。
2.猴子摘桃,复习生字。
第二板块 【看图说话 梳理情节】
1.我会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小组交流。
3.情境体验第三、第四自然段。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配上小猴子的动图引导学生按照第一、第二自然段的方式说出三、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我会说: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会发生什么……
第三板块 【理解运用 分析探究】
1.出示课文,教师询问:小猴子看见了什么?
2.线索梳理:小猴子空着手回去的原因
(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摘玉米
(2)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丢玉米
(3)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丢桃子
(4)他看见一只兔子蹦蹦跳跳的——丢西瓜、追兔子
3.我知道:从“只好”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小猴子失落、后悔,所以我们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4.思考交流:为什么小猴子最后空着手回去了?
明确:小猴子下山遇到过很多好东西,可是他目
标不明确,三心二意,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5.小组交流:
(1)生活中你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吗?
(2)我们做事要目标明确,不要三心二意。
6.复述情节:看图片,试着根据课文情节给图片排序。
第四板块 【积累短语 练习说话】
1.我会读:请把量词放在句子中读一读。
一(块)玉米地 一(个)大西瓜
一(棵)桃树 一(只)小兔子 一(片)瓜地
2.我会找:在课文中圈出动词,做做动作。
扛 扔 摘 掰 捧 抱 追
手部动作的词扛、扔、摘、掰、捧、抱
脚部动作的词追
3.我会填:
又大又多的玉米
又大又红的桃子
又大又圆的西瓜
教师提示不能填意思相反的词语,比如:又大又小的玉米。要根据事物特征来填写。
4.回顾课文:
课文通过讲小猴子看见桃子扔玉米,看见西瓜扔桃子,看见兔子扔西瓜,最后只能空手回家的故事。所以我们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才能有好的结果。
5.师生交流:
我想对小猴子说……。
【课时训练】
1.我会填。
扛 扔 摘 掰 捧 抱
(1)到了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在地里( ④ )玉米。
(2)喝完水,不能乱( ② )瓶子,要放进垃圾桶里。
(3)我( ⑥ )着小熊睡觉。
(4)我去菜园里( ③ )辣椒。
(5)送煤气的大叔( ① )着煤气罐上楼。
(6)王红( ⑤ )着刚买的书,舍不得放下。
2.回顾课文。
(1)小猴子看见桃子,就扔了玉米;看到西瓜,就扔了桃子;看到小兔子就扔了西瓜。最后,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2)因为小猴子( ① ),所以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
①做事不专一,三心二意
②做事情太多,吃东西太快
3.我会填。
香 脆 细 长 软
又香又脆的花生
又细又长面条
又香又软的面包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精读课文部分,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如 “小猴子为什么总是扔了手里的东西去追新的”,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给予更多引导,可通过创设更多生活情境、组织小组深入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组表演环节,部分学生放不开,表演不够生动,教师应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提前给予更多表演指导。在朗读指导方面,虽然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但部分学生朗读时情感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未能完全展现出小猴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情变化,后续要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和示范。总体而言,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