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景阳冈 课堂通行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景阳冈 课堂通行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9 13: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景阳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停泊 湖泊 血泊 泊船
B.打折 折断 折纸 折磨
C.饮酒 饮马 饮品 饮牛
D.红榜 磅秤 臂膀 傍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上冈、喝酒、打虎、下冈四部分内容。
B.《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
C.课文重点记叙了武松上山打虎的内容。
3.“( )店家怎样劝武松不要上冈,武松( )不听,执意上冈。”填入句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只要……就 B.虽然……但是 C.无论……都 D.即使……也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晴天霹雳 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B.抱头鼠窜 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C.挑三拣四 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
根据语境,猜测划线词句的意思。
5.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A.为什么 B.怎么样 C.假如,假设
6.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
A.但是 B.可是 C.凡是,只要是
7.武松一面走,一面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把哨棒插在腰间。( )
A.木棒形状的口哨 B.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C.指挥棒
8.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
A.用大虫来吓唬我 B.拿我来吓唬大虫 C.大虫把我吓唬了
二、填空题
9.写出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店家又筛了一碗。( )
2.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
4.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
5.请勿自误。( )
6.明早再来理会。( )
10.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①(武松)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②(武松)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1)这两处动作、心理描写表现出武松 、 的一面。
(2)有人说,这样写显得武松太不英雄了,我 (赞同 不赞同)这种看法,因为:
11.识字表写拼音
倚( ) 箸( ) 碟( ) 斤( ) 俺( )
绰( ) 杖( ) 擒( ) 勿( ) 肋( )
踉( ) 跄( ) 呵( ) 胯( ) 霹( )
雳( ) 咆( ) 哮( ) 锤( ) 泊( )
12.读句子,完成练习。
武松读了才知道真的有虎。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1. 读这段话可以知道,武松起初知道真有虎的时候,心里 ,后来又 ,从中可以体会到他 的豪气。
2. 我能仿写这样的句子:考卷发下来了,我发现有道题做错了,但老师打了对号,我想:“ ”
13.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快— 师—
旁— 要—
垂— 禾—
三、语言表达
14.选择《水浒传》中你最喜欢的一位英雄好汉,简要介绍他的一个故事。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5.文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 。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情节。
17.“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这样表达的效果好在哪里?( )
A.动态描写,体现老虎的凶猛。 B.声音描写,体现老虎吼声大
C.比喻手法,把抽象化为形象。 D.夸张手法,增强场面的气氛。
18.文段中连用几个“闪”字,这个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19.“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晴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掉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式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精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20.仔细阅读选文,根据提示梳理武松打虎的过程。
老虎拿人→( )→( )
21.选文中画“——”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把大虫 表现得淋漓尽致。
22.联系上下文,赏析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3.武松这一英雄形象可谓是家喻户晓,你还知道关于武松的哪些故事?请写出一个。(写出故事名称及主要情节)
五、书面表达
24.百字练笔
课文《景阳冈》的结尾写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没看过《水浒传》原著的你能猜到武松“挨下冈”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吗?写一写吧。
《6.景阳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C A A C B A
1.B
2.A
3.C
4.A
5.A 6.C 7.B 8.A
9. 斟 为什么 喝 凡是 难道 自己 不要 处理
10. 小心谨慎 思虑周全 不赞同 武松虽然武艺高强、有胆有识,但也只是个凡人。写他自觉体力不支,于是果断下冈,既可以使小说内容更真实、可信,也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真实、立体。
11. yǐ zhù dié jīn ǎn chāo zhàng qín wù lèi liàng qiàng ā kuà pī lì páo xiào chuí pō
12. 犹豫 坚定 勇往直前 示例:我该不该告诉老师呢?如果告诉老师,我就得不了满分了。可是如果不说的话,这个满分也是不真实的。嗯,我还是应该做诚实的孩子。
13. 筷 筷子 筛 筛酒 榜 榜文 腰 腰间 锤 铁锤 酥 酥软
14.我最喜欢的英雄好汉是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讲述的是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当时鲁智深被派到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被鲁智深给收拾了。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吃得正高兴时,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乘着酒性,拦住大伙,徒手竟将杨柳树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15. 水浒传 施耐庵 16.武松景阳冈打虎。 17.D 18.传神地写出了武松的灵活与机智。 19.描写了老虎的凶猛,衬托出武松的机智和勇武。
20. 抢(轮)棒劈虎 赤手打虎 21. 夸张 吼声的恐怖、凶猛 22.加点的词语“紧紧地”“尽”“只”是表示程度的词语,说明武松打虎用尽了全力,体现了武松的勇猛。 23.醉打蒋门神。武松被发配至孟州军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
24.示例:天渐渐黑了下来,路上少有行人,偶然见到一两个樵夫,看见武松拖着个虎头,都“妈呀”一声,吓得撒腿就跑。武松见状,猜想这只虎一定在此地为患多时,想起自己上冈前店家对自己的劝告,心中掠过一丝愧疚,觉得自己辜负了那店家的一番好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