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识字6. 古对今(第2课时)(配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识字6. 古对今(第2课时)(配套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8 16:4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识字6. 古对今(第2课时)
【教材分析】
《古对今》是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一篇韵文,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丰富,涵盖了自然现象、季节变化、农事活动等多个方面。韵文共 3 小节,每小节都由 5 个对子组成,且结构相同,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韵律美和节奏感。通过学习这篇韵文,学生不仅能认识“圆、严”等 13个生字,会写“对、今”等6个字,还能感受到对子的特点,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韵文中的语言简洁生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材中配有精美的插图,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直观地展示了韵文所描绘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如象形字识字、加一加、减一减等,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对子这种较为抽象的传统文化形式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在阅读方面,学生喜欢朗读简单有趣的文本,但在朗读的准确性、流利性和有感情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在课堂学习中,他们更倾向于在轻松愉快、充满趣味的氛围中学习,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审美观念,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语言运用:学生通过诵读对子,能够学习到对子中对仗、押韵的语言特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节奏感。
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分析对子中词语之间的关系,思考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特点和差异,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古对今》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学生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汉语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积累词语,感知对韵歌的结构特点和韵味。
2.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诵读对韵歌,借助图片或实际理解积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感受对韵歌的特点及生活的美好。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1.交流讨论。
2.回顾要求学生认识会写的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第二板块 【朗读指导 感知韵律】
1.朗读示范,模仿读。
朗读指导:指导断句及重读字词,读出节奏感,边读边想象画面。
2.图文理解:
(1)古——今(古时候的马车和现代的汽车)
古代和现代是意思相对的词语,代表过去和现在。
(2)圆——方(圆形和正方形)
圆形是平滑的,方形有棱角。
(3)严寒——酷暑(冷和热)
二十四节气中小寒大寒代表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而小暑大暑代表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它们两个相对。“严”和“酷”都说明温度的极端。
(4)春暖——秋凉(春天和秋天)
春天的温暖和秋天的凉爽相对。
(5)填一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明确广阔的时空和四季的轮回是气势之美。
3.我会读:出示第二节学习。
提问:第二小节有几对对子?(4对)
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1)晨——暮(早上和傍晚)
(2)朝霞——夕阳(早晨的太阳和傍晚的太阳)
(3)雪——霜(雪和霜形态相同,雪和霜都是水凝华成的小冰晶。)
(4)和风——细雨(温柔的风和濛濛细雨)
风和雨是相对的,和风和细雨说明风和雨的程度是比较轻柔的。
我也会说:(狂)风——(暴)雨(程度较重)
(5)填一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明确晨暮霜雪和风雨阳光是自然之美。
4.我会读:出示第三节学习。
提问:第三小节有几对对子?(4对)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1)桃——李(桃子和李子)
有个成语叫投桃报李:别人送我桃儿,我赠他李子(比喻友好往来)。
(2)柳——杨(柳树依依和杨树)
提问:柳树和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3)莺歌——燕舞
唱歌和跳舞是相对的词语(莺)歌——(燕)舞
(4)鸟语——花香(鸟、花——鸟语花香)
(5)填一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明确生机勃勃和万物灵动是生命之美。
第三板块 【师生总结 课堂归纳】
我会读:明确《古对今》结构相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2.知识积累:《笠翁对韵》节选。
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
教师:你还知道其它的对子吗?
3.我会对对子:
长对( 短 ),远对( 近 )。
春风对( 秋月 ),山高对( 路远 )。
【课时训练】
1.看图写四字词语。
鸟语花香 和风细雨
2.欣赏美景填对子。
天对地。
水对山。
红花对绿树,
白云对蓝天。
3.读一读,连一连。
严寒 和风 莺歌 鸟语
细雨 燕舞 花香 酷暑。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在精读韵文环节,借助图片、声音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了韵文的内容,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对子的规律,并尝试对对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对子这种传统文化形式,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尝试对对子时,部分学生对于对子的规律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出的对子不太符合要求,这可能是在讲解规律时不够细致,练习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规律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另外,在课堂时间的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拓展延伸环节,留给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时间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有效落实,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