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第3课 蒸汽的力量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 第3课 蒸汽的力量 ——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什么是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指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手工生产机器生产手工工场工厂制度生产手段生产组织形式本质特征: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请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
发生而不是在其它国家?思考探究 英国首先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阅读课本P93,找到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商人,现在你准备投资工业,需要哪些条件呢?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技术知识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良好的政治环境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1689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推行圈地运动从以下材料能得出哪些信息? 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材料二:从16世纪开始,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大,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供不应求了.从以下材料能得出哪些信息?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资本、国外市场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技术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请概括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必要性、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动力) 18世纪中期英国是最大殖民国家,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 材料一 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条
件必要性、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动力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局稳定政权保障(环境)一、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可能性归纳总结: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 )
A、资产阶级统治最早确立
B、大量生产技术的积累
C、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提供大量劳动力
D、在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小试牛刀】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直接动因是
A.新航路的成功开辟 B.海外市场对商品的强烈需求
C.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D.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国内市场的扩大探究: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发明(18世纪中期起)1.进程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标志:珍妮纺纱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C(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3)交通运输业:汽船、火车4)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大量机器发明,大工厂制确立,动力急需解决机器生产出的产品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快速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标志:珍妮纺纱机)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发明(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1.进程5)扩展:19世纪中后期,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推动工业革命扩展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日本奥地利工业革命由英国拓展到美、法、德等国家2.重大发明看课本P95表1779年工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动力:水力
特点: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1785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动力:水力
特点:提高织布效率40倍机器动力问题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工匠)水力纺纱机飞梭手摇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骡机蒸汽机动力:人力——自然力——蒸汽机这些发明成果有何内在联系?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人类社会进入 “蒸汽时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使机器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2)引起了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革命工业革命的实质内涵: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蒸气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本主义社会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迟缓的发展进程转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 —— 恩格斯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第一艘汽船汽 船铁路交通的面貌也大大改观1814年发明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6千米。
1825年驾驶自己设计的蒸汽机车,时速24千米。
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箭”号,时速58千米。
1831年英国建立第一条铁路: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孙制造第一两蒸汽机车(火车) 人类的交通运输也进入了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铁路时代到来。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富尔顿(美)蒸汽轮船史蒂芬孙蒸汽机车推动了以蒸汽为动力的运输时代的到来记忆:工业革命的成就涉及三大领域:棉纺织、动力和交通领域;英国工业革命过程注意三个时间点:18世纪60年代开始,1785年新阶段,19世纪40年代完成; 三个国家完成工业化:英法美(19世纪中期)2.重大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改良蒸汽机看课本P95表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1.首先发生在英国(一枝独秀),由一国向多国扩展;2.新机器的科技含量不高,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
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3.发明机器的人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4.首先开始于轻工业部门,尔后带动其它行业的迅速发展。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材料: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英国为例,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2)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②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加快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①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3)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于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因此,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无产阶级一出现就开始了。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无产阶级要求摆脱压迫剥削,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获得更多席位4)资本主义政治: 欧美国家纷纷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材料: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为追求自己利益自由地做出选择,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5)对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形成重商主义 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一种经济思潮。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代表作: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主张对内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对外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经济干预和保护。知识链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核心思想是:自由生产、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这种思想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机器时代的享受6)社会生活: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09年高考)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的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BB2.对世界的影响1)世界格局发生剧变①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以商品为媒介)③西方国家加紧殖民侵略,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②英国继海上霸主、殖民霸主后,又成为世界霸主,号称“世界
工厂” 延伸1: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19中期英国的工业产值位于世界各国之首,处于
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B.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C.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延伸2: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掠夺财富,积累资本赤裸裸的掠夺为主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经济和军事侵略结合,商品输出为主 水晶宫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及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万国工业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为特指这一场博览会的专有名词)是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 1851年5月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吉祥物海宝(HaiBao) 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打下了基础。 2)世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或初步形成) 延伸3: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①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开展,迫使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②轮船火车为列强征服世界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③极大增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从而增强了征服世界的能力。 (提示: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延伸4: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形成的途经、影响 途径
政治: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经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影响 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创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给殖民地被侵略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在客观上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面貌。 大洋州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羊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材料反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对亚非拉国家
1)消极:加速了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
2)积极:客观上把西方先进技术带到这些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
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轮船招商局以上材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4.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4月22日,亨利一行来到了英国,大家一致要求游览美丽的风景区泰晤士河.来到泰晤士河畔,他们却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汽轮浓烟滚滚地行驶在河上;该河的水质严重恶化,鱼类几乎绝迹。河水的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
.阶级关系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六: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联系中国近代史 拓展: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
2)经济:
3)思想文化: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洋务运动兴起。 民族危机下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
1、工业革命发生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化专制政策;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时期,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产生,且力量有限。工业革命时的中国: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小试牛刀】解析:农业文明时代的动力是畜动力,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动力是蒸汽动力,近代化的最主要标志之一是大机器生产。小试牛刀:
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准确含义是( )
A.东方落后于西方
B.东方成为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C.东方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D.亚洲国家按西方的制度对社会进行改造
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CD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解析】B 蒸汽机发明以前,机器动力主要是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的发展,蒸汽机发明以后,摆脱了这种限制,从而使工厂得以集中,形成工业化城市。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下列符合其意的是( )
①促进许多新兴城市的诞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②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转入工业生产;
③很多劳动力被机器生产排挤,为第三产业发展准备了条件;
④工业化意味着财富涌现,人们可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BA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回答
(1)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
(2)同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方面有哪些重大变化?(4分)
(3)中国社会的经济变化与世界的发展有何内在联系?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4分)
1)世界变化:
①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已经完成,并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分)
2)中国经济变化:
①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的近代化起步; (4)
3)联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影响:(2分)
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其卑鄙的利益的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的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4)材料三“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指的是什么?
中的“社会革命”指的是什么?“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是指侵略和掠夺。
“社会革命”是指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冲击了印度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加速了印度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1:“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共产党宣言》根据材料说明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模式的改变。 材料2: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示意图: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剧变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
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
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的1╱2以上。
----人民版《必修二》英国取得“世界工厂”地位材料1:“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取代人力、兽力、水力、风力……把大量的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厂房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诞生了……”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 材料2: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0吨。提高社会生产力材料3: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促进现代工业城市兴起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材料4: 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丹莱·杰温斯说:“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茶叶,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葡萄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张到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材料5: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巩固对世界统治