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下 第三单元 课堂通行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下 第三单元 课堂通行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9 14: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甲骨文记录的内容不包括( )
A.祭祀 B.战争 C.狩猎 D.汉朝历史
2.下面形声字分类不恰当的是( )。
A.上形下声——露、花、岗、莉
B.内声外行——圆、阁、病、赶
C.左声右形——领、功、鸭、蛾
3.尼尔斯的父母为什么把尼尔斯一个人留在家里,他们去了哪儿?( )
A.公园 B.教堂 C.农田
4.根据汉字的演变规律猜汉字,这个字是(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A.米 B.来 C.桑 D.树
5.甲骨文“”最可能代表(  )这个字。
A.漆 B.泊 C.涨 D.榕
二、填空题
6.看下列图片,猜字谜。(提示:前三个猜汉字,后两个猜成语)
( ) ( ) ( ) ( ) ( )
7.欣赏书法,将书法对应的字体填在括号里,再完成练习。

①( ) ②( )
(1)上面两幅作品中我喜欢( )(填序号),因为 。
(2)我能列举出两位著名书法家的名字: 或 。
8.请搜集字谜,从中挑选两个你认为最有趣的记录下来。
(1)谜面: 谜底:( )
(2)谜面: 谜底:( )
9.按规律填词语。
一尘不染——两败俱伤——( )——( )——(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 )——九霄云外——( )
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汉字产生于 年前,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 、 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2)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为甲骨文、 、 隶书、 、行书、草书。
(3)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 , 等。
(4)人们把 称为甲骨文,这种文字盛行于 时期。 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三、语言表达
11.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内涵,请你从备选的汉字中任选一个进行理解。
例:您——把“你”放在“心”上,因为重要,所以尊重。
备选汉字:恩 语 海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汉字与中国心
①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②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③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2.汉字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13.为什么说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的自源性文字。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丰富的记录。
材料一 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发现一些带有刻粮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最初的龙骨只是作为中药使用,在1899年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经过仔细研究,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京书更早的丈字。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丈,1899 年被学术,定为“甲骨文发现年”。甲骨文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它的发现,有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二 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全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材料三 汉字是充满美感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很难找到一种文字能与汉字相抗衡。
汉字有结构之美。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美的底蕴。
汉字有意象之美。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因此,其中充满了意象之美。汉字有音律之美。汉字一字一青,发音抑扬顿挫,极富美感。汉宇有动感之美。淀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
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众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甲骨文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B.汉字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
C.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袁书早于楷书。
D.汉字的美体现在音、形,义等多方面。
16.如果有同学想深入了解甲骨文,可以推荐他去 (地点)。
17.(阅读要素)材料三从 、 、 、 四个方面介绍了汉字的美。
下面这句话体现的是汉字的 美。
“轻”字给人飘忽的感觉,“重”字一望而沉坠。
18.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调缪”。结合材料,写出你对这个栏目的看法。
五、书面表达
19.写作
在本单元,我们邀游了神奇的汉字王国,感受了汉字的神奇魅力,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请你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字的情况,写一个简单的研究报告。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C B C B
1.D
2.C
3.B
4.C
5.B
6. 件 坐 雷 三心二意 水滴石穿
7. 隶书 楷书 ② 楷书就像一位端庄的女子,把汉字的形体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羲之 柳公权
8. 一半是水,一半是山。 汕 孔子登山。 岳
9.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彩缤纷 八仙过海 十全十美
10. 三四千 日本 越南 金文 小篆 楷书 王羲之 柳公权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殷商 王懿荣
11.示例:“海”——接纳每一滴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2.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13.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14.这不仅是因为我们都吃中餐,都讲中文,都用汉字,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
15.A 16.河南安阳 17. 结构 意象 音律 动感 意象 18.这个栏目很有意义。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流传几千年,发展至今。我们要重视汉字的书写,让它代代流传。
19.例文:
关于汉宇演变过程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我们身边处处是汉字,那汉字的来源是什么 它是直接写成简体字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对汉字的历史进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上网查询
3.询问身边对汉字历史有深入了解的人。
4.其它方法
三、资料整理
仓颉造字:在上古时期,人们以绳结记事,而随着文化的发展,就更需要文字。而大臣仓颉决心创造一种文字。仓颉日夜思考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山川脉络、鱼虫鸟兽、草木器具,用来描墓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定义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但这不足以为证。
汉字的演变史:
甲骨文:创于殷商时期,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角甲或兽骨上,故称“甲骨文”。先后出士甲骨文约十四万片。
金文:又名钟鼎文,刻于青铜上的铭文,时期为商朝一秦朝。
篆书:秦始皇继位后,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将文字统一为篆书。可分为大篆与小篆。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在汉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将无规则的线条变为了有规则的笔画。
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字体出现一楷书。它由钟所创。
行书、草书:古代人创造了两种可快速书写的字体一行书与草书。草书由张芝发明,可分为章草、今草与狂草。行书由王羲之发扬光大。
四、研究结论
1.对于汉字的来源,有人认为是仓领造字,也有可能是太极文化、刻契、绘画……都没有准确的证明。
2.汉字是从甲骨文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楷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